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歸來記者說⑨|武漢採訪二三事

戰“疫”名片

劉棟傑是大河報記者,他是河南及河南日報報業集團第一批派往湖北武漢報道組成員之一,主要採訪的範圍是武漢封城後的情況、河南支援武漢醫療隊在武漢的情況等。

武漢採訪二三事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棟傑

從大年初六(1·30)到3月28日返鄭,我和我的三個同事在武漢待了58天。

“二”是兩個第一次,是自己印象深刻的事兒,“三”是三個想不到,是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

一次和新冠重症患者零距離

2月12日,前來支援的河南醫療急救轉運隊同意讓我們跟車體驗病人轉運。

出發前,醫生再三強調:坐駕駛室安全係數高,但中途不能下車,因為駕駛室是清潔區,120急救車司機不帶眼罩,我們下車再回駕駛室,司機就容易感染。如果中途從駕駛室下車,就必須和病人一起坐到後面。

坐到駕駛室裡去拍攝,角度太受限,我決定中途下車。

在青山區的一個社區門口,20名重症患者,分別坐上了五輛120轉運車,當天,要把他們轉運到雷神山醫院。
     “啪”,車門被關上,車廂裡只能聽到一位女患者用吸氧的大口呼吸聲,還有一位患者,大概是不想暴露在鏡頭裡,一直拉自己的帽子遮臉。

大約過了二十分鐘,“我們去哪兒?” “還要多久能到?”“要死了。”有人焦慮起來,不停地問,“快到了”、“不會死,要去救命了”,隨行的潘大夫一直安慰他們。

這是我第一次零距離接觸新冠肺炎患者,還是重症,好在有足夠的心理準備,緊張了幾分鐘後,我細細打量起他們,可怕嗎?雖然口罩遮住了他們的臉,但他們看起來就像是自己的鄰居,只是氣色不好,情緒低落罷了。

那天之後的幾天裡,早上一醒,我都是先摸摸額頭,看看自己發燒沒,打這天起,自己算是克服了心理障礙。

第一次覺得事實是“複雜的真”

3月13日,武漢四院古田院區,這是河南首批醫療隊定點援助的病區,也是我們去的最多的病區。那天,是他們來的第五十天。

拍完,和醫護聊,一名護士告訴我,他們大年初一夜裡十一點多接到通知要來,自己沒多想就報名了,甚至沒想過能不能活著回去,就覺得那是自己的責任。突然,另一位護士說,某地援鄂護士編制問題解決了,她瞬間就沉默了,扭過頭對同事說,她在醫院幹了13年了,如果自己的編制也能解決就好了。

那一刻,我有些意外,什麼是真實?無畏擔當是,對身份的渴望也是。

疫情期間,單單是我們報社的疫情報道群裡,每天都有幾十、上百條相關的新聞產出。互聯網上,關於疫情的消息更是鋪天蓋地。

事實是複雜的真,作為記者,我們的責任是凝聚人心,講好河南人在武漢的抗疫故事。我在現場感受到的,是一個個普通人人性的善和熱情被最大地激活,大家只想為疫情的早日終結盡份自己的力量。

  三個想不到:

  1.想不到用vlog的形式

我們初到時,武漢還是處在一種混亂的狀態,醫療資源遭到了擠兌,醫院裡一床難求,發朋友圈求關注、通過熟人找醫生……很多病人都通過各種方式表達自己就醫、住院的訴求。

此時,微博上“蜘蛛猴麵包”的六集vlog正在網上熱傳,他以一個武漢青年的視角、拍攝了封城後的景象、採訪了武漢的市民、志願者、快遞小哥,甚至患者家屬,原汁原味、及時、豐富向外界展示了武漢封城之初的樣子。

vlog這種第一人稱視角的視頻,看似有些業餘,在傳播上卻簡單有效,優勢在於拍攝製作簡單,節約時間成本,方便及時推送,而且第一人稱增加了可信度。

之前的新聞報道中,vlog這種形式多是花絮,幕後。正式的報道也可以借鑑這種方式。

2.想不到用人物肖像的表達

新聞人物的肖像一直是新聞攝影的一種表達形式,也是我較擅長拍攝的一種方式。

但是這次,南都將其拍到了極致、也傳播到了極致。

2月13日,南都記者鍾銳鈞拍著的一組名為“疫•痕”的照片,那是十多張在湖北抗疫一線的廣東醫護人員摘下口罩的瞬間。

相同的景別、相同的光線、相同的構圖,讓這組照片形式上高度統一;

長時間戴口罩在臉上留下的印痕和每個人堅定、樂觀的眼神、神態,這樣的反差,讓這組照片在內容上感染力強烈。

2月16日,廣州塔、獵德大橋、海心沙等廣州地標,連同東莞、佛山……這些地級市的地標建築,輪播了這組照片,刷屏。

肖像攝影在新聞中的運用並不是一件新鮮事兒,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美國《生活》雜誌就把這種方式定為圖片故事的八種語法之一。新聞人物的肖像還是荷賽、金鏡頭等國際、國內新聞攝影比賽評選的一個重要類別。但,及時、系列的拍攝,只有他做到了,後來者只是步人後塵。

這件事給我兩點體會:

①肖像表達的這根弦要繃緊,尤其是災難性新聞,涉及的群體人數多,而且很多都是一種非正常的狀態,更適合用這種形式上高度統一的表達方式。

②採編前後方提前溝通策劃,把傳播效果做到極致。

3.想不到雪天、晴天都能刷屏

2月15日,武漢下雪了,還不小。這是2020年武漢的第一場雪。我拍了一些防疫人員雪中工作的照片。

沒想到,第二天,一條“航拍雪中的武漢”被人民日報的微信訂閱號推送後刷屏。

第二天,放晴,一條晴空下武漢航拍,後期和雪景剪在了一起,再次刷屏。

天氣的變化,給事件帶來的氛圍感,顯得格外重要。

3月初,梨視頻推送的抗疫紀錄片《女兒•社區》中,第一鏡就是雪中的武漢長江二橋,輔以情緒指向性較強的背景音樂,提升了開場的代入感。

武漢,作為抗疫的主戰場,風雨陰晴都是新聞,天氣對事件氣氛的渲染作用甚大,真的是大意不得。

目前為止,縱觀整個疫情期間,專業人員拍攝的刷屏視頻有這麼幾次:

1. “蜘蛛猴麵包”的系列vlog(1月23日始);

2.湖北廣電的《武漢莫慌,我們等你》(2月4日);

3.環球時報《深夜轉運這一幕,讓中央指導組震怒》(事件性報道)(2月9日);

之後Figure《在武漢》、時尚先生《重症區六層》、梨視頻《決戰武漢》、新華社《英雄之城》、人民日報新媒體推送的《生死金銀潭》……紀錄片漸漸多了,在新聞人物的選擇、深入程度、敘事的複雜程度上,都做的非常好,但個人感覺,傳播力度卻沒之前的幾條廣,一是武漢的視頻漸漸多了,失去了新鮮感;第二,切入點和敘事方法變化不大。

倒是湖北廣電《陽臺上的武漢》,選擇了陽臺這個巧妙的角度,讓人印象深刻。街道封了,社區封了,陽臺成了家裡人和外界能聯繫的唯一地方,武漢廣電的記者把人從屋裡喊到陽臺,用陽臺上的生活展示武漢人的日常,顯得很用心。

今天是回來的第三週,回想起來,還是佩服報社領導的對新聞的敏銳判斷,從大年初二就張羅著讓我們隨首批醫療隊去武漢未果,到大年初五下決心不隨醫療隊,報社派車出發,當時,河南還沒有媒體派記者到武漢,全國也鮮有地方記者到武漢,這個決定,需要勇氣和擔當。

“此行不易,努力做到身到、心到,和武漢人民共情,才不枉這次的艱難”,出發後,報社副社長王澤遠發來的這句話,時刻提醒著我,做出有溫度的報道。

武漢是抗疫的主戰場,也是我們踐行新聞“四力”的主戰場,感謝報社領導的信任、後方同事的協同合作,讓我們幾人有機會出現在武漢,和全國的媒體同行在一起,記錄下這個特殊的時期,這注定是我新聞生涯中一段寶貴而難忘的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