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經濟”:撬動義烏市場繁榮“雲支點”

“直播經濟”:撬動義烏市場繁榮“雲支點”

網紅正在直播

一支話筒、一部手機或一臺電腦,就能完成一場直播銷售。疫情之下,義烏“直播經濟”火了。市場商戶、國內外採購商、企業高管等,越來越多的人變身主播,開啟“直播帶貨”秀。飾品、日用百貨、防疫物資……義烏中國小商品城裡210多萬種商品越來越多地通過直播,走向全球各地。

眼下,被譽為“世界超市”的義烏,正通過直播+電商、內容短視頻+供應鏈等經濟新業態,穩外貿、拓內銷,提振市場信心、促進市場繁榮。據市場發展委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義烏擁有各類社交電商服務機構40多家,與之開展業務、建立合作關係的各類網紅3000多名,現有產品供應、直播培訓、內容製作、網紅帶貨等產業鏈從業人員約6萬人,推動實體市場和電商企業新增銷售額(帶貨)超200億元,形成了國際商貿城、江北下朱、青巖劉等網紅產業集聚區。

鏡頭一:江北下朱4500餘家電商主體風口“淘金”

福田街道江北下朱村,被業界譽為“網紅帶貨第一村”,流傳著“只要口袋裡還有明天吃飯的錢,就有希望在這裡生存下去”的豪言壯語,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風口上的“淘金人”。

“進入直播間的各位寶寶們,今天我在義烏的江北下朱村,給各位介紹幾款洗護用品。其中,有很多大家喜歡的品牌,價格也非常美麗,心動的寶寶可以點擊左下角鏈接購買。”4月15日上午,浙江尚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尚播傳媒)義烏江北下朱直播基地正式投用,這個面積3000平方米的“孵化器”,內設23個直播間,培育的“網紅”更是復市興市的生力軍。

據統計,目前江北下朱新零售市場已有1000多個社交電商品牌,持照市場主體4500餘家,快遞企業駐點30餘家,30多個國內外知名品牌,如迪士尼、康佳、榮事達、屈臣氏、小米、仁和、修正等爭相進駐,阿里巴巴、京東、淘寶、拼多多等多家知名平臺進駐。

午後的江北下朱,隨處都能聽到包裝快遞時撕膠帶的“嗞嗞”聲;騎著三輪電動車的快遞小哥,在擁堵的馬路上來回穿梭。你怎麼也想像不到,就是道路旁一間間其貌不揚的“攤位”,每天上演著日進斗金的財富故事。“我來義烏為了追夢。”來自安徽的李彬已在江北下朱接受了4天的直播培訓,他發現,距離正式上崗直播的時間越來越近。

“江北下朱社交電商從業人數達1.3萬餘人,峰值可達2萬餘人。”市場發展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數字技術的高速發展,直播行業得到快速發展和壯大,直播經濟效應正快速在義烏市場滲透,而江北下朱就是一個縮影。他表示,根據調研摸排來看,在江北下朱從事直播的人員平均年齡在26歲左右,以90後為主。他們為江北下朱及周邊創造了日均60萬元的新零售訂單,年交易規模近百億元的商業“傳奇”。

“我們是一家做電商直播、網紅主播孵化、直播人才輸出、培訓的專業機構,希望接下來能更多地幫助義烏市場主體搶抓‘直播經濟’先機,孵化本土‘網紅主播’,源源不斷為義烏市場‘輸血’。”尚播傳媒負責人告訴記者,市場經營戶是義烏市場的最小單元,也是市場內最接近貿易本身的主體。鼓勵、引導市場經營戶直接或間接參與直播銷售,有利於探索市場轉型新路徑。一方面通過思想意識培訓,讓經營戶充分認識到直播經濟為商品銷售帶來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是通過專業技能培訓,提高經營戶自身直播營銷能力。

快手直播平臺上小有名氣的主播閆博,可以說是最早踏足江北下朱從事“社交電商”的創業者之一。一次偶然,閆博開始直播帶貨,一個月賣掉35萬件羊毛衫,在江北下朱直播圈引起巨大反響,越來越多懷揣創業夢想的外地人湧入義烏。而今,他的“創業之家”培訓機構已成功培育出上千名主播。

“義烏市場的強大貨源保障,以及超低的物流成本,是江北下朱村直播經濟興起的重要因素。”在福田街道振興社區書記劉訓恆看來,江北下朱村直播經濟的興起,與前些年青巖劉電商經濟崛起一樣,是草根創業的縮影,離不開義烏市場這塊土壤。

據悉,江北下朱村距國際商貿城僅2公里,“網紅們”可以在產品走紅的第二天,就可以組織供貨量,並且做到次日發貨。同時,還毗鄰江北下朱貨運市場,物流發達,極大地方便了貨件來往。目前已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近千名網紅紮根江北下朱新零售市場。除此之外,很多經營戶在對接網紅團隊過程中萌生了自主孵化、培訓網紅的想法,並付諸實踐,創建了自己的網紅團隊,極大地減少了對接網紅團隊的費用。

鏡頭二:義烏市場商戶“搶”流量變訂單

“我們企業已復工復產,產品供應不愁,缺的是銷售渠道,所以現在有渠道就要抓住。”日前,在國際商貿城四區,“麗挺衣架”負責人陳夢婷把30多款熱銷產品陳列在攤位上。一旁,閃亮的補光燈下,淘寶主播“小兮”正通過阿里巴巴直播平臺向網友介紹新款衣架,不時有網友在直播間諮詢,點擊鏈接下單。5個小時的直播,線上成交額7.8萬元,意向訂單120萬元。

“在疫情特殊時期,引導經營戶開拓線上直播等新渠道,加速採購商迴流,提振市場經營信心顯得尤為重要。”商城集團第四分公司負責人表示,這場疫情也倒逼經營戶加速轉型,“外貿出口受挫,很多商戶都加大了內銷市場的開拓力度。有些原本只做批發的,現在也開始注重線上直播了。”

記者瞭解到,眼下正值飾品、日用百貨、五金工具等商品的銷售旺季,但因為疫情,義烏市場各行業原定的新品發佈會、訂貨會無法照常舉行。為此,商城集團在國際商貿城各區塊開闢了公共直播間,免費提供給有直播需求的經營戶使用,並圍繞商戶培訓、網紅對接、產業帶打造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培訓和扶持,一場場針對市場各行業的新品發佈會、直播賣貨的繁榮市場系列活動,在一區、二區、三區等區塊舉行。

“疫情給傳統經營模式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在小商品貿易剛需基本穩定的條件下,線上貿易訂單不降反增。”義烏市飾品配件行業商會會長丁杏娟表示,近年來,網紅主播經濟和直播新興業態複合產生的“疊加效應”正快速在義烏市場滲透,商城集團化疫情之危為轉型之機,組織新經濟業態的專業力量進場,將義烏市場的貨源優勢與業態渠道無縫對接,帶來的不僅是資源和訂單,更帶來一支復市興市的生力軍。

據介紹,自3月份以來,商城集團引進的101名“有播”平臺主播正式進駐國際商貿城,並與1000餘名市場經營戶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共同將直播流量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營收益。

作為電商行業的主管部門,一直以來,市場發展委助力企業通過網紅帶貨方式實現產品銷售新增長,為義烏孵化一批網紅電商主播,為義烏打造一批網紅爆款產品。市場發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網絡+直播”貿易幫帶模式,推動義烏市場在疫情特殊時期搶抓轉型機遇,佈局新業態發展,謀求流量變現新的商機。

(原標題《“直播經濟”:撬動市場繁榮“雲支點”》,原作者龔盈盈、吳峰宇。編輯童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