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道教:民間祭祀五峰山奶奶起源與來歷

五峰山奶奶

傳說五峰山奶奶與泰山奶奶,馬山奶奶稱為三姐妹。五峰山奶奶位於中國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當地百姓年年供奉。在五峰山山頂有五峰山聖母殿,三元殿,在當地老百姓心中有崇高的地位!

中文名:

五峰山奶奶

外文名:

Wufengshangrandmother

其他名稱:

五峰山奶奶,五峰聖母

年 齡:

永生不滅,永遠存在

姐 妹:

泰山奶奶,馬山奶奶

生 日:

四月初八

性 別:

中國道教:民間祭祀五峰山奶奶起源與來歷

基本內容:

五峰山奶奶道場位於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東南20餘公里處五峰。素有齊魯仙境美譽的 五峰山,位於 濟南市西南22公里處,南接 泰山、 曲阜,西望 黃河。104國道、 京福高速公路和 京滬鐵路與五峰山相連,交通十分便捷。五峰山旅遊度假區是山東省衛生先進單位和濟南市文明單位,景區面積4.4平方公里。1996年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旅遊度假區。五峰山屬 泰山支脈,與“ 天下第一山”—— 泰山、 靈巖山並稱“魯中三山”。五峰山的建設始於秦,明朝時期最為繁盛。 南北朝時佛教在此發展, 蓮花洞內數百尊佛像至今保存完好,已有1400餘年的歷史。金元時期道教在此興盛,道觀佔地139公頃,規模宏大,是古代 江北最大的道教聖地之一。

五峰山以五個並列於青雲之間的秀麗山峰而聞名,自西向東依次為迎仙峰、 望仙峰、 會仙峰、志仙峰、群仙峰。五個仙峰常年環抱在綠樹濃蔭之中,宮、觀、亭、臺相互掩映,風景絕佳。五峰山有內外八景,內八景即七星泉、 迎仙橋、更雞橋、無影廟、 仙人臺、青龍峪、白虎峪、清冷泉;外八景是青崖和翠、潤玉七峰、明泉早照、 鳳山煙雨、滾粟朝霞、魚臺釣月、杏堤 春曉、薛嶺牧樵。景景生輝,處處生情。優美的自然景觀和悠久的歷史文化渾然融為一體。五峰山以五個並列於青雲之間的秀麗山峰而聞名,自西向東依次為迎仙峰、 望仙峰、 會仙峰、志仙峰、群仙峰。五個仙峰常年環抱在綠樹濃蔭之中,宮、觀、亭、臺相互掩映,風景絕佳。五峰山有內外八景,內八景即七星泉、 迎仙橋、更雞橋、無影廟、 仙人臺、青龍峪、白虎峪、清冷泉;外八景是青崖和翠、潤玉七峰、明泉早照、 鳳山煙雨、滾粟朝霞、魚臺釣月、杏堤 春曉、薛嶺牧樵。景景生輝,處處生情。優美的自然景觀和悠久的歷史文化渾然融為一體。五峰山屬於泰山支脈,海拔395米。

傳說: 碧霞宮中供奉的五峰山奶奶,留下一段美麗的傳說:一段美麗的傳說: 泰山奶奶、 馬山奶奶和五峰山奶奶是 東嶽大帝的三個女兒,三姐妹原無大小之分,便約定每人造一大山,誰的山造得快、長得高,誰就是姐五峰山姐。馬山奶奶長得最快一夜之間便超過了泰山,五峰山奶奶毫不示弱,也在一夜之間超過了泰山。泰山長得最慢,泰山奶奶便起了妒嫉之心,套上一駕鐵輪馬車,徑向馬山和五峰山軋了過來。馬山奶奶為著把山造得更高更大,正閉目運功,根本沒有留意泰山奶奶的馬車軋過來,只覺身上一陣疼痛便昏了過去。從此,馬山不但沒有再長,連車轍溝和車轍峰到今也還沒有長攏。五峰山奶奶目睹了馬山奶奶的慘狀,也不敢由著自己的性子來,而是急中生智,變單山頭高處生長為多山頭橫向發展。於是,在五峰山腰間生出了迎仙、望仙、會仙、志仙和群仙五個秀麗山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