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品规划——需求简易管理

互联网产品规划——需求简易管理

讲到互联网产品规划中的"需求管理"很多新入门从业者都会感到心力疲惫又或是丈二的和尚摸不到头脑。需求是什么?需求从哪儿来?需求应该到哪里去?事实也确实如此,需求这个看似有又看似无的功能集承载体总在不休不止的"陪伴着"每个项目干系人。

1、什么是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将人类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比如,小明饿了要吃饭这就是生理需求,也是他当前或接下来想要完成的事情。

需求本质:需求是人们由于生理或者心理上的需要/不满足,使其产生某种动机,这里的动机就是需要和诉求。

2、互联网产品需求来源?

不变的需求万里挑一,善变的需求各有千秋。产品生命周期中会接收到原始需求、变更需求、重构需求、奇葩需求、边缘需求……这些形形色色需求哪里来呢?答案很简单:本质需求一定诞生于真实用户,衍生需求不外乎竞品分析、行业分析、内部渠道(老板、业务、运营、技术、测试、产品)。

互联网产品规划——需求简易管理

关于用户研究、反馈机制等方法论及案例此篇文章不做赘述。相关从业者在需求来源阶段要做好管控,以免步入"需求蠕变"的恶性循环。

3、互联网产品需求分析与过滤?

推荐一个简易需求分析法"KANO模型分析法",五个角度分析需求属性:

· 必备因素(基本型需求):满足基础需求时,用户才会使用产品,必备需求会衍生出产品的核心功能与主流程。当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大幅降低;

· 期望因素(期望型需求):基础需求的周边需求,重要性仅次于必备因素。此类需求在产品中实现越多、用户越满意,不提供此需求时用户满意度同样会降低;

· 兴奋因素(兴奋型需求):满足用户的心理预期模型,用户想不到的需求,但是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不会降低而会有所提升;

· 无差异因素:有没有此需求用户并不"感冒",Not To Mind;

· 反响因素:用户同样不在乎此类需求,但是产品提供此需求后用户满意度会下降。

互联网产品规划——需求简易管理

不管是真实需求、伪需求、弱需求,套用到上面的KANO模型中都可以快速定性,有精力的小伙伴还可以根据自己所需建立起内部"需求过滤模型"。

4、需求优先级?

做不完的需求,加不完的班。只要一款产品没有走向消亡期,它的需求就会源源不断的流过来。作为产品经理或者需求工程师只有清晰、得当的为需求确定优先级才能保障需求被有效开发及开发工作流稳定进行。需求优先级的划分要从其价值、主体、成本、强度四个维度进行思考,详情见下图。

互联网产品规划——需求简易管理

5、需求到功能?(用户需求向产品需求转化)

所有需求的最终表现都会以功能(内容)、性能、体验的方式进行展现,也就是需求的落地,牢记两句话:

(1)、二八原则,只有普遍的用户需求才能内化为产品需求,进而落地为功能(内容)、性能、体验。比如,一个需求只有10个用户想要,其他1万个用户不需要,那就不需要做。

(2)、通过现象看本质,洞察用户的真实需求,多问几个why,找到用户的真是动机。牢记,三个"真实":真实用户、真是需求、真是场景。

6、需求验证?(此文只介绍需求上线后如何被验证—MVP)

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能被目标用户认可,从而为企业盈利。所以在产品需求上线后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发布—最小化可行产品MVP。如何发布最小化可行产品?

互联网产品规划——需求简易管理

此文内容偏向于互联网产品规划,欢迎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交流、探讨、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