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解讀:盛世難復興之謎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劉餘莉品讀《群書治要》

《群書治要》解讀:盛世難復興之謎

全文1315字,閱讀需3分鐘

《群書治要·漢書》問道:“自成康以來,幾且千歲,欲為治者甚眾,然而太平不復興者,何也?

周成王、周康王的統治時期被稱為“成康盛世”,期間“刑措四十年而不用”,即刑罰擱置了四十年都沒有使用。“囹圄空虛”,監獄裡沒有犯人。從成康盛世到漢代,近一千年中,想使國家得到治理的大有人在。哪一個領導者不希望國治民安,社會和諧呢?但這樣的太平盛世卻再也沒有出現。為什麼呢?

《群書治要》解讀:盛世難復興之謎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

《群書治要·漢書》接著說:“以其舍法度而任私意,奢侈行而仁義廢也。”這是因為把治國的常理常法都廢棄,憑著私心喜好來治理國家。“法度”,是指恆常不變的禮法,即五倫五常四維八德。 “舍法度”就是指不再講仁、義、禮、智、信;不再講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了;不再講八德,即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不再講四維,即禮義廉恥。人若是追求滿足私慾,慾望就會不斷膨脹,最後步入奢侈浪費的深淵。一旦領導者養成奢侈浪費的習慣,就會不惜盤剝人民的血汗來滿足私慾,對百姓也不可能有仁愛之心。因此,“舍法度而任私意,奢侈行而仁義廢”,這是國家難以實現太平盛世的重要原因。

《群書治要》解讀:盛世難復興之謎

老子

歷史經驗也同樣可以證明這句話。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很多盛世,其出現無一例外是因為皇帝具備這種認識,能夠厲行節儉,反對奢靡。這就是《老子》上所說的“我無慾而民自樸”。特別是作為最高領導者的天子,他若是沒有過多的欲求,那麼民風就自然而然會歸於淳樸。

唐太宗是如何創建貞觀盛世的呢?

《貞觀政要·論儉約》記載,貞觀元年,唐太宗曾對侍臣說過一番話。自古以來,帝王凡是要大興土木,都必須要順應民心。從前大禹鑿九山,通九江,耗費了巨大的人力。但是百姓卻無人抱怨。這是因為大禹的所作所為是民心所向。但是秦始皇營建宮室的時候,人們都反對。這是因為秦始皇是為了滿足私慾而這麼做,違背了民心。唐太宗曾想建造一座宮殿,甚至已經準備好了材木,但是想起秦始皇的教訓,就決定就此作罷。

《群書治要》解讀:盛世難復興之謎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見不到引起貪慾的東西,心就不會被擾亂。比如說常常看到精雕細鏤的器物,珠寶玉玩等,人就很容易會產生貪心,縱情享受,那滅亡的日子就會到來。所以唐太宗要求,自王公以下,凡是宅第、車服、婚喪嫁娶等,嚴禁用度超過規定,過於奢華。此後二十多年,社會風俗逐漸趨向崇尚簡樸。官員們也厲行節儉,反對奢靡,衣裳無錦繡,使得國家物質富饒,百姓吃飽穿暖。

貞觀二年,有公卿上奏皇帝說:“依照《禮》,夏季的最後一個月可以居住於建在高臺上的樓榭。現在暑天未退,秋季的連綿大雨剛剛開始,皇宮低下潮溼,請陛下建一座樓閣來居住。”太宗回答:“朕是有氣力衰竭的毛病,不宜居住在低下潮溼之處。但如果同意了你們的請求,實在是太過浪費。從前漢文帝想建一座露臺,由於其花費相當於十戶百姓的費用,最後放棄了這個念頭。朕的德行比不上漢文帝,耗費的財物卻要超過他。這是作為民之父母的國君之道嗎?”儘管公卿再三上書奏請此事,唐太宗終究沒有答應。

由此可見,唐太宗確實通過學習把《群書治要》的歷史教訓應用到了治國理政之中。不損害百姓的利益,修身克欲,反對奢靡,這是唐太宗創下“貞觀盛世”的重要原因。

《群書治要》解讀:盛世難復興之謎

(節選自 海口廣播電視臺大型人文節目《餘莉開講》之品讀《群書治要》第十一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