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兒子感冒1周,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各跑1趟,感受大不相同

首先聲明,寫這篇文章,並不是為了比較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到底哪個好,

無論公立醫院還是私立醫院,只要能遇到靠譜的醫生,就是最好的。

只是經過這次經歷,我有一些感悟和思考,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3歲兒子感冒1周,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各跑1趟,感受大不相同

南南上週三感冒了,突然流鼻涕和咳嗽,原因是多方面的吧。

誘因是當天他爸爸出差了,我晚上忘記了給空調定時(平時都是他爸爸定時),凌晨的時候下了雨,估計是有點著涼。

加上前兩個週上幼兒園,一直很牴觸,情緒不太好,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抵抗力。

3歲兒子感冒1周,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各跑1趟,感受大不相同

這是南南長這麼大第一次感冒,說實話,我心裡其實還是有點沒底,畢竟沒有過護理經驗。

但是看到他精神狀態一直非常好,只是偶爾咳嗽和有鼻涕,我就決定居家觀察,沒有帶他去醫院。

週五和週六是病情最重的兩天,鼻涕很多,咳嗽也更頻繁,但是精神狀態依舊很好,糾結了一下,繼續居家觀察。

當然,這並不是鼓勵大家孩子感冒了一定不要去醫院,要觀察孩子的症狀和狀態,拿不準的話還是建議及時帶孩子去醫院。

3歲兒子感冒1周,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各跑1趟,感受大不相同

週日的時候,我去值班,下班時南南和他爸爸去接我,挺開心的回到家。

到家後,我聽他有鼻涕,就給他醒了一下。

因為他剛學會醒鼻涕,所以非常新鮮,每次都醒的非常用力,這次也不例外。

但是沒想到,我剛把紙扔了,他就大聲地哭了起來,說自己耳朵疼。

孩子是不會裝的。

我趕緊查了一下,看到說感冒非常容易引發急性中耳炎,而南南這個症狀還挺符合的。

3歲兒子感冒1周,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各跑1趟,感受大不相同

我一下就急了,感冒可以居家觀察,中耳炎肯定是不能拖的,於是我立刻打電話諮詢就診。

我們之前一直在私立醫院體檢打疫苗,所以我最初也是諮詢的私立醫院。

家附近有三個私立醫院,因為疫情,美中宜和的夜診還沒恢復,卓正晚上沒夜診,和睦家有急診,但是是全科急診,也就是不是耳鼻喉專科的,但是說如果情況嚴重,可以臨時叫耳鼻喉醫生過來。

於是我們馬上出發去和睦家。

在路上,我諮詢了一位認識的阿姨,她正好是五官科的,她建議我們看耳鼻喉還是直接去同仁醫院,最權威,而且耳鼻喉科晚上也有急診。

我們自然是想著找最權威的醫生,於是就中途改去同仁醫院了。

很快掛了號,看上了醫生。

3歲兒子感冒1周,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各跑1趟,感受大不相同

是個挺年輕的女醫生,用一個燈照了照孩子的耳朵,說是耳朵裡有很大的耳屎,看不到鼓膜,但是根據我的描述,應該是感冒誘發的急性中耳炎。

她給開了兩盒抗生素、一個噴鼻劑,一個滴耳劑,叮囑我們抗生素吃三天。

3歲兒子感冒1周,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各跑1趟,感受大不相同

我問她需不需要複查,她的意思是看孩子反應,復不復查都可。

我們就回家了。

南南的耳朵疼了那一下之後,就沒有再疼了,第二天我照常送他去幼兒園,吃了三頓抗生素,噴鼻劑和滴耳劑他很排斥,也就沒怎麼給他用。

之前約了週二打流感疫苗,我諮詢了靠譜的醫生,也查閱了相關文章,抗生素不是接種疫苗的禁忌,所以我就照常帶著娃去打了,當天沒有給孩子吃抗生素。

週三娃去幼兒園,又吃了一天。

3歲兒子感冒1周,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各跑1趟,感受大不相同

昨天放假了,我約了一個卓正的號,帶他去複查。

約的這個醫生是北大醫學部的博士,原來是中日友好醫院的兒科醫生。

聽了我的敘述,她說孩子耳朵疼並不一定是急性中耳炎,有可能只是因為外因導致耳內外壓力不一樣的反應,同仁醫院的醫生這麼草率的下結論實在不應該。

而且同仁醫院作為全國耳鼻喉科的權威,是有儀器和方法可以輔助看到鼓膜的。

退一步說,如果真的是中耳炎,僅僅吃三天抗生素是不夠的。

因為南南連續幾天確實沒有再出現過耳朵疼的症狀,所以我也接受她的建議給孩子停了抗生素。

南南處於感冒恢復後期,雖然還偶爾咳嗽,但是她說家長還是什麼都不用做,不用吃藥,也不用抽血化驗,觀察自愈就好如果孩子突然出現了某方面病情的加重,及時就醫就可以

然後這個過程,除了掛號費,沒有任何費用,當然這個掛號費也確實比同仁貴很多,但是相信大多數家長都和我一樣,相比起掛號費,大家更希望孩子能得到科學的治療。

3歲兒子感冒1周,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各跑1趟,感受大不相同

回來我就和我老公討論,感覺同仁的醫生有點不負責任,而且大概率只是為了給我們開幾盒藥。

不可否認的是,

我國最牛的醫學專家肯定都是在公立醫院,但是比較尷尬的是,我們平時接觸到的門診醫生總是讓人一言難盡。

很多醫生知識不更新,有些即使掌握了最前沿的知識,也會因為利益關係給患者開不必要的藥品和檢查,比如孩子一感冒就開血常規檢查和中成藥、一有細菌感染就開抗生素等。

3歲兒子感冒1周,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各跑1趟,感受大不相同

其實我特別理解,孩子生病,家長不帶孩子去看醫生的焦慮,這種焦慮我也會有,畢竟我們不是專業的,科普知識知道的再多,也不如醫生的臨床判斷。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帶孩子看醫生就要一切都聽醫生的,如果碰到不靠譜的醫生,聽醫生的話無疑是雪上加霜。

南南剛滿月的時候,去社區打疫苗,社區醫生說他黃疸過高不能接種,然後給他開了茵梔黃。

一開始我也不懂,聽醫生話給孩子吃了一頓。

幸好當時比較謹慎,下午網上查了查,才發現早就不建議給孩子吃茵梔黃了。

於是我果斷的給他停了,後來孩子的黃疸也很快自己退下來了。

3歲兒子感冒1周,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各跑1趟,感受大不相同

那私立醫院就沒有不靠譜的醫生嗎,當然也有,畢竟他們也都是從公立醫院出來的,對吧?

所以就建議父母們,平時還是多關注一些靠譜的公號,多瞭解一些基本的知識,這樣最起碼在帶孩子看醫生的時候,能幫助我們判斷醫生給出的建議是否科學,也知道該如何進行取捨。

我們都是抱著為孩子負責的態度去看醫生,千萬別因為對醫生的盲信又把孩子推入另一種危險之中。

#凌晨爸媽成長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