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寶寶有個“看不見的朋友”,是見“鬼”了還是“撞邪”了?

慌!寶寶有個“看不見的朋友”,是見“鬼”了還是“撞邪”了?

嘿,大家好,我是糖媽~

歡迎大家走進今天的《再進“科學”》欄目。

聽說,小孩子總能看到一些大人看不見的“東西”?

還別說,真有可能......

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人小時候經常看到兩個小孩在他家空調上,就和父母說了這事。

結果把他家裡人嚇的夠嗆,最後請來“法師”,又請來“大仙”一陣忙活。

可父母再問:“那倆孩子還在嗎?”

他說:“能看見啊,就在空調上~”

眾人驚嚇......

慌!寶寶有個“看不見的朋友”,是見“鬼”了還是“撞邪”了?

後來因為這事,他們家把房子賣了,搬到了另一個城市,甚至連傢俱家電都不敢要了......

直到長大後…

他爸媽才知道那兩個小孩是海爾兄弟…

(故事來源於某不知名網友)

慌!寶寶有個“看不見的朋友”,是見“鬼”了還是“撞邪”了?

故事真假未知,但小孩子能“看見”一些大人“看不見的”卻是真的。

這些看不見的“朋友”,其實就是孩子的“假想夥伴”,壓根不是什麼“撞了邪”......

那為什麼孩子會出現這種現象(畢竟看起來還挺嚇人的)呢?

是不是孩子出現了心理問題?會不會對孩子有什麼壞處?

真相是......

慌!寶寶有個“看不見的朋友”,是見“鬼”了還是“撞邪”了?

01為什麼會有“假想夥伴”?

伴隨著思維能力的整體發展 ,2~6歲的學前期兒童正處於特殊的遊戲發展階段,皮亞傑將這一階段命名為象徵性遊戲或假裝遊戲階段。[1]

這個階段的孩子經常會創造出一個“假想夥伴”一起玩耍。

假想夥伴不同於現實生活中與兒童玩耍的真實,它們存在於兒童的想象之中,是兒童主觀創造出來的精神伴侶。[2]

這些“假想夥伴”大致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是看不見的“虛擬夥伴”,另一種是看得見的物體,例如洋娃娃、各種玩具等。

同伴交往少、平常生活中被關注的比較少,或者受到家庭內部的一些壓力(例如二胎家庭中被忽視的老大等)的孩子,更容易創造出“假想夥伴”。

所以,如果咱看到寶寶有時候一個人自言自語時,可別再表現地驚恐又害怕了。

心中“默唸”:這很正常,這很正常,這很正常......

慌!寶寶有個“看不見的朋友”,是見“鬼”了還是“撞邪”了?

02假想夥伴沒什麼壞處

假想夥伴是兒童解決內心矛盾的一種手段,不是病態的反應。

對大多數兒童而言,假想夥伴並沒有干擾他們的正常成長,而且還有不少好處呢!

不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

孩子在與假想夥伴玩的時候,他們的小腦袋瓜也會飛速的運轉。

他們沉浸其中,語言組織能力、敘述能力也會有很好的提升。

如果我們能夠找到合適的機會,問問他們在幹什麼,他們也許還會跟大人再敘述一遍,這樣的互動對孩子的語言能力也是一個很好的提升。

慌!寶寶有個“看不見的朋友”,是見“鬼”了還是“撞邪”了?

有助於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研究表明,孩子們會與假想夥伴建立一種真實的人際關係,而且會把他們當做好朋友對待。

例如,他們也許會給心愛的洋娃娃喝水、餵飯、一起做遊戲,給“看不見的小夥伴”聊聊天。

這不僅會讓他們獲得一些社會技能,還會讓他們在實際生活中,對真實的小夥伴有著更高的接納度,更容易建立起平等的互動關係。[3]

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想象力

擁有假想夥伴的孩子們,在玩耍的過程中,更善於用想象力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而且在耐心等待的能力上會有突出的表現。

慌!寶寶有個“看不見的朋友”,是見“鬼”了還是“撞邪”了?

總而言之,有假想夥伴的孩子可能早早地就發展起了包括合作、社交等在內的社會交往技能,在日常遊戲中幾乎不會有攻擊性行為產生,更可能主動去適應別人的需要,產生樂於助人的社會傾向性。[4]

03我們應該怎麼做?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想讓大家放輕鬆一點,不要驚恐,或者大驚小怪。

面對孩子有假想夥伴的這件事上,我們最應該做這些:

別“貼標籤”,正確對待

這是孩子的一種暫時的、過渡性的心理現象,咱家長可一定不要表現得害怕,或者覺得羞恥而粗暴地制止孩子的這些行為。

尤其不要迷信各種所謂的“民間偏方”,傷害孩子的身體和心理健康。

都2020年了,咱還是要理智一點......

慌!寶寶有個“看不見的朋友”,是見“鬼”了還是“撞邪”了?

鼓勵孩子主動表達,增加親子互動頻率

面對孩子的“假想夥伴”,咱大人應該尊重和理解,不盲目地批判和介入。

而是要選擇合適的機會,適當地鼓勵孩子主動表達。

例如,問問孩子:你的好朋友叫什麼名字?他最喜歡做什麼、吃什麼......

這樣不僅有利於鍛鍊孩子的語言組織和敘述能力、想象力,而且也無形中增加了親子互動的頻率,創造了更多互動的機會。

提高親子陪伴質量,給予足夠的關注

當孩子缺少玩伴,或者經常在家庭中被忽視,創造出“假想夥伴”的幾率就比較大。

所以,咱也得好好反思一下,咱平時對孩子的關注夠不夠?有沒有了解孩子的內心需求和想法?

只有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真正地從孩子的視角出發,陪他們玩,與他們互動,多帶他們跟同齡的孩子一起玩,才會減少孩子對“假想夥伴”的依賴,真正地提高親子陪伴的質量。

慌!寶寶有個“看不見的朋友”,是見“鬼”了還是“撞邪”了?

雖然說,假想夥伴並沒有什麼壞處,但如果孩子長期過多地依賴“假想夥伴”,可能會造成對“幻想”和“現實”的認知失衡。

我們家長在作為旁觀者的過程中,也要多注意觀察孩子的表現。如果孩子有過多依賴的情況,例如,只與“假想夥伴”玩耍,與同伴、家長的互動減少等,還是需要諮詢心理醫生,尋求指導和幫助。

好啦,今天的科普乾貨就到這裡啦~

走之前記得留下你們的“轉發”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