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用你的“嘴”——殺人!

“你覺得好好說話會死嗎?”

“不會啊!”

“可是,我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已經不會對身邊的人,好好說話了。”

別用你的“嘴”——殺人!
  • 心理學家調查顯示:平均每20個人就有1個人遭受過語言暴力,每50個人中就有1個人因語言暴力導致心理疾病,輕者患有社交障礙,重者有殺人和自殺行為。

人和人之間的感情,不管是談戀愛還是已經結婚,友情,親情,不好好維持都是消耗品,總有被消磨殆盡的時候。

世界上有很多感情,經住了大風大浪的考驗,為什麼最後卻熬不過生活的平平淡淡呢?我們總以為“愛”是無堅不摧的,是可以戰勝一切的,其實它也有脆弱的一面。

脆弱到想要摧毀一段感情,不用經歷多大的波折,不需要有多麼轟轟烈烈的坎坷,只要一個簡單的細節就足夠了。不會說話,就是其中一個。

  • 不會好好說話,就像是一把隱形鋒利的刀,在別人關心你的時候扎傷別人,在別人安慰你的時候刺痛別人,在別人靠近你的時候趕走別人。一次兩次三次......

再深的感情,也會慢慢被消磨光的;再好的關係,也會慢慢被割斷,最後變成陌生人。很多人看過這個圖片,給人第一感覺很疼,反問自己:你是這樣的嗎?

別用你的“嘴”——殺人!

這是新加坡一則公益廣告,它告訴我們:

  • 語言的傷害,會有多痛,而你卻看不到。一旦矛盾發生,特別是親人和愛人之間,會口不擇言,總是用最惡毒,最狠的話語,來發洩自己不滿的情緒。我們最大的錯誤就是,把最差的脾氣和最糟糕的一面都給了最熟悉和最親密的人,卻把耐心和寬容給了陌生人。

你有沒有想過,有些人只是你人生路上的一道風景,但有些人是要陪你大半輩子的。

  • 有些人永遠也意識不到,自己的語言是多麼的傷人,而這些言語也可能是無法修補的傷痛,我們光學會說話,卻沒有學會閉嘴。
別用你的“嘴”——殺人!

語言是有溫度的,很多話在說出口之前,稍微能多想一想,會減少很多的傷害和遺憾!為什麼我們能在陌生人面前保持理智的情緒,好好說話?卻輕易的就能把最糟糕的一面,留給親密的人呢?句句傷人,字字戳心。

  • 當我們問一件事,明明可以好好的回答不知道,卻偏偏來一句“我怎麼知道”?好心好意的關心了幾句,卻換來不領情的一句“你煩不煩”?

你可以選擇不回答,你一次這樣說話可以理解是你心情不好,但次數多了,感情也就變淡了,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被這樣刁鑽刻薄、不耐煩的對待。有的人一張嘴,就讓這場對話瞬間聊不下去了;有些句子一出口,就讓好心情轉變成壞情緒。

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試試

  • 不管是熟人還是陌生人,不管是網絡上還是生活中,請不要以自己的判斷去盲目評價他人,你永遠不知道,有時候你不經意的一句話,會給別人造成怎樣的負擔和傷害,一句話能把人說笑,一句話也能把人說“跳”。

語言暴力雖然不會在你身上留下傷害,卻能在心裡面投下不易散去的陰影,甚至毀掉一個人的一生。可能有的人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施暴,他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對他人造成了傷害,所以經常任著自己的性子來,我就是這樣,一副痞性,沒有考慮到他人的感受,當然,也有些是故意的,我就是看你不順眼,就是要用他人的缺點、劣勢來打擊對方。

語言暴力不僅侮辱了他人的人格,還損傷他人自尊和自信,摧殘他人心理健康,嚴重的還會導致心智失常,喪失生活勇氣,引發違法犯罪、自殺等嚴重的後果,兇手就是~~~你的嘴!

別用你的“嘴”——殺人!

個人觀點,我覺得現在的人“生病”了,而且還挺嚴重的,連最基本的“人情味”都沒了,沒有溫度,好好說話對他來說就是會死,就像我經常看的電影——喪屍。

我們的生活條件提高了,品位提高了,這人也“病入膏肓”了,冷血無情,感覺和自己無關的事兒,真的就是“關我屁事兒”…

  • 好好說話,不是為了要得到什麼,而是為了不毀掉這份感情,不失去在乎的人。我們的圈子也就這麼大,無非是親情,友情,愛情,婚姻,同事,婆媳…可當一段關係有了矛盾,一個想溝通解決,另一個卻扔下一句“你要這樣想, 我也沒辦法”拒絕回應。一件事情沒做好,不分青紅皂白就開始對你“語言暴力”

“別給臉不要臉”

“賤人”

“換做我樓上跳下去算了”

“都是一個德性”

“說幾遍了還記不住”

“他媽的”

“最毒婦人心”

“垃圾”

“死三八”

“這點事都做不好我要你還有什麼用”

………

別用你的“嘴”——殺人!
  • 字字戳心,沒有半點的疼惜和關心,沒有半分的理解和在乎,這樣的說話方式,請問怎麼能維持?用什麼維持?請問誰的家庭沒有女性。

生活中我們口口聲聲的說,在乎對方,可是面對自己的妻子,老公,孩子甚至是父母,都很難放棄暴力的語言,拿刀子一樣的刺向他們。甚至有的人以對方能忍,為你好為藉口,以此為榮:看看我的老公、老婆多愛我!

可你沒有聽見對方內心滴血的聲音,而你10年,20年都沒有察覺到,你依然繼續在你們“關係的傷口上” 一次次的撒鹽,再一次次的下刀子…

別用你的“嘴”——殺人!
  • 中國的“批評式教育”存在很多家庭,而這種教育下的孩子會顯得很自卑,他不相信任何人對他的讚美。很多家長們,總是在孩子的面前說他不好,總喜歡拿他跟別人的孩子去比較,卻譴責孩子沒主見,沒出息,沒想法;

“又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 的教育方式,無異於剝削。希望孩子有出息,可作為家長的我們,又為孩子做過多少事情呢?孩子不能選擇出生和父母,但父母可以選擇成為怎樣的父母,去教育出怎樣的孩子,最終有一個怎樣的家。

看過這樣一段話,我很認同:

  • 從新生命降生的時候,我們通俗來說是在教育孩子,其實不對,是給了我們“重新做人”的機會,“重生”的開始,用我們自己所積累的經驗,財富陪著孩子一起長大;孩子送到學校是學知識,父母才是教孩子“做人”的老師;最後你老了,孩子大了,而你所擁有的財富,就是你“用心培養”的孩子,而你經過孩子的那份天真無邪,童真純淨洗禮了自己身上的罪惡感!
別用你的“嘴”——殺人!
  • 我認為最痛、最不可原諒的暴力,莫過於來自家人的諷刺。長期生活在一起,不管親情還是夫妻,一旦矛盾發生,想到的不是解決問題,是口不擇言,用最傷人的語言來宣洩自己不滿的情緒。就像一個釘子一樣,紮在了心上。拔下來之後傷口就永遠的在哪了。你即便是道歉,傷口也會在那。久而久之,家庭矛盾激化,所帶來的後果,是很難以想象的。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們已經不會對身邊的親人好好說話了,為什麼?

對於孩子來說,長期的語言暴力會在自我接納、行為認知、人際關係以及情緒等方面都會有很大的消極影響。自卑、自閉、抑鬱等等…我知道很多人沒當回事兒!

  • 家長喜歡拿街坊鄰里的小孩子去比較這比較那,贏了,是優越感,似乎能說明自己高人一等;輸了,就喜歡去批評。孩子“為了她”而活。

“ 你有病啊 ”

“你能幹啥“

“要你有什麼用”

“滾”

“去死 ”

“沒出息”

“你怎麼混成這樣”

“廢物”

“豬腦子”

“就知道吃”

“丟人”

“是人都比你強”

“怎麼不去死?”

“看著你都煩”

“掃把星”

“翅膀硬了”

“都是因為你”

…………

別用你的“嘴”——殺人!

我不知道他人看到這些話,什麼心情,可能發生自己身上,可能自己對他人說過,或許有的覺得沒什麼,但對我來說,是最致命的傷害;

它就是一把刀子,深深的扎到我的心。即便是現在的我,看到這些字,眼淚也會忍不住留下來。可能有的人會說:這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但對不起,我必須承認,面對親人的“刀子”,我沒法用“以丫還牙”的方式去傷害他人,我無力反駁,同樣的話我說不出口,光看著那些字眼就夠了。每個人都一樣,同樣的話,只是說話的人“”不同”。

曾有人問我:你最不想聽到別人對你說什麼?我沒有回答。如果現在讓我回答,那就是“滾”…太在意了,以至於別人即便跟我開句玩笑說“你滾”的時候,我心底也是有波動的。

我不知道是不是“高大上”,是不是“懦弱”,我不在乎外人的看法,可“家人”不同,連我都受不了,又怎麼能夠去傷害他們呢?我只想好好珍惜,不想再失去,沒了就真的沒了。

別用你的“嘴”——殺人!
別用你的“嘴”——殺人!別用你的“嘴”——殺人!
別用你的“嘴”——殺人!別用你的“嘴”——殺人!
別用你的“嘴”——殺人!
  • 對於孩子,有一種無奈是:“媽媽覺得不吼不行”。
  • 對於父母,卻有一種絕望是:“吼玩了孩子,卻不知道那個不說話的小東西心裡在想什麼”?

相比和父母頂嘴,講道理的孩子,那些被你吼完了之後不說話的孩子,才是最讓父母操心和擔憂的。

我遇到過8歲的孩子喝農藥,當我們互相看著互相的時候,我很心疼他,並不是說非得自己親身的才會心疼,我也很震驚,因為他的眼神告訴我,“他恨”,他有多麼的堅定的要選擇喝藥。

我們身邊或者周圍所發生的事情,只要你仔細去觀察,用心去體會,那些所謂“倒黴事”發生在別人家,就是警告我們,我們好好珍惜,反省自己。並不是說一定要發生在自己身上才懂得後悔,珍惜。明知道沒有後悔藥,偏偏要去冒險。天災人禍我們阻止不了,可很多悲劇就是我們人為的。很多人不當回事兒,雙手一抱,懶洋洋的在一旁“看戲”。可真正遇事的時候,除了哭,一問三不知,怎麼辦,後悔——晚了!

別用你的“嘴”——殺人!

對於父母而言,吼叫或許只是一分鐘的事情,但對孩子而言,傷害可能就是一生;現在還有多少孩子,他的童年是真正的美好,是他想要的,估計很少很少,身上都有一個“使命”。“愛之深,則之切” 這真的是愛嗎?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從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你說話的語氣給我的答案就是你嘴裡的“我”,“愛”雖然看不見,但我們能夠感受得到。

  • 吼孩子,其實是父母對自身的一種不接納。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只能是他自己,不是我們的複製品,更不可能長成父母想要的樣子。

但我們在最親近的人面前,再這個“家”裡。我們都要小心翼翼的生活,生怕做錯了一點,一件事情做了過後,反反覆覆檢查無數遍,心裡沒底,害怕,無助,好累……那種恐懼真的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沒有誰生來,就是做婆婆的;也不是生來,就是做媽媽的。我們也做過子女,慢慢過來的,忘了,忘得一乾二淨……

別用你的“嘴”——殺人!

社交學和犯罪心裡學有兩個理論,一種是羊群效應,一種是破窗效應;而這種加起來它的危害會更大;

  • 當幾個人在發洩負面情緒的時候,不明就裡的人也會盲目的跟著發洩,這就是羊群效應。
  • 當眾多人在發洩的時候,或許你不忍心語言暴力,但是環境如此,你就變成其中一份子,這就是破窗效應。

比如:一個房子如果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過不了多久,其它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個很乾淨的地方,人們不好意思丟垃圾,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之後,人們就會毫不猶豫地亂拋,絲毫不覺羞愧。

別用你的“嘴”——殺人!
  • 有些人可能認為這些人心理不夠強大,但事情沒有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我們永遠無法做到感同身受。很多人缺少一種心,叫做同理心。知道什麼叫做同理心嗎?
  • 就是設身處地的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感受自己的語言給對方帶來的影響。就是將心比心

弗洛伊德說:

人終究是一種高等動物,大多數人都是感性戰勝了理性。撥開人的理性,人的一半是人性,另一半是獸性。

別用你的“嘴”——殺人!

古今一直辯論的一個話題:

“人之初是善還是惡?”有善也有惡,所以才有老祖宗的一句話:“誠心真意、修身齊家中國平天下!”

如果每個人都是善的話,那還用“修身”嗎?如果每個人都是惡的話,那他怎麼可能得人身呢?

  • “修身”其實就是學會做人的過程。如果“修身”都沒有做好,怎麼能夠治理好家庭?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如果家庭都治理不好,怎麼才能投身於事業?如果事業都做不好,怎麼能夠回報社會?

很多人“修身”沒做好,子女教育不好,夫妻感情不和,事業不順,最後報復社會,隨便發洩自己的情緒。本質原因是:人沒做好,聖賢書看少了,沒有同理心,負面情緒自己沒有辦法消化。

只知道質問他人“為什麼”對自己,忘記了還有一個詞“憑什麼”他人要對我好呢?理所當然嗎?

別用你的“嘴”——殺人!

很多人,一面抱怨社會環境惡劣,對孩子教育不好,四處都是戾氣,各種語言暴力;一面悄無聲息的做一個蒙面語言暴力者。社會的環境不是跟自己沒關係,社會環境而是你我他,我們每個人都是一份子。

看過一個視頻,孩子四歲,她的眼裡媽媽不是“媽媽”,是“暴躁得小怪獸”,平時女人再家,再老公面前口不擇言,經常看電視也學會了“賤人長賤人短”。當她病倒在床的時候,希望孩子給自己倒杯水,孩子回了一句:“賤人”就是矯情……瞬間,她啞口無言!

借用崔衛平老師的話說:

  • 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國;
  • 你怎麼樣,中國便怎麼樣;你是什麼,中國便是什麼;你有光明,中國便不黑暗。
  • 請不要讓我們的家人再自己面前變得“小心翼翼”
別用你的“嘴”——殺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