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理工大學醜聞:沒有制度約束,僅憑職業道德,一切都是空談

教師的師德問題,已經是一個相當嚴重的問題了。儘管絕大部分的老師都相當具備職業素養,也被大家所尊敬。

但確實有這麼一些教師,全無道德底線。其中大學教師是重災區。一些教授將學生當成免費勞力,隨意侵佔學生的科研成果已經屬於“正常”現象了。

而近日,華南理工大學再次爆出醜聞,10月9日下午,一位女生在學校裡哭訴,她被王雨磊教授QJ了,要求大家幫她伸張正義,討回一個公道。


華南理工大學醜聞:沒有制度約束,僅憑職業道德,一切都是空談

女學生哭得很慘,整個事件一直持續到下午4點多,女生才離開。此事得到不少華南理工大學的學生證實。

當天晚上,校方發出通告:王雨磊嚴重違背教師職業操守,決定對其解聘。而這位王雨磊教授本人的回覆是:正考慮如何澄清事實。

此事後續如何,警方是否已經介入,尚未有明確的消息。


華南理工大學醜聞:沒有制度約束,僅憑職業道德,一切都是空談

這不是高等院校第一次出現這類醜聞。類似的事件早已經上演過多次。北大博導馮仁杰同時和多名女生交往併發生關係,被北大解聘。

中山大學王曉瑋在上課時,忘了關閉直播,導致和多名女性的聊天記錄被曝光,其內容不堪入目,事發後被中山大學解聘。

此類事件層出不窮,相信其中被曝光的不過是極少數人,但就是這極少數人也已經足夠令人震驚了,我們的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華南理工大學醜聞:沒有制度約束,僅憑職業道德,一切都是空談

l 缺乏制度約束

一直以來,我們強調的都是師德,但在制度建設上始終落後,甚至完全沒有。完全靠老師的職業素養和自我約束。

確實絕大部分教師都能做到潔身自愛,但總有那麼一些敗類教師根本不存在任何師德,他們有的只是貪婪和慾望。

對於他們來說,師德沒有任何約束力,能制約他們行為的,只有法律和制度,且一旦違規後,有足夠的懲罰力度,才能使得他們收斂。

而一旦缺乏制度的制約,他們就會肆無忌憚地踐踏道德底線,在不斷刷新人們的認知的同時,也敗壞了教師這個群體的名聲。


華南理工大學醜聞:沒有制度約束,僅憑職業道德,一切都是空談

l 教授權力缺乏制約

學生想順利地通過畢業論文,其導師掌握著最大的話語權。而正因為他們擁有這個權力,有些無良教授就會對學生提出一些非分的要求。

比較司空見慣的是讓學生做免費勞力,甚至把學生當成私人助理和家庭保潔員的也大有人在,更進一步則是侵佔學生的科研成果。

而學生因為要畢業,只能忍氣吞聲,逆來順受,敢怒不敢言,事實上也無處可以申述。這些已經成了現在導師的常態。

而女學生因為性別的問題,更容易被無良導師侵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導師權利過大且缺乏監督和制約。


華南理工大學醜聞:沒有制度約束,僅憑職業道德,一切都是空談

l 權錢交易和權色交易確實存在

不可否認的是,在學生畢業這個問題上,導師確實存在著權錢交易和權色交易。在學生畢業這個問題上,導師是供應方,學生則是需求方,市場天然存在。

比如北大那位導師,承諾女學生3年博士畢業,條件是雙方成為男女朋友,這已經是非常明顯的權色交易了。

在這類的交易中,並不是所有的女學生都是受害者,也有部分女生心甘情願地通過這種方式來換取畢業。

比如那位中山大學王曉瑋,通訊錄上的“地產一號”到“地產十號”,從聊天記錄上就可以看出,部分女生也認可這種交換形式。


華南理工大學醜聞:沒有制度約束,僅憑職業道德,一切都是空談

一些思考:

權錢交易,權色交易,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都違背了教育的初衷,都是應該被嚴厲禁止的行為。

很明顯,僅僅依靠師德,根本無法杜絕此類事件的一再發生。想要亡羊補牢,唯一的辦法是加強制度建設,用制度和規則來約束老師和學生的行為。

在研究生和博士生的考評制度上,適當弱化導師的主導權,強化集體考評,用流程和制度來杜絕此類不正當現象。

對於導師的不公正行為,學校必須專門成立一個部門來受理學生的申訴或者投訴,而不是像現在只能向院方反映,連過場都不走,直接不了了之。


華南理工大學醜聞:沒有制度約束,僅憑職業道德,一切都是空談

依靠制度和法律,長此以往,道德自然也會迴歸;而僅憑職業道德,完全靠教授們自律,那麼一切成空,該發生的還是會發生,無非就是換個主角而已,改變不了任何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