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歐洲人發抖的“上帝之鞭”:匈奴王阿提拉

令歐洲人發抖的“上帝之鞭”:匈奴王阿提拉

阿提拉(Attila,406-453)登基成為匈奴帝國的王之後。公元433年,27歲的阿提拉與他的兄弟布來達(Bleda) 一同從他們的叔父羅阿斯手中繼承了帝國的王位。436年,阿提拉無情地謀殺了他的胞兄,獨自君臨帝國。與他的前輩們相比,阿提拉更具有雄心壯志,更富於侵略性,而且才智極為超群。在歷史上,阿提拉是一個極為突顯的角色。阿提拉時期的匈奴帝國是匈奴史的最後一章,也是最輝煌的一章。他使羅馬人蒙羞,使日爾曼人喪膽,具有令西方人沮喪而無奈的強大力量,以至於他和他的匈奴鐵騎都被稱為“上帝之鞭”(Scourge of God)。

關於阿提拉本人各方面的記載,西方史書上有過多少有些貶損,但仍不失生動具體的描寫。阿提拉年青時作戰勇猛,登基之後則更主要地是依靠他的頭腦,而不是他武功,完成了對北方的征服。他具有勃勃野心和高超的政治外交手腕,而且為人狡猾、殘忍。作為匈奴王的阿提拉,他的步態和舉止都顯示出了一種其力量可傲居全人類之上的自負。據傳說,他曾自稱擁有戰神之劍,所以當部下晉見時,如若正面直視他則必須同時後退,否則會燒壞自己的眼睛。他有一個兇猛地轉動眼珠的習慣,好象他樂於欣賞受他驚嚇的人的恐懼。阿提拉在生活上崇尚簡樸,卻很能容忍部下的奢侈。

他的臣民對他極其敬畏,在他外出巡查的時候,凡見到他必向其歡呼,以示服從;進出宮殿必有華蓋迎送,逢宴會還有專為他譜寫的讚歌。他甚至還有羅馬人贈送的私人秘書。阿提拉的長相似乎令人不敢恭維。據記載,他身材矮胖,雙肩很寬,短粗的脖子上長著一個碩大無朋的頭顱,有粗硬的黑髮和稀疏的鬍鬚,鼻子扁平,一雙黑眼睛銳利而陰鷙。儘管這種描寫似乎有些不太恭敬,但有一點毫無疑問,這肯定是一個東方人的形象。這說明經過三百多年的西遷後,匈奴人並沒有被其他民族混血得失去了原來的體質特徵。

我們對於阿提拉時代的匈奴人的社會生活所知不多,但仍然能從一些傳說中窺見鱗爪。曾有一個東羅馬官員及其隨從出使匈奴帝國,他們有幸見到了阿提拉和其他匈奴將領,甚至參加了阿提拉舉行的盛宴。從他關於這段經歷的羅裡羅嗦的記載 中,我們可以瞭解到當時的一些民俗、外交以及政治等方面情況。

這些羅馬官員在途中曾遭遇暴雨和洪水,幸得附近村落匈奴人的康慨相助方能逃生。匈奴人將他們迎進村裡烤火取暖,侍以美食,安排他們休息。不僅如此,作為表示他們的善意的一部分,匈奴人還送來好看的姑娘陪伴客人休息。由此可見,匈奴人作為一個在當時文化上較為落後的民族,野蠻的習俗與古樸、善良的民風是並存的。在衣、食、住等物質生活方面,匈奴人一般來說是富足的。他們有鮮食美酒,有好看的髮式;貴族衣飾華麗,甚至有巨大的浴室。但他們只有村落,而沒有城市。阿提拉的宮殿不過是一個木結構的建築,四周圍以木樁,頂端飾有尖塔。

由於多年征戰所涉及的地域極其廣闊,匈奴人的部落里人種成份很複雜,匈奴語、哥特語和拉丁語,或者是這些語言的混合,在這裡都能通行。這位東羅馬官員在阿提王宮所在地曾遇見了一個希臘人,並與之交談。這個希臘人原是一個俘虜, 後因作戰勇猛而獲得自由,並娶匈奴女子為妻,還成為了貴族的坐上賓。有趣的是這位希臘人對於匈奴帝國和羅馬帝國的對比和評價。

他說他喜歡在這些野蠻人中生活,在沒有戰爭時,這裡的生活是相當恬靜而富足的。反過來,羅馬倒應該對很多戰爭帶來的災難負責。羅馬人把自己的安全建立在別人的利益之上,而且在有戰事時,羅馬的將領都是些膽小鬼,根本不配領導軍隊出征。在和平時期,羅馬社會分成了許多階層,賦稅極重,養活了很多不勞而獲的人。富人諳熟法律,又有錢,總能得到法律的保護;而窮人總是在不知不覺中觸犯法律,而且那沒完沒了的訴訟又要化很多錢,正義是用錢來購買的。對於這些“謬論”,那位羅馬官員的反駁也有趣且耐人深思。他說當初建立帝國的偉人和智者們為了確保帝國的秩序運轉正常, 必須把社會劃分成很多階層,大家各司其職,所以賦稅是必要的;就法律而言,訴訟的複雜是為了確保正義得到伸張。

在外交事務方面,明顯地存在著一種不平等的關係。這位東羅馬官員來匈奴帝國的目的是為了交還幾個匈奴帝國的叛逃者,並在皇帝的授意下與阿提拉就兩國的 利益方面的問題進行磋商。在整個過程中,充滿著阿提拉對東羅馬帝國的傲慢,而東羅馬方面總是不斷許諾大量的饋贈。他們在這裡還遇見了幾位來自西羅馬的使者。 這些西羅馬人帶來了他們的皇帝對於阿提拉的乞求,希望阿提拉放過一位羅馬銀器商人,這位商人是一個匈奴人的俘虜的債權人,有大量的黃金在他的手中。阿提拉先把那俘虜釘死在十字架上,後得知他有黃金在那個銀器商手裡,就要求西羅馬皇帝把人和贓物都交出來。皇帝請求放過這個商人,並答應交納同等數量的黃金。阿提拉對此根本不予理會。

阿提拉是匈奴史上最偉大的領導者。他不僅建立了最強大的匈奴帝國,而且依靠自己的頭腦以及帝國的軍事力量,在當時西歐的政治舞臺中佔據了一個極其突顯的位置。在他稱王尹始(大約435年之後),阿提拉就逼迫東羅馬交納更多的錢。狄奧多修斯二世皇帝被迫按往年的貢額加倍上貢。然而由於各種各樣的理由,這位新的匈奴王在447年以後,開始把眼光轉向西面,把西羅馬作為尋找新的機會的主要地區。

自他登基開始十多年以後,在西羅馬帝國各種事務的角逐中,阿提拉的匈奴帝國變成了最強大的外部勢力。在他當政時期,匈奴人已經變成了一個定居的民族,而不再是早先的牧馬人了。大匈牙利平原不可能象黑海北部的大草原那樣,有足夠的空間供他們放牧馬群,因而阿提拉不得不發展步兵團來補充比過去規模小 得多的騎兵力量。實際上,在阿提拉的時代,匈奴人的軍隊在形式上已經和當時歐 洲其他蠻族相差無幾了。不同的是,他的軍事力量極為龐大,能夠實施包圍和攻城 等大型軍事行動,而其他的蠻族軍隊則望塵莫及。

微信號【全球通史】或【quanqiushi】,為您趣味解讀分享世界歷史。

搜索微信公眾號【古典書城】或【gudianshucheng】,為您分享更多古典文化、歷史等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