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元:堅持授人以漁 探索可複製精準扶貧模式

本報記者 桂小筍

2020年是脫貧攻堅年,上市公司身為公眾公司,在推動產業扶貧、踐行社會責任方面,走出了各具特色的產業扶貧模式。“扶貧不是一廂情願的捐款捐物去煽情,扶貧工作必須務實,脫貧結果必須真實,讓脫貧成效真正獲得群眾認可、經得起檢驗。同時,也希望優秀的扶貧模式得到廣泛推廣,讓更多貧困戶看到脫貧的出路。”提及參與的多個扶貧項目,健康元參與過扶貧項目的員工劉佳感觸頗深。

據《證券日報》記者瞭解,在結合自身的產業結構優勢上,健康元控股子公司麗珠集團目前已探索出了“公司+基地+貧困戶”的產業扶貧模式,且經過驗證,模式可供複製推廣。

形成有效扶貧產業

來自健康元的信息顯示,公司在扶貧上主要致力於“扶貧扶智、扶貧扶志”,其中,在教育扶貧上,公司自2019年起,分3年捐款共計90萬元來資助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貧困大學生,“該助學金項目是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設立,針對的資助對象為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入讀高校製藥類相關專業的貧困大學新生,資助標準為每生本科5000元,專科3000元,受惠學生將達百餘人,旨在改善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條件,幫助他們更好地完成學業,為製藥類事業培養更多的人才。目前,前兩年合計60萬元資金已經到位。”劉佳說。

此外,在產業扶貧、扶貧扶志上,健康元已有經過驗證的成功模式。“我國多年的扶貧經驗證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對此,子公司麗珠集團在做好健康扶貧持續性工作的同時,也逐步開始推進產業扶貧,通過‘公司+基地+貧困戶’的扶貧模式,輻射帶動貧困戶種植黃芪、加工黃芪,因地制宜打造黃芪道地藥材產業,形成脫貧致富的長遠產業和支柱產業,實現讓更多貧者永久性擺脫貧困的目的。”

據健康元介紹,為保證公司中藥大輸液的品質以及帶動渾源縣的經濟發展,子公司麗珠集團於2005年在渾源縣建立了黃芪GAP基地,種植黃芪近萬畝,併成立了大同麗珠芪源藥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同麗珠)。2018年上半年,大同麗珠因地制宜,針對當地的情況,制定了產業扶貧計劃,在渾源縣的自建基地和共建基地僱傭當地藥農達數百人,授予其黃芪種植的專業技術,並向藥農們培訓如何用無毒無公害的方式,來解決黃芪種植過程出現的蟲害,避免了2000畝黃芪遭受蟲害損失。

與此同時,健康元在天鎮和陝西子洲等地也採取產業扶貧的模式,通過逐步完成黃芪規範化種植技術和加工技術培訓,創建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將貧困戶納入基地建設範圍,改善貧困地區群眾黃芪生產條件等措施,實現了當地數百人的全面、穩定脫貧。除了給予當地貧困戶以技術培訓以外,健康元還與當地貧困戶簽訂黃芪收購訂單,在規範化生產的前提下,所產黃芪達到企業標準要求後,企業優先以保護價(保護價即藥企需向藥農支付土地流轉成本、務工成本、有機肥成本綜合,尤其是勞務成本需要綜合考慮當地的生活成本)購買貧困戶的產品。

多方式履行社會責任

除了在教育和產業領域的扶貧措施之外,健康元的扶貧措施還包括有針對性地瞄準特定人群:針對部分“因病致貧”的貧困戶,健康元聯手麗珠集團推出了“慢病扶貧”計劃。

據悉,這種精準扶貧形式在國內的企業中是首創的,也算是唯一併且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公益扶貧形式。為真正幫助到經濟困難的患病家庭,方便地區患者就近取藥,為低收入群眾提供及時救助,健康元根據實際情況定期對貧困地區進行持續不斷的藥物捐贈,為貧困地區脫貧提供幫助。“關注民生,積極響應精準扶貧政策,充分發揮上市企業在脫貧攻堅中的推動作用,積極開展各類社會公益活動。”健康元方面表示。

此外,劉佳還提及,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健康元會始終把“社會責任”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司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把社會責任理念融入企業運營,通過指導和統籌集團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實踐行動,嚴格規範各部門職責,推進企業社會責任管理的落實,培養全體員工的社會責任理念,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本文源自證券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