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緣說:拿掉迷亂,心無所束,不生雜念,一心一意幹實事

縱觀2019年無論是中小企業還是創業者個人,都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更多的人陷入迷茫狀態,這是因為這個時代的變化實在太快了,瞬息萬變,身邊有很多的人頻繁的換項目,換產品,換商業模式,換營銷套路,可是最終結果依然不理想。最近年關將至有很多朋友推薦各種各樣的好項目,好機會,好產品但是他們都缺團隊,缺渠道,缺代理,於是他們帶著各種疑問和困惑過來諮詢我,讓我給建議2020年該何去何從?

修緣說:拿掉迷亂,心無所束,不生雜念,一心一意幹實事

我只給出一句話:拿掉迷亂,心無所束,不生雜念,一心一意幹實事

這個時代人心太浮躁了,大家都認為自己的產品好,模式好,項目好,沉醉其中,殊不知,當今這個時代產能過剩,產品氾濫,競爭激烈,過度營銷和套路導致,消費者慌了,選擇困難症。創業者慌了,兩三天就有一個新項目,眼花繚亂。企業主慌了,產品氾濫,拼價格,拼服務,拼模式,同行競爭激烈,產品更新換代太快了,兩三天更新一款新產品出來。

所以這個時代不缺好的產品,不缺好的模式,也不缺好的項目,而是缺真正幹實事的人,拿掉迷亂,心無所束,不生雜念,一心一意幹實事終究修成正果!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頻繁換項目,換模式,換套路,換產品只會讓自己更加慌,更加迷亂!

所謂迷亂就是大腦產生的某個現象、觀念、心錨,也可以指我們賦予世間萬物的各種標籤,定義,描述。

如何拿掉迷亂讓心歸於平靜?真正做到心無所束,不生雜念。

通過三大法門:

修緣說:拿掉迷亂,心無所束,不生雜念,一心一意幹實事

第一:割斷時空,割斷環境。

你為什麼會迷亂?為什麼會感到慌亂?因為你心裡太多雜念,每天處於精神極度緊張中,面對各種家庭上,事業上,工作上的各種瑣事,為人和事所牽絆,沉迷其中,積累越多越亂!讓你應接不暇,無法顧及。要想心無所束,不生雜念首先要做到斷環境、斷時間、斷空間,這些都斷了。

為什麼世界500強的高管會定期休假,為什麼我建議你要每年去全世界旅遊?明白為什麼嗎?而且儘量選擇亞洲之外的國家,就是這個意思,有人說我在國外,兩天手機都接不到信號,這不就對了嗎,這就斷了呀,你有沒有試過10天不接電話的? 10天不和家裡通電話,你試過嗎?

你不敢,你都習慣了,你從來沒有斷過,其實非常簡單,你可以嘗試給自己放個假出去旅遊,然後不接電話,斷了聯繫,斷7天,或者斷15天,你出來旅遊就會很自由,心跟著任意翱翔,一旦回家就很沉重,事情一大堆,有沒有這種感覺?

所以“必須定期斷”,至少“百日斷一次”。

比如:你去宗教道場,是不是也是斷的過程,從穿松衣到吃素食,到唱誦經文,而且都是要提前把手機收走,這樣是不是也就把過去的環境,時間,空間都斷了呀,就是這麼回事。

所以經常去寺廟道場就是一種斷,你一出差就和你習慣的時空斷開了,這樣你就不會變的麻木,然後你會在出差過程中找到一種感覺,你跟過去的切斷了,當你和過去都斷的時候,心裡累不累,當然就不累了,就清爽了,就舒服了,就不沉重了。

為什麼失戀的人要出去走走?為什麼失意的人離開原來的城市要去旅遊,你往外走,斷完之後再回去跟別人見一面,你再看到他感覺也就不一樣了,而且別人會發現你也不一樣了,這是最有效,最簡單,最直接拿掉迷亂的方法。

老闆要學會給員工獎勵什麼?獎勵他們去旅遊,在度假村,山裡,郵輪等都可以,不要在公司整天弄的緊張兮兮的,如果和下屬鬧的不開心了怎麼辦?安排休假,最好去國外,哪怕是飛到香港也行啊,一到香港就不一樣了,很明顯的感覺,語言不同了,城市氛圍不同了,好好的休息一陣子。

這樣斷開一段時間, 你會發現原來自己存不存在也沒啥影響嘛,你會發現自己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東西,跟螞蟻差不多,不要把自己當回事兒,你會發現,沒有你,人家照樣活的很好啊,公司一樣運轉,這樣你慢慢就不執著了,原來我們和樹葉都差不多,只是法相不同而已,當你把這些參悟透了,你就放鬆了。

修緣說:拿掉迷亂,心無所束,不生雜念,一心一意幹實事

第二、把過去的事解開,把過去的觀念解開。

這個你要學會,智慧馬上“唰唰”的裂變,你就能把過去打通,我們不能改變歷史,但我們可以解開歷史,能明白啥意思嗎?

記住:“ 我們不能改變歷史,但可以解開歷史”,要有這個思維。

比如:對宗教的觀念,我們對宗教持什麼樣的觀念?

每個人對宗教的看法都不一樣吧?消極?神秘?騙子?嚮往?迷信?你發現我們每個人對一件事情都有一個自己的觀念和看法,然後這個觀念就會影響我們的行為,而行為產生的結果會影響我們的身心狀態,所以我們要把過去所有的觀念都解開,你的氣就能上來,你身心就輕鬆了,就貫通了。

宗教是怎麼產生的?

一句話就講明白了,是因為社會需要而產生的,所以瞭解這個之後再解讀宗教就很簡單,佛祖發現許多人生老病死很痛苦,他就想有沒有什麼辦法讓人不痛苦,他開始求法來讓人解脫,可是後來他自己解脫了和你有沒有關係?沒有關係嘛,你還是沒有解脫生老病死,所以當時誰有需要?是佛祖有需要,可他後來需要幹啥?他需要解決你的痛苦呀,宗教也是這麼回事,是宗教需要解決你的痛苦,所以就產生了一切,然後你才知道有這麼一個宗教,你發現這個東西很有用,最後就變成是你需要的了,說白了,都是各自的需要而已。

今天你明白了,你是老闆,如果宗教能讓6億人“迷信”的話,你心裡想不想讓你的員工也“迷信”啊,也聽你老闆的話?這是誰的需要?是老闆的需要,可最後員工之所以聽你話,是因為你的所作所為讓他覺得是他的需要,這才對嘛。

你問我信不信宗教?我問你,信宗教你舒不舒服,拜佛舒不舒服,你舒服你就拜,你不舒服你就不拜,就這麼簡單,你覺得好用就用,你覺得不好用就不用,當你學會這個思維的時候,就可以“一切為我所用”,帶著這個思維看問題,你就可以把這個扣解開,把過去還在評判對錯的思維解開。

再來舉個例子,如道德觀念,你今天碰到一個人,他和你說,這個人道德好,那個人道德不好,你是如何分辨的?你說:“這個人給人讓路,給人倒茶”,所以他道德好,請問他這麼做是不是生存的需要?你對一個人很客氣,是因為道德客氣,還是因為你不客氣別人會不理你?你對一個人好,最根本原因是你希望別人也對你好,你才會對別人好,事實是不是這樣的?你跟朋友交往,你給朋友送禮,你對朋友客氣,是處於道德還是彼此存在的需要?當然是自己的需要。你把這個搞明白,你就不會受道德這個觀念所困擾。

記住:“核心其實是因為需要,而不是品德的問題”。比如:我們參加學習時,有人上臺做分享,你給他鼓掌,你在潛意識裡渴望什麼?你渴望等你上臺之後也能得到別人的鼓掌,潛意識裡就這麼回事,這才是核心,那是道德嗎?是禮貌嗎?核心是你需要啊,如果你鼓掌是發自內心的,他就是真的,不發自內心的,我們稱之為道德和禮貌。

我們再舉一個例子,有人說:“我老婆給我戴了綠帽子”,我受不了,這事兒裡面有啥解不開?尊嚴?面子?感情?你把老婆當成私有財產了?你覺得你老婆被別人搶走了,是不是?

怎麼解開這個固有的思想觀念?不是別人搶走你的老婆,而是你搶了別人的老婆用了一陣子,然後還給別人了。不是你老婆給你戴綠帽子,是你給別人帶了綠帽子。對不對?解釦不能和人講對和錯,你要直接幫他渡過去,這世界亦正亦邪,你站在什麼立場就有什麼看法,再說一遍:“是你給別人戴了綠帽子,你先用了別人的老婆,然後又還給別人了”。你現在身邊是不是有很多美女?那是別人用完了再給你的!難道不是嗎?想想是不是?想通了嗎?這不就解開了嗎?

你以為你身邊有一堆美女,好像自己挺瀟酒,挺有自尊的,其實根本不是那麼回事,你告訴我哪個美女和你是第一次?那都是別人用完了再給你用而已,就算是第一次,那也是你暫時用了別人的女人,就這麼簡單。

有人說這樣的話“尊嚴”放不下,我教你怎麼放下,搞一個更偉大,更優秀,更讓你有尊嚴的女人,你看這不就放下了,所以不要總是停留在固有思想中,你要學會一個思維,就是價值比,用更有價值的代替前面的就行了,你一旦學會思維立場轉變了,這解釦的核心也就掌握了,你把你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過去解不開的扣子都一一解開,把每一個扣都解開,和過去的所有事情都一一化解。

修緣說:拿掉迷亂,心無所束,不生雜念,一心一意幹實事

第三、心無所束,不生雜念

大部分人出去旅遊是不是都覺得很累?你說要去馬爾代夫玩,很顯然你的心恨不得馬上飛到馬爾代夫,可你去的過程很痛苦啊,你需要去機場,然後等待一個小時,二個小時,然後你還要拿行李,排隊打車,這些都要等待啊,所以這個心是浮躁的,能不累嗎?就因為我們都想要未來的結果,不要現在,都不喜歡等待,所以這思維多可怕啊。

我們是不是老想著等我有多少資產我要怎麼樣,我有個漂亮太太了我要怎麼樣,別老想著未來了,就現在你準備幹嘛?你是在等待未來出現嗎?

大部分人總迷戀過去,喜歡回憶,過去再好那都是過去了,都結束了。你現在人不是在這兒了嗎?佛說:“當下師為無上師”,所以當下法為無上法,當下的風景為無上的風景,當下的人為無上人,你要把當下一切為自己所用啊,要在當下發現那個美好的風景。

為什麼現在幸福的人少?就是一會兒想著過去,一會兒又期待未來,你要知道自己當下的位置,把過去和未來的東西都拿掉,都清除,都刪乾淨了,然後讓自己歸位,根本不用苦苦的修禪,苦苦掙扎。

什麼叫:“幽幽古剎千年鍾,都是痴人說夢”呢,就是這麼回事。

神秀這個人知道嗎?就是“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位,他當時悟到要隨時擦除心中的法相,在1500年前他就悟到了這個思維,他發現人就應該這樣,後來很多修煉的人都根據這個思想來修,認為身體就像菩提樹一樣,在心中有個臺子,就是像明鏡一樣的臺子, 如果不去天天擦拭,這鏡子上就會落灰,時間長了這鏡子就看不清了,因為落滿灰塵了呀,所以要天天擦鏡子,咱們心也是一樣,要擦掉那些雜念,把過去不好的東西都拿走,讓身心得到淨化,這樣就能“勿使惹塵埃”了。

許多人1500年之後都沒明白這個,還有人問:“把過去不好的拿掉,那好的要不要拿掉?”好的也要拿掉,好壞都已經過去了,都沒有意義了,都結束了,你要留著好的那是過去,會成為你的障礙。

所以請你記住:“把過去的一切好的不好的全拿掉,刪除,好的也要拿掉,壞的也要拿掉”,別總是留戀過去的事兒,你知道每天要刷牙,你怎麼不知道每天把你的心刷一刷,把大腦刷一刷呢?

所以神秀也算是個人物,他不管好事,壞事,難受的事,能馬上放下,馬上就進入新的征程,所以要像洗臉一樣洗心,以後你天天洗臉的時候就把自己心也洗乾淨,真正的高手在家燒水,砍柴,做飯皆是修心,根本不需要找個菩提樹然後打坐,然後必須念多少遍經文,不是那麼回事,你要融入到生活中,你看成大業者都是喜歡生活的人,越是大人物越有小情小趣,每件事在他心中都是通的,養養花,畫個畫,都可以修心,都是在學習。

我教你一招我一直在用的,我每天早上起床對著鏡子問:“昨天的沒放下,今天就不能開始,就不能起床”,你學會這個,學會這個思維就行了。你起床後就感覺很清爽,很鮮活,風風火火,迫不及待的出門,衝向工作崗位,如果你起床後腦子昏昏沉沉,還很痛苦,心裡掛著很多昨天,前天,大前天的一堆事兒,你今天起床了也沒用啊,一天完全是浪費,哪怕你在家躺一天,把過去徹底拿掉,洗乾淨,有什麼大不了,都結束掉,重新體驗新的生活,新的來臨,純淨的開始。

你看如果我今天在寫這篇文章,有人評論寫的好,有人評論寫的不好,有人說各種閒言碎語,如果我還在停留在別人對我的評價上,哪裡寫的不好啦,哪些人認可我啦,哪些人覺得我很差啦,這樣累不累,我還要不要繼續每天寫啦?我根本就不在過去停留,我直接面對新的文章,新的開始,新的讀者,總是讓我的心重新開始,這就是不生雜念的關鍵法門。

記住“發生了就是結束,每一刻都是新的開始”,宇宙就是這樣運轉的,一顆星星崩塌爆炸了,新的一顆又誕生了,又是重新的開始,這就是規律。

我們今天的細胞和昨天的細胞一樣不一樣?當然不一樣,我們每天細胞都會更新一遍,那你的心為什麼不及時更新呢?

你今天看到的樹葉和昨天看到的樹葉一樣嗎?不一樣啊,樹葉也在長,也在變啊,我們臉7年也會變化一次,宇宙也在不斷的變化,世界萬物都在變化啊,當你有這樣的思維時,你就能照見到根本,就出來了一句名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世間萬物原本就空無一物,談不上誰惹誰,誰是誰的塵埃,誰落在誰上面,都是自己把一切當真的了,都捨不得放手,都要爭出個名分是非,那都是自討苦吃,自作自受啊。.

好了,我們就是要清理到這種程度,把所有一切都拿掉,我心是一切,一切是我心。

修緣說:拿掉迷亂,心無所束,不生雜念,一心一意幹實事

你說我心很難受,我心痛,我心裡不舒服,什麼是“心”啊?都是你定義的一個標籤而已,你看海,心就跟海在一起,你看沙漠,心就跟沙漠在一起, 你看仇恨,心就跟仇恨在一起, 你看傷害,心就跟傷害在一起,所以,你跟什麼在一起,什麼就是你的心。說白了,你看什麼,什麼就是你的心,現在你還說你心痛嗎?你心裡難受嗎?問問自己,你和什麼東西在一起呢?

這裡的“看”有兩層意思,A.眼睛看,B、感知到,

因此我心是一切,一切就是我的心。你要按我說的把所有都拿掉,你就會進入這個狀態,你看到一棵樹,這棵樹就是你當下的心。

有人說失戀了出不來,心還是很難受,其實山還是那個山,人還是那個人,不同的人看就是不同的感覺,難受是一種感覺,是收到刺激後產生的一種狀態, 而這種狀態沒有和當下合一,所以你心就難受了,這樣解釋是不是就明白了,如果你的狀態是“我心是一切,一切是我心”,那怎麼可能難受呢?

你只有在看著海想著山,你才會難受嘛,就像男人們和太太在一-起, 心裡想著小三,你說你心裡糾不糾結,難不難受,說明你心不在當下,你心不在蔫,這痛苦不就自作自受嘛。

你看到好朋友去世,你肯定很難受,你的心裡還停留在“他怎麼會死呢”,這太意外了,所以你就痛苦了。死都死了,這都是都是過去,如果你的心還停留在過去,那你的心此刻就是跟死亡在一起, 你還停留在原來的相上,你認為“生是我心,死不是我心”所以你就痛苦。你要面對當下,明白那是一種生命的狀態,“生是我心,死也是我心”,春夏秋冬,葉黃葉落,生老病死都是我們的心,都是心的不同形態。

你不要總是盯著自己的肉身在想自己的心,我上面說過了,我們跟什麼在一起,什麼就是我們的心,你到樹林裡就是樹,到沙漠就是沙漠,跟貓在一起就是貓,跟駱駝在一起就是駱駝, 那時候你就美了,本來就是這樣。只是有人把這些分開,所以就痛苦,所以就沒有智慧所以就有障礙了,迷亂了。

生死都是一種存在的狀態,你面對哪個狀態,哪個狀態就是你的心。

有經歷,有生活的人,我這麼一點,你“啪”的一下就明白了,就理解透徹了,如果你看不懂,說明你的人生還需要慢慢歷練,慢慢體會。

總結:2020年想要踏踏實實拿到你想要的結果,乾點事實,那麼請你首先拿掉迷亂,心無所束,不生雜念,全新全意投入到一個項目和事業上,把我前面幾篇的文章看完之後自然有你想要的答案!

我是李修緣,我是你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創業路上的指明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