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愛情,我的起源

1988年,我的爸爸在上海當兵,他每次回鄉探親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相親。年輕時候的我爸,沒有現在的大肚腩,頭髮眉毛都很濃密,樣貌英俊,再加上軍人身份,頗受歡迎。回鄉時間緊迫,往往每天都要被安排好幾場相親。

彼時,我的媽媽在工廠當工人。她165的身高,100斤出頭的體重,算不上多麼好看,但也算生得標緻。姥姥家屬於最普通的農民家庭,但姥姥姥爺都勤勞肯幹,兒女們也都個個踏實能幹,尤其是我媽媽,也是經得住介紹的好姑娘。

我爸爸的表舅和我媽媽的舅舅是好朋友,所以兩個舅舅在當年臘月二十九上午給他們攢了相親局。

當年沒有電話、沒有手機,村裡也沒有咖啡廳,相親還是件有點害羞的事情。他們在我媽媽的舅舅家見面,所以我姥姥一起過去了,我姥姥是個熱心開朗愛笑的老太太,哦不,當年還是個中年婦女。

我媽至今都不是個很會講話的人,作為家裡的第四個女兒,從小就懂得忍讓謙卑。可想而知,年輕人見第一面必定是拘謹的刻意的,並不能觀察到太多。他們的相親局都聊了什麼我沒有問過,大概能想到的就是基本情況的瞭解。

相完,我爸下午還有一場相親,見姑娘之前,我爸跟媒人說,看好了上午的姑娘(我媽),媒人問;“見一面能看出個啥,咋這麼實誠就定下了,不得多看幾個選選?”我爸說:“看姑娘(我媽)確實看不出來啥,但看她媽能看出來她以後會是啥樣,我覺得上午那個大姨(我姥姥)人挺好的。”媒人沒辦法,說已經約來了,下午就走個過場吧。

於是我爸的相親之路在1988年臘月二十九終止了。

事實證明,在沒有很多相處時間的情況下(因為相親完了之後又要馬上回部隊),我爸挑選對象的方式是對的,我媽確實很多方面跟我姥姥很像。雖然我爸不會承認這是一見鍾情,但在我看來,也算是吧?

父母愛情,我的起源


我媽媽沒有出過遠門,我猜想在外當了五年兵的我爸對於她而言,自然很有魅力。三十年過去,我一直都能感受到我媽對我爸從未改變過的崇拜。

我爸媽通過這種最傳統的相親方式認識,雖然他們之間有爭吵有冷戰有怨言,但一直風雨同舟。我爸雖然暴脾氣覺得我媽沒腦子但依然無論去哪裡都會給我媽帶禮物,我媽雖然會在我面前各種吐槽我爸,但依然支持我爸的每一個決定。

父母愛情,我的起源

我之前總會覺得他們不相愛,但平凡百姓家的生活大抵又都是如此。愛情是什麼?是荷爾蒙爆發的那幾個月?我想,這過於淺薄。在我看來,能同心攜手過日子的,都算是愛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