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外甥15歲,成天玩手機、與父母對打,哪些機構的夏令營活動能改變孩子?

開心有趣有料


1.又是將孩子們“推給”無證無資質的黑心戒除網癮野雞學校,完全不顧孩子們的生命安全,間接“置孩子們於死地”的無智慧的懶惰已成年家長們!!!“非命”於黑心野雞學校的孩子們還少嗎?!“死去的孩子們的生命”為什麼就不能讓“一切已成年人”提高警惕保護好自己孩子們?!…難道“孩子們年輕的生命”比“父母家長們的俗氣懶惰”還低賤嗎???!!!…

2.“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道理懂不懂?!…

3.不懂就要好好補課!

4.蔡禮旭老師講的幸福人生講座《細講弟子規》。父母親學好併力行好榜樣,孩子們就模仿到了“好榜樣”!


丁香88577228


很能感受到題主的心情之難受,也很理解題主的心意,只不過還是要很遺憾地說一聲,你看到的孩子問題,只是問題的表象, 解決這個問題的鑰匙,不是在孩子身上, 而應該是在孩子父母身上。

孩子上網課、父母上班 ,這不是孩子成天玩手機的根本原因,只是一種便利條件而亦。

孩子學習態度不端正、不認真、愛耍小聰明,這也只是表象而已,不是根本原因。孩子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當時認為學習沒有玩手機重要而亦,或者是他對學習沒有興趣,也可以說當時手機對他的吸引力超過了學習對他的重要性。

要知道手機功能無限多,幾乎每一項功能都不會讓他感覺困難或者無聊,而讀書、功課反覆反覆,還有那麼多困難,又有老師和家長不斷地嘮叨,哪裡還能產生一種興趣呢?老師的批評,家長的嘮叨或者指責,又怎麼會讓學生感覺到快樂呢?人都是喜歡得到肯定而遠離被指責、被否定的。

15歲孩子正是青春期,正是彰顯自我、追求獨立、叛逆家長的重要階段。

這樣看來,題主想找到夏令營或者其它活動,來讓孩子改變,變成一個讓家長喜歡、放心的孩子,這是想用自己心裡的標準來塑造孩子,事實是行不通的!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有他獨立的人生使命,每個人都是不同於他人的獨立個體,也不可能按照他人的意願成長為幸福的他自己。要想讓孩子改變,唯一的途徑是家長自己做出改變。

具體怎麼改變?

唯一的途徑,家長希望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自己就要儘量去做一個什麼樣的人,允許孩子做他自己。具體的內容不是一篇文章可以搞定的。

我認識一個年輕人,從十幾歲時,父親就開始對孩子種種的看不慣,打罵是常事,還用了很大的精力去幫助孩子選學校,甚至是送去武校,再就是幫孩子選擇愛好,還堅持幫助孩子置業,到頭來,鬧到父子不相認,原本幸福的一家卻處處感覺不順利!最終孩子學沒有上好,孩子也還是按照自己的心意去選擇了職業,走的磕磕絆絆。

最後,還是想說一句:家長放下自己的標準,好好和孩子相處,不要去改變孩子,而是提升自己,爭取影響到孩子。


快樂庭院


您好。從提問的語氣上可以感覺得到您內心的急切。

然而,孩子現在出現的問題,並不是一個夏令營或者心理諮詢就可以解決的。

首先,孩子15歲,正處於青春期。

我知道說起青春期大家都覺得是老生常談,但又沒有什麼有效的辦法。可家長是否想過,為什麼有的孩子青春期就沒有這樣的問題呢。

青春期孩子的很多問題,都是之前成長中遺留問題的集中爆發。就像一鍋水,放在火上燒,水燒開了,你加涼水,暫時水冷卻了,鍋的位置不變,火依然在燒,問題也就依然在。

青春期只是讓矛盾達到了一個頂峰,暴露出來而已。


其次,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除了社會的教育、學校教育之外,還有重要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不可替代,不能缺失。孩子家長上班不是家庭放棄家庭教育的理由和藉口。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1、家長儘量多的陪伴孩子

這種陪伴不是貼身的、寸步不離的照顧,而是一種心理的掛念。讓孩子感覺到你對他的關心和愛護是發自心底的。不是流於形式和表面的。

2、建立與孩子的溝通渠道

這種溝通不是嘮叨,不是一言不合的爭吵,而是推心置腹的,對待成年人那樣的對話。

3、承認孩子的成長,看到孩子的優點

孩子已經15歲了,要接受並承認他已經長大,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不要還把他當做小孩子,不接受他的一切建議與意見。

看到他的優點,適時的鼓勵與讚許。讓孩子重新認識自己的父母。

4、承認自己的失誤甚至是失敗。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誰都難免犯錯,家庭生活中更是如此,家長有時候也會說錯做錯,認錯沒有什麼丟臉的。


最後,孩子15歲了,出現這樣的問題,第一時間不想在自己的家庭教育過程中找問題,反倒希望把孩子推到夏令營去,請別人教育。別說現在很難找到夏令營類的機構,就算是找到的話,恐怕也解決不了問題,反倒容易使孩子感覺自己被“拋棄”。甚至破罐破摔。

與其那樣,不如靜下心,好好反思自己,與孩子好好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