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通貨膨脹率是多少,你跑贏了嗎?

說起通貨膨脹,很多人並不陌生,直觀的感受就是物價一直上漲,貨幣購買力不斷下降。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八十年代,一根冰棍的價格才為5分錢;現在一根冰棍最起碼也要1塊錢,價格是那會兒的20倍。

再說說我們常吃的包子饅頭,南南記得小時候一塊錢可以買3個包子,再看看現在的早餐鋪子,包子都要一塊五一個了。

而這錢不值錢的背後,就是通貨膨脹對我們的財富不斷侵蝕後的結果。因此,為了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很多人通過制定各種的理財投資規劃來希望跑贏通脹。

但問題來了:既然我們都想要跑贏通脹,但未來的通貨膨脹率是多少呢?這個問題沒有人能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但我們卻能夠根據歷史數據來對未來做一個基本的預測。如何看懂這些歷史數據,南南在這裡向大家介紹兩個衡量通脹的關鍵性指標。


CPI指數


一個是CPI指數,全稱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一個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


比如說我們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教育醫療等一系列的常規消費都是構成CPI的重要組成成分。以國家統計局公佈的CPI數據為例,2018年,全年CPI同比增速為2.1%,2019年上半年,CPI同比增速為2.23%。

真實的通貨膨脹率是多少,你跑贏了嗎?

從數據不難看出,在過去的二十年裡中國的CPI漲幅並不算高,而且從近幾年的數據來看,CPI漲幅大都控制在2%左右。這樣的數據統計結果與我們日常的生活感受似乎大相徑庭,為什麼會產生這麼大的差異呢?

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CPI在統計時並沒有將房價納入計算範圍,而且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且價格漲幅最猛的醫療、教育板塊在CPI中的佔比偏低,所以這也就導致了統計出的CPI數據並不高。看到這裡,相信很多小夥伴們瞭解了為什麼不直接將2%作為衡量通脹率的指標,畢竟剔除房價、醫療等影響因素的CPI並不能準確地反映出居民生活水平的變化。


M2增速減去GDP增速


那什麼指標衡量通脹率更準確呢?

這裡南南建議大家關注一個數字,即“M2增速減去GDP增速”。M2的意思是廣義貨幣,包括儲蓄存款、定期存款等等,M2的同比增速通常被認為是央行的“印鈔速度

”。

當M2的增速超過GDP的增長速度時,簡單理解就是貨幣發行過多了,即貨幣超發。因此,這兩者的差距也就是貨幣增加比財富增長多出的部分,也就是所謂的通脹率。正因如此,在很多情境下“M2增速減去GDP增速”的差值常常被當做“真實通脹率”在使用。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說明,在過去的二十年裡,M2增速-GDP增速的累計漲幅為241.81%,折算成年化增長為6.3%。也就是說,如果你的錢沒有做任何投資,在年底的時候意味著你的現金貶值了6.3%;假如你的錢拿去銀行買理財產品並且年回報率為5%,那麼年底的時候你的資產仍會縮水1.3%;假如你是炒股並且虧損了4%,那麼抱歉,你實際虧損的可不止4%,加上通貨膨脹帶來的影響你可能將虧損的為4%+6.3%,即10.3%。

因此,相較於CPI指數計算出的偏低的通脹率,“M2增速-GDP增速”計算出的通脹率可能會更讓大家感覺到貼近現實。因為它不只是反映了現金的貶值速度,同時也為我們的投資設定了一條及格線。


因此,南南建議:我們在投資中不妨將M2增速-GDP增速的差值設為通脹率,簡單來說就是當我們的投資理財實現年化6.3%以上的收益時,就視為跑贏通脹。


真實的通貨膨脹率是多少,你跑贏了嗎?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