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和匈奴和親,表面上看跌了面子,其實收益極深

下嫁戎庭遠,和親漢禮優。

漢朝建立伊始,正趕上北方草原部落政權的巔峰時期,雖然包括高祖和眾多漢軍將領在內的絕大多數人並不畏懼和匈奴開戰,但是最終高祖還是接受了婁敬的和親建議,用自己的女兒(後被宮女替換)和大量資源,換取了漢匈間短暫的和平。

漢朝和匈奴和親,表面上看跌了面子,其實收益極深

漢匈和親

揭開表面看本質,和親可以看作是漢朝尋找了一個合適的理由,和匈奴達成協議,用向對方的資源輸出換取雙方的友好睦鄰關係,通俗點地說就是花錢買平安。從表面上看,四百年國運的強漢此舉似乎有點丟面兒,不過仔細對比漢朝的付出和收穫,我們會發現事情並非如此。

婁敬和親建議中的一句話至關重要

高祖下了白登山後,對沒有聽從婁敬的建議十分後悔,於是親自去和他認錯,並且格外重視他的所有建議。

為了解除漢匈危機,婁敬提出了和親的建議,除了讓漢家派出身份尊貴的長公主入匈外,婁敬的一句話至關重要:

何者?貪漢重幣。陛下以歲時漢所餘彼所鮮數問遺。

漢朝和匈奴和親,表面上看跌了面子,其實收益極深

婁敬像

這句話表明了一個態度,那就是漢朝即使向匈奴輸送物資,也並不是漫無目的、毫無節制地輸送,而是要把社會生產中富餘的物資,作為主要的禮物。

在中國人的傳統中,即使普通人家嫁女,也要準備大量的嫁妝,同樣,男方也要提供對等的彩禮。一般來說,無論是嫁妝和彩禮,都是越珍貴方能顯示出嫁娶雙方的誠心。

由於中原民族的農耕文明代表了當時最先進的生產力,所以在社會發展程度上遠遠超過遊牧民族,遊牧民族的核心資源是牲畜和礦產,中原地區的物資對於他們來說,絕大部分都是新鮮和實用的,即使是在中原社會中積聚的大量富餘產品,也會為他們的生活帶來巨大便利。

漢朝和匈奴和親,表面上看跌了面子,其實收益極深

麻製衣物

因此,在選擇禮物時,漢朝選擇了大量此類商品,比如陶製炊具,麻布衣服等低端商品。這些商品在中原地區的市場逐步收窄,積壓了大量庫存,難以打開銷路,然而比起匈奴人的石制炊具、獸皮衣服,這些商品又顯示出了極大的競爭力,成為了他們樂於接受的物資。

值得一提的是,除去低端商品和撐門面的奇珍異寶,能成為軍需物資的資源,漢朝完全沒有給與對方。

和親前後,漢軍真實實力完勝匈奴

始皇帝前無古人地完成了大一統,向漢民族注入了中原一統的概念,也為漢民族團結一致抵禦外族奠定了法理基礎。

無論中原內部如何爭鬥,在面對外侮時,總是能放下成見、戮力同心、一致對外。

當初楚漢爭霸之際,中原各方勢力基本都被捲入其中,所幸外部狄戎部落沒有趁虛而入,倒也少了一番麻煩。

漢朝和匈奴和親,表面上看跌了面子,其實收益極深

匈奴形象

就連太史公也特意強調,正是這種混戰局面,才給了匈奴崛起的機會,如果漢民族提前介入,匈奴是否會成為草原霸主還屬未知:

是時漢兵與項羽相距,中國罷於兵革,以故冒頓得自彊。

白登之戰時,從兵法的角度來看,漢軍被圍困死地,補給不足,完全不是匈奴的對手。

漢承秦制,士兵只攜帶三天口糧,在北方嚴寒地區作戰時,禦寒衣物進一步擠佔了隨身乾糧的空間,因此在白登山上的漢軍已然面對缺糧的局面了,包括許多人手指都被凍掉了,其困難程度可見一斑。

然而就是在這種絕境下,十倍於漢軍的匈奴騎兵都無法突破漢軍沿山設立的防守體系,充分證明了漢軍強大的戰鬥力。

考慮到中原大地三十六郡源源不斷的補充兵源和後勤保障,以及此時被軟禁在長安的淮陰侯,如果漢朝重視匈奴,拿出全部力量,其真實實力必然完勝匈奴。可是高祖不戰求和,這也是後人對和親充滿詬病的關鍵之處。

高祖為穩定天下形勢願意做出讓步

其實,對於高祖來說,北方的匈奴並不是心頭大患。這次御駕親征,正是他輕視對手的體現,如果他真的重視匈奴,以他虛張聲勢的的性格,絕對是躲在最後的。

高祖的真正心頭大患有兩個,第一個是尾大不掉的異姓諸侯王,第二個是劉氏江山的穩固。

漢朝和匈奴和親,表面上看跌了面子,其實收益極深

漢高祖劉邦

絕大多數異姓諸侯王,都是當年高祖親自分封的,這些人或者是從豐沛便攜帶本部勢力客從於高祖,或者是在楚漢之中選擇了漢軍,當年霸王尚存時,異姓諸侯王作為牽制西楚軍的主力,立下了汗馬功勞,獲得分封也是必然,然而在天下一統後,他們則有可能成為下一個霸王。

此時的高祖儼然花甲老人,戎馬一生的他對自己的壽數也有著大概推測,既然自己無法追求長生,

那麼他就要在死前肅清危害劉氏統治的一切隱患。

在高祖看來,由於呂后小自己二十歲,自己死後她必然會全力維護漢惠帝,在呂后老去的這段時間,惠帝又可以茁壯成長,建立自己的權力架構,再加上自己分封的本性諸侯王,他們足以保護劉氏江山。

所以自己眼下要做的,並不是和草原上不懂禮數的蠻夷混戰,而是要仔細尋找國內的牽制隱患,爭取儘可能多地拔除這些隱患。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犧牲一些物資甚至是一個魯元公主,也就不在話下了。

漢朝和匈奴和親,表面上看跌了面子,其實收益極深

漢匈戰爭

縱觀我國的古代史,我們會發現中原政權對抗遊牧政權,基本有三種選擇,分別是以戰爭為主的抵抗政策,以強大的武力威懾匈奴。以和親為主的親善政策,實現和平方式的資源互通。以躲避為主的遷都政策,盡最大能力統治核心區域。

這三種選擇,分別代表了實力從強到弱不同時期的最優抗敵方案。

在許多人看來,對於犯我華夏族,必須採取雖遠必誅的方針,但是考慮到打擊高機動性又居無定所的遊牧民族,戰爭成本過高,因此戰爭並不是最優方案。換句話說,不是我們打不過,而是打不起。

漢朝和匈奴和親,表面上看跌了面子,其實收益極深

善於機動作戰的遊牧民族

正是由於這種情況存在,才會出現慎戰、和親甚至遷都等政策,這些政策的出現的目的是為了儘可能減少損耗,利用中原政權掌握的先進生產力快速發展,在社會財富積累到一個極值時,完全可以大軍出動,畢其功於一役。

如此看來,雖然中原政權的和親政策存在著示弱的思想,並且無端付出了大量資源,但是歸根結底,佔據了主導權的中原政權才是受益最深的一方。


參考文獻:

【1】《送金城公主適西蕃應制》 唐 鄭愔

【2】《史記·七十列傳·匈奴列傳》

【3】《史記·七十列傳·劉敬叔孫通列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