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醫療“新基建”:HCM數字化站上風口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對整個社會的生產、消費模式都造成了巨大的變化。而這些變化正在重構商業的價值與格局。

“對於HCM(人力資本管理)行業來說,也引發了一些思考,數字化變革成為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 從一季度的數據來看,除了醫療行業人才需求強勁之外,新零售和TMT行業的增長也很強勁,這幾個行業可能是中國所有的經濟行業中恢復最早的。”日前,CDP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煒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認為,新基建將會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加速的催化劑,只有數字化轉型才能更好地應對危機。

數字化催生機遇

新冠疫情的突襲,無疑為各行各業帶來了巨大挑戰。一些企業暴露出內部管理不足、溝通效率低下、遠程協作能力欠缺等諸多問題。而另一方面,疫情為整個社會數字化進程加速帶來了新的契機,在線教育、居家辦公、線上消費等諸多需求的爆發,開啟了數字化轉型的新機遇期。

疫情下的醫療“新基建”:HCM數字化站上風口

“一般來說,越是規模大的企業,採用了數字化的人力資源管理後,降本增效的效果會越明顯,平均節約成本在15%-20%之間。”王煒透露,無論是盒馬鮮生還是星巴克、阿斯利康之類的大型跨國企業,都採用了CDP的雲技術平臺或服務。

疫情更是催生了一批“雲辦公”。公開數據顯示,疫情期間,超過2億的企業員工提前在家全面嘗試了“雲辦公”。以盒馬鮮生為代表的新零售企業,甚至率先嚐試了“共享用工”的模式。

“疫情期間,盒馬的人力缺口變大了,可以通過靈活用工的方式來達到目標,這些都是在CDP的平臺上進行管理的。”王煒介紹稱,靈活用工的概念,使得很多新零售企業對員工的僱傭模式,是按照時段來計算報酬。這種分時段管理和計算,在未來會成為勞動用工的主流。

新的用工思路,也給人力資源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靈活的分時段管理,需要計算管理,要求企業進一步的數字化建設。疫情過後,如何化危為機,如何利用數字化轉型調整商業模式、優化企業組織結構,進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成為擺在企業面前的重要課題。

“Gen Z時代下的員工群體正在發生變化,員工需求越來越偏向於高度的多樣性、追求個性與自我實現、彈性工作時間、地點等。數字化和全球化將會是應對變化的最好工具。” 拜耳中國人力資源高級顧問張思凡女士解釋稱。

而羅蘭貝格執行總監朱詠認為,企業可以針對未來市場的外部環境、競爭格局以及客戶需求的導向變化,進行相應運營模式上的調整。“數字化應用變得更加廣泛和全面,而且上下游的整體轉型節奏明顯加快。市場對於運營的精益化和精細化管理,比以往任何時候訴求都來得強烈。越來越多的企業不能採用大一統的運營方式,它需要關注到各種差異化的需求。”

HCM賦能醫療行業

與此同時,企業的用工方式、不同行業對人才的需求等方面也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也對人才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王煒在談到人力資源管理創新時也表示,深層次的因素在推動行業的發展,“人力資源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傳統的人力資源相對平穩,在利用新科技方面比較保守,但這幾年由於宏觀的形勢,使用傳統的手段已經不行,只能通過數字化系統來做。”

微創醫療人力資本、組織能商副總裁惠青女士也表示:企業在面臨疫情危機時,可以通過數字化平臺實現快速響應。利用科技化的手段加快企業危機響應速度,幫助企業快速從疫情危機中恢復。同時她強調,未來一定是“數據為王,要深度挖掘數據背後的架構設計”。

作為經濟新動能,5G和大數據等進一步催化的“新基建”,正在邁入起航階段。但生產流程數字化先行後,組織管理滯留於數字化之外,導致企業整體運轉速的“木桶效應”。這也成為諸多傳統企業存在的困擾。

據瞭解,疫情期間,CDP通過WorkLife平臺,對企業員工免費發放了抗疫意外保險近16000餘次,保障金額將近20億元。王煒認為,醫療健康產業會是未來數字化浪潮中的前沿陣地。“醫療健康行業涵蓋了很多個子行業,是一個需求巨大且有著巨大潛力的產業。因為涉及到人、健康、安全等多個方面的問題,他們本質的需求就是安全。所以,作為提供服務的第三方,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數據不能洩密、準確率、員工的安全性等等,對數字化和技術能力,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目前,醫療行業無論是人才還是數字化的需求,都在大幅提升。“無論是生產呼吸機還是藥物,企業加大產能首先就需要人。”王煒進一步透露。今年的醫療行業應該是迎來爆發的一年,從一些數據可以看到,相關企業的業績都有70%-80%的增長。人力資源管理下一步的創新,必然會圍繞數字化展開。

在禮來中國人力資源部副總裁袁世慧看來,數字化讓世界變小了,企業之間開始提倡共創,並且更好去利用平臺。“如果你願意分享的話,其實很多人可以少走很多彎路。這也讓全球員工的文化交流和僱主關懷成為可能。“可以預見,員工對於數字化管理越來越呈歡迎和擁抱態度。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