從“姚子雪曲”到“五糧液”:斯人已去 酒香長存

這一生,從記事起,就和五糧液有一種特殊的“緣分”。我不是一個善飲酒的人,但記憶中,唇邊的第一滴酒香就是五糧液。

那是在一個晚飯時,外公用筷子沾了滴水一樣的液體放在我的唇邊,還笑嘻嘻的說這是“甜甜的點點”,我信以為真,用舌頭舔了舔,哇,那個味道,我現在都還記得,有種辣到嗓子眼的感覺。

從“姚子雪曲”到“五糧液”:斯人已去 酒香長存

外公看了笑嘻嘻的和我說,你剛才喝的這個叫五糧液,是用農民伯伯土地裡的五種糧食釀造的,你要慢慢喝,慢慢品,裡面有一種農民們面朝黃土背朝天“辛苦”的味道。

外公是一個農民,也是一個文化人,他自幼家貧,當年靠著自學考上了高中,後來因為種種的世道變化,他又迴歸土地,不過因為有文化,又寫的一手漂亮的毛筆字,在村裡頗受大家敬重。

在我的記憶中,外公的身邊總會有一瓶貼著紅標籤的酒,識字後,我才知道原來那就是“五糧液”。

從“姚子雪曲”到“五糧液”:斯人已去 酒香長存

記得小時候外公教我寫毛筆字,就和我說起過大書法家黃庭堅的故事。他說黃庭堅愛喝酒,在謫居宜賓時就嚐到了當地的一種美酒,據說是由泉水和五種糧谷—蜀黍(粟米)、大米、高粱、糯米、蕎子釀造而成,他稱讚說此酒飲後令人快樂,隨即將釀酒的泉水命名為“安樂泉”,並賦詩稱讚,此酒當時的名字叫“姚子雪曲”,即現在五糧液的前身。

外公說完還用手指了指桌邊的酒瓶,這個就是黃庭堅喝的“快樂水”。

從“姚子雪曲”到“五糧液”:斯人已去 酒香長存

隱約中,“姚子雪曲”這個名字就一直印在了我的記憶中,看到它,就彷彿看到了外公對我的教誨。

高考那年,我考上了北京,外公很高興,他說我完成了他的“大學夢”,而且是去了北京。一次晚飯時,他拿出了珍藏多年的一瓶老酒,當著全家人的面說,這是為我準備的,我看了酒上的紅標籤,原來是記憶中的第一滴“酒味”—五糧液,也是令黃庭堅快樂的“姚子雪曲”。

從“姚子雪曲”到“五糧液”:斯人已去 酒香長存

那天,外公給我倒了一小杯,讓我慢慢喝,一點點往下嚥,我將信將疑的抿了一小口,哇,好辣!外公笑了笑:“你慢慢的,一點點品,會有甜味的。”

我又輕輕抿了一小口,這次我沒有囫圇的往下嚥,而是一點一點的,起先仍然有一種辣嗓子的感覺,但慢慢的,一種回甘在我嘴裡瀰漫,真的有甜味!

外公說:“這五糧液就是這樣,它帶著我們莊稼人的‘味道’,也好像人的一生,在以後的日子裡,你可能會遇到很多困難,但別放棄,慢慢來,你會發現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甜’的,哪怕是挫折。”

從“姚子雪曲”到“五糧液”:斯人已去 酒香長存

在我上研究生的那年,外公走了,站在墳前,我陪外公喝了一杯五糧液,我想告訴他,他的外孫已經長大,在以後的日子裡,我會更努力,更堅強。

看著一滴一滴的五糧液滲進泥土中,我彷彿又看到了外公,他是把一生獻給土地的人,雖然這一輩子沒有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卻把自己的小家照顧的安安穩穩,讓家人們都覺得日子充滿了“甜味”。

我想,這就是我們中國人所講的“安時處順”吧,不需要什麼大富大貴,只要生活能自然快樂就行。

從“姚子雪曲”到“五糧液”:斯人已去 酒香長存

生活本沒有什麼大智慧可言,有時在平凡的背後,精心經營自己的小家,讓家人能幸福安康就是最大的“甜”,就如同這五糧液一般,雖只用了土地上最常見的高粱、大米、糯米、小麥和玉米等,但在精心釀造下,這五種糧食神奇般的育化成了天地間的佳釀,讓每一個喝它的人都有種幸福的感覺。

如今的我依然不勝酒力,但每每到了外公的忌日,我仍會斟上一杯五糧液,慢慢的品,一點點的咽,就好像外公依然在我身邊,和我講著那些過去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