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種親子活動太坑娃,速查你家玩過幾種?

這幾種親子活動太坑娃,速查你家玩過幾種?

宅家如何帶孩子玩,可能是眾多“老父親們”(爸爸、爺爺、姥爺)一個大難題。

為了陪玩使出渾身解數來博娃一笑,咋樣才能“爭寵”呢?

那就得來點老母親們做不到的——高難度的動作。

什麼舉高高、轉圈圈,騎大馬各種“雜技”動作,孩子被哄的開心得不行,哄孩子人也因為孩子高興獲得極大的滿足。

可是,有些遊戲雖然玩得開心,“小時候都這樣玩過來的”,卻可能會存在著一些安全隱患。

下面我來給大家總結下幾個被列入黑名單的危險親子游戲,這些遊戲再喜歡,也儘量別玩了!

來看下這些動作是不是格外熟悉啊!

1

飛高高

動作:拋起-接住。

這幾種親子活動太坑娃,速查你家玩過幾種?

這個估計是家裡常出現的排行榜第一名的遊樂方式。

下班回到家,看到可愛小人,不由自主地就想著好好疼疼,抱在手裡舉起落下,小孩咯咯咯的笑,或者更是有力氣擔當者,直接拋接,起飛、降落……

刺激不?刺激!小的時候我也願意被這樣折騰,刺激並快樂著。

雖然表面上看著挺有愛的互動,但其安全隱患也是真實存在的。

女兒小的時候,我們也是第一次做父母,逗小孩玩也是從老一輩那兒看來的,我老公就特別喜歡這樣逗女兒玩,女兒也特別吃這一套。

但是,有一次玩得忘我的時候,起飛的有點力氣大,差零點毫米一腦袋就要頂到掛在牆頂的燈上了,嚇得女兒直閉眼,同樣也嚇壞了我們,趕緊停下。

意識到危險之後,這個互動就在我們家移入黑名單了。

後來,看到很多類似的新聞。

這幾種親子活動太坑娃,速查你家玩過幾種?

一名3歲的女童被爸爸舉高高,舉起女兒的時候已經接近天花板了,但是父親沒有注意到頭頂正在運行的吊扇,被屋頂扭轉的電扇削傷頭部,導致顱骨凹陷性破壞骨折。

所幸的是,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急救,孩子保住了性命,也進行了進一步治療。

有的人說了,我玩的時候,環境注意點不行嗎?

行,但是我也勸你快停止吧。

因為拋、接、拋、接……

這很容易導致娃頸椎脫位,而且孩子的頭部一直晃動,可能造成“嬰兒搖晃綜合徵”。

孩子和成年人最大不同就是他們的身體發育還尚未成熟,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腦組織小於外面的顱骨組織,而且漂浮在腦脊髓液中。

這幾種親子活動太坑娃,速查你家玩過幾種?

孩子被迅速地向上拋、向下落被接住的過程中是個自由落體的過程,因為受重力加速度的影響,速度會改變,會對孩子的頭部產生瞬間激烈衝擊。

由於慣性,大腦內組織就會發生碰撞,向前:大腦內組織撞到前側頭骨;向後:大腦內組織撞到後方頭骨。

嚴重點的話,還會導致腦癱、發育遲緩、智力障礙。

還有就是,因為速度快,如果家長要穩穩地接住,就需要增加力量,更緊地夾住孩子的身體,這也將會是個“壓力”,對孩子的臟器也有一定的影響。

如果孩子愛玩的話,那一定要注意環境是否安全,動作也要緩和,不要過於激烈。

2

盪鞦韆、轉轉圈

動作:拉著孩子的胳膊蕩起來、轉圈圈。

這幾種親子活動太坑娃,速查你家玩過幾種?

這個動作也是要放進黑名單的。

四歲前,孩子的肘關節比較鬆弛,一旦手臂被過度拉扯的話,就很有可能出現肘部拉傷、 脫位等嚴重後果。

尤其是拉的時候,由於地心引力,孩子的手臂是直的,這樣更容易脫臼或橈骨頭半脫位。

這幾種親子活動太坑娃,速查你家玩過幾種?

而且,如果孩子小的時候很難立馬發現,一般孩子會大哭,但是哭完之後,就跟沒事人似的,沒什麼異樣。

只不過是胳膊沒辦法抬高,手臂運動(接、拿)的時候會拒絕用那隻手。

我老公的骨科同事說,經常能接到手臂橈骨頭半脫位或脫臼的孩子。

有因為脫衣服的牽拉胳膊造成的;有因為孩子走路跌倒,大人突然拉胳膊,想阻止孩子摔倒造成的,有些時候直接摔倒可能沒多嚴重,反倒是猛拉住會壞事。

還有的爸爸媽媽喜歡拉著孩子,做一個向上牽引的動作。

這幾種親子活動太坑娃,速查你家玩過幾種?

這些看似平常的動作,卻很容易造成孩子們橈骨頭半脫位。

所以,平時脫穿衣服、拉拽孩子時一定要注意,不要拽的太直,可以保持孩子的手臂彎曲,這樣遭到意外拉扯的時候緩衝的餘量也就越多。

3

騎高馬,又名騎馬脖兒

動作:騎在家長的脖子上,高處遠眺!

這幾種親子活動太坑娃,速查你家玩過幾種?

△國民舅舅陳偉霆也是這樣和大外甥玩

這個遊戲有很多叫法,但是玩法卻差不多,無非就是將孩子架在自己的脖子上,然後家長用手抓住他的雙手或者雙腳走動跑跳。

就這麼看著,你不覺得會很危險嗎?你確定孩子會老老實實地坐在上面嗎?

如果家長撐著孩子的手滑了,如果孩子因為興奮,一旦向後仰,那麼就會很容易導致頸椎的受損。

再往嚴重點說,如果孩子栽了下來,沒接住的話,那最先著地的肯定就是頭部了,什麼磕碰、擦傷、腦震盪那都是輕的。

曾經就看到過這樣一個新聞,在玩騎大馬遊戲時,1歲孩子不慎從父親肩膀跌落,一度陷入昏迷。

這幾種親子活動太坑娃,速查你家玩過幾種?

更可怕的是,很多人對這個提醒是不屑的,覺得作為成年人自己完全有避免這個風險的“力量”。

但你真的確定嗎?

孩子活躍起來“重心不穩失去平衡”的瞬間總是來的猝不及防。

就像報道過無數次的“扶梯事件”,這關乎的根本不是大人的“能力”問題。

4

拔蘿蔔,長高個兒

動作:雙手捧住孩子的腦袋,用力將孩子提起。

這幾種親子活動太坑娃,速查你家玩過幾種?

這個互動,小的時候我們也經常被“禍害”:“來,我給你拔拔蘿蔔長長個兒!”

但是,真實的體驗就是,脖子勒得怪難受的,一點都不舒服。

而且,注意它不長個兒!這跟揠苗助長沒啥區別,還可能傷害到孩子的頸椎脊髓。

因為家長在做拔蘿蔔遊戲的時候,捧住孩子的頭時,會給頸椎一個向上的牽引力,頭部被動地被拉了起來,孩子的脖頸和脊椎都可能會受傷。

一個真實的案例:

鄭州的一個小男孩,和叔叔玩“拔蘿蔔”遊戲玩得正高興時,卻突然大哭不止,說脖子疼,經過醫生診斷後,男孩的頸部脊椎損傷,最終確診為癱瘓。

這些親子互動方式都存在著一定的危險,當然可能是萬分之一,可是萬里有個一,誰知道你是第幾個呢?

除了親子互動,還有些逗娃的方式,也需要注意。

5

揪JJ

動作:揪孩子的小JJ來逗弄孩子。

這個逗孩子的動作也是真的讓老母親們的三觀碎一地啊!

但是總有人喜歡開這種玩笑,喜歡在男寶的小JJ上摸一把或者捏一捏。

小JJ是孩子最最最最嬌嫩的一個器官了,如果大人再沒個輕重緩急,用力不當,勁兒大了,把孩子弄得生疼不說,而且,大人手上的細菌非常多,要是傳染給孩子,那可是要受罪的啊!

還有就是觸摸小JJ時,孩子的生殖器官受到刺激,很可能會使孩子養成愛摸自己JJ的習慣,或者模仿大人去揪別人的,豈不是壞了事。

6

張口接物

動作:讓孩子張開口仰著頭,向其內投花生米或豆子,投一次吃一粒!

這幾種親子活動太坑娃,速查你家玩過幾種?

吃飯的時候,有的大人為了逗孩子,就會往娃的方向拋投豆子、花生米等小的食物,讓孩子去接住吃掉。

你確定你不是在喂小狗,這是孩子,好不好!

如果成功接住,沒事那還好。

要是在仰著頭又笑又吃,不小心嗆入了氣管或者噎到,那後果不堪設想了,輕則咳嗽,重則窒息。

你說何必呢?

不光是小孩,與大人來說,這項耍寶活動也是不推薦的。

7

捏臉蛋

動作:用手捏僅有不到巴掌大的娃娃臉。

這幾種親子活動太坑娃,速查你家玩過幾種?

這個逗孩子的動作很多人都會忽視,因為喜歡孩子不管是自家的還是別人家的總是忍不住捏捏孩子的臉蛋。

捏臉不是什麼危險動作吧,這總可以吧!

請停下你伸向孩子臉的“魔爪”,這種逗孩子動作也會在不經意間傷害孩子。

我國《兒科學》和《兒科護理學》介紹:嬰幼兒口腔黏膜薄唾液腺薄嫩,唾液腺發育不夠完善,口腔黏膜易受損傷和發生局部感染。

因此家長捏孩子臉蛋,可能會傷害到唾液腺,導致孩子口水過多分泌,變成一個口水娃,護理不到位再來個口水疹,自己娃受罪。

這幾種親子互動和逗娃是不是感覺小的時候都玩過?

很多人都覺得危言聳聽,咱們小時候不也這麼過來的,也沒見誰出問題了。

但不能因為幾率小,就選擇無視。

很多問題發生概率很小,但即便只有萬分之一,攤在一個孩子身上,也是一個家庭的不能承受之重,再說,本來就有很多安全又有愛的方式,何必在危險邊緣試探呢?

家裡有這樣隊友的,也可以“手滑”一下,轉給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