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清末“盛景”,國人面皆菜色,罕見清朝人笑容合照

老照片:清末“盛景”,國人面皆菜色,罕見清朝人笑容合照

滿清與西方列強之爭起源於“鴉片”,最終滿清也亡於鴉片。

鴉片對於清朝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嘉慶朝之前的清朝,白銀儲備驚人,GDP佔世界四分之一。但自從西方列強將鴉片賣給中國以後,不過幾十年時間,形勢就發生了驚人鉅變。

舉國吸食鴉片,無論貴族、平民面皆菜色,形如枯槁,體質羸弱。更可怕的是,白銀大量流失國外,西方列強用中國的錢製造兵器、船隻,武裝從中國掠取大量絲綢、茶葉、糧食、瓷器等必需品。

此後,清朝與諸多發動戰爭,無一不以失敗告終。

1912年,溥儀退位,滿清滅亡。

照片中拍攝的這兩位吸食鴉片的男子正是當時清朝的真實寫照。照片中的男子精神萎靡,骨瘦如柴,眼看著都不行了,仍然沉醉於鴉片之中。

試想一下,一個國家的國民都是這種情況,這個國家如何才能長久呢?

老照片:清末“盛景”,國人面皆菜色,罕見清朝人笑容合照

抓蝨子。

無法想像吧,這是號稱“天朝上國”的大清百姓日常生活。

在舊社會,流行病特別多,為什麼呢?因為古人喝不起熱水。要知道,中國流行喝白開水也就是近幾十年的事情。古代社會,燒水需要柴火,但是柴火有限,屬於生活必須物資,所以喝水一般就是井水、河水。既然連喝水問題都解決不了,洗澡、洗頭更是奢侈了,所以古人每天日常生活中的必須就是抓蝨子。

老照片:清末“盛景”,國人面皆菜色,罕見清朝人笑容合照

古代貴婦人,獨輪車上的婦女小孩穿著如此整齊,至少屬於富農家庭,大約相當於現在地級市有房有地的中產階級。

這樣的一個家庭,在古代屬於5%的高收入階層,但是在清末也只能坐獨輪車。更重要的是,推車的公公破衣爛衫。由此可見,富人的生活也並非現代人想象那樣,只不過是拼全家之力保下一代體面罷了。

這樣的富人生活,你還向往嗎?

照片拍攝於清末,出行中的一家人,看樣子像是擺拍,免不了精心打扮一下。照片中的貴婦看起來頂多十三四歲。



老照片:清末“盛景”,國人面皆菜色,罕見清朝人笑容合照

清末,一位年邁老人坐在地上。

從這幅照片中可以看出清朝的“盛世景象”,老人目光空洞,滿面愁容,身上的衣服破爛不堪,連戴著的斗笠都是千瘡百孔。

唯一還算得上是乾淨的,就是他穿的這條褲子。

這就是舊社會普通百姓的衣著,有衣穿已經算是得體的了。

老照片:清末“盛景”,國人面皆菜色,罕見清朝人笑容合照

清末,一家五口正在吃飯。

中國人特有的飲食文化,端著碗吃飯。

這種飲食文化是如何產生的呢?其實遠古時代的中國沒有凳子,貴族吃飯一般盤腿而坐。而普通百姓顧不得姿勢,一般蹲著吃飯。

後來,雖說桌椅傳入中國。但是窮人家仍買不起桌凳,所以這種吃飯習慣也就逐漸傳承下來。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古代食物匱乏,類似現代這種普通人家滿桌子菜也就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情,封建社會飯裡能有點葷油已經算不錯的了,現在人嗤之以鼻的鹹肉菜飯這在舊社會都是地主家才能吃到的,普通人家,一碗麵條或白飯,有幾根青菜,就算一頓飯了。

所以,這種吃飯的姿態在封建社會是常態。

老照片:清末“盛景”,國人面皆菜色,罕見清朝人笑容合照

清末,大雜院裡的居民合影。

笑容十分燦爛,這在保存下來的清末照片中十分罕見。

清末留下來的照片,老百姓大部分面露愁容。這張擺拍雖然滿面笑容,但是大家也能看出來這裡面不少殘疾人,有兔唇、有滿口牙齒全部掉光的,這張照片給人最直接的視覺衝擊,就是他們穿得破爛不堪,渾身邋遢,周圍環境也很破敗。

這就是真實的清朝生活,遠非清宮戲中的奢華與乾淨。

清朝的國人,98%都是文盲,絕大多數人言語粗鄙,沒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甚至很多人連庭院的衛生都不注重。現代人如果穿越回去,恐怕得糟踐死。(陸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