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書一般分為哪幾種?

耕墨書畫


草書是中國書法發展到一定時期而產生的一種快速便捷書體。唐張懷瓘《書斷》雲:“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及其連者,氣候通其隔行。”

草書一般具有結構簡省,筆畫牽連,上下呼應連貫,筆意奔放等特點。草書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唐·懷素《自敘帖》(局部)

章草

草書始於漢初,最初是隸書的草寫,即為“草隸”,後來逐漸發展成為“章草”。有人說“章草”是漢章帝所創,得名於漢章帝命大臣杜度用這種字體寫奏章。還有人說“章草”得名於漢元帝時的書法家史游用這種字體書寫《急就草》。

“章草”在漢代十分普及,用筆結字還保留隸書的遺韻,字的最後一筆有波磔,字形扁方,結體簡約,雖有牽絲映帶,但字字獨立。

北宋·黃庭堅《李白憶舊遊詩卷》

今草

也稱小草,獨草,是從章草演變而來的。到了漢未,出了個大書法家張芝,他脫去了“章草”中保留的隸書筆畫行跡,上下字之間的筆勢,往往牽連相通,偏旁相互假借,成為“今草”。可以說張芝乃“今草”之祖。從整體上看,今草雖偶有牽連,但大多字字獨立;在用筆方面,完全去掉了章草中的波磔,結體由章草的扁方趨於長方。

狂草

也叫大草,連綿草。到了唐代,張旭、懷素,將“今草”字的放縱開張,筆勢連綿迴繞,字形變化飛揚,這就產生了“狂草”。可以說張旭、懷素乃“狂草”之祖。狂草字中的連線和筆畫並無多大的區別,打破了字獨立的界線,往往幾個字、甚至整行一筆寫成。用筆更加自由,線條更具抽象性,從而更富有表現力。

王羲之《初月帖》(局部)

草書發展歷史、代表作家及作品。

草書始於漢初。漢代著名的草書家有史游、杜度、崔瑗、張芝等,其中以張芝最富盛名,被後人稱為“草聖”。他的代表作品有《八月帖》、《冠軍帖》、《終年帖》、《今欲歸帖》、《秋涼平善帖》等。

草書到了魏晉有了新的發展。由於今草的成熟,這一時期的草書大家由王羲之、王獻之、索靖、陸機等,成就最大的是二王父子。王羲之的草書平淡沖和,典雅飄逸。傳世草書以《十七帖》最為著名。王獻之草書線條勁利,姿態瀟灑,欹側跌宕。著名作品有《鴨頭丸帖》、《送梨帖》等。

唐·懷素《苦筍帖》(局部)

狂草在唐代極為繁盛。代表書法家是張旭和懷素。張旭的狂草狂放不羈又合乎法度,節奏感更加激烈,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傳世作品有《肚痛帖》、《古詩四帖》等。懷素的傳世名作有《自敘帖》、《食魚帖》、《苦筍帖》、《小草千字文》等。

宋代草書成就較大的只有黃庭堅。他的草書筆勢雄渾,沉著鏗鏘,氣韻貫通。著名作品有《諸上座帖》、《李太白憶舊遊詩》、《劉禹錫竹枝詞》、《廉頗藺相如列傳》、《花氣詩》。

唐·孫過庭集字《千字文》

明代是繼盛唐之後草書的又一繁盛時期,是中國古典草書集大成時期。在繼承傳統方面有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等人;在超越傳統、銳意創新方面,最有個性的代表人物是王鐸和傅山。


三尺講臺兩袖清風


草書分為章草、今草和狂草三種。

一、章草

章草名稱的來歷:漢元帝時黃門令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隸體,兼書之,漢俗簡惰,漸以行之是也。″因《急就章》中有個"章"字,所以名稱章草。

章草是隸書的快寫、草化的結果。從出土資料上分析,始於民間。有的風格平和、有的風格謹嚴、有的風格豪放不拘。

章草的特徵是字字獨立不相連,字形扁方,仍有隸意。傳世名作有史游《急就章》、索靖《出師表》、皇象《急就章》等章草作品。

(王羲之豹如帖)

二、今草

今草比章草書寫更快捷灑脫。字的方形變為圓形,把波挑筆畫改為收筆,字與字之間有牽絲連綿。呼應感強。

(王羲之十七帖)

三、狂草

狂草狂放不羈,比今草更誇張,更放縱。用筆速度更快。變化多端,常把幾字組成的字組看作一個單元。

張旭是狂草書家的代表之一,韓愈稱其曰:"旭擅草書,不治他伎。喜怒、窘窮、憂悲、愉快、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於心,必於草書焉發之。觀於物,見山水崖谷、烏獸蟲魚、草木之花實、日月列星、風雨水火、雷霆霹靂、歌舞戰鬥、天地事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於書。故旭之書,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終其身而名後世。″

(張旭狂草李青蓮序)


神韻軒書法


草書
一,草書的演變
草書這個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草書指正體文字的草寫,如草篆、草隸等;狹義的草書指與篆、隸、楷、行書並立的一種書體。現在我們所講的內容,是指狹義的草書。
我們知道,篆書草化的結果出現了隸書,而隸書草化的結果之一,則是出現了草書。東漢許慎說:“漢興而有草書”(《說文解字-序》),許慎所說的草書,是指章草。東漢時,人們學習草書的風氣很盛,趙壹在其《非草書》一文中向我們透露了消息,他描述道:
夫杜、崔、張子,皆有超俗絕世之才,博學餘暇,遊手於斯,後世慕焉。專用為務,鑽堅仰高,忘其疲勞,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十日一筆,月數丸墨。領袖如皂,唇齒常黑。雖處眾座,不遑談戲,展指畫地,以草劌壁,臂穿皮刮,指抓摧折,見鰓出血,猶不休輟。
漢代是章草興盛,今草創制的時期。著名的書家史游、杜度、崔瑗、張芝諸家。張芝最負盛名,“臨池作書,池水盡墨”、後世尊為“草聖”。在《淳化閣帖》中,收有張芝的五個帖,除《秋涼平善帖》為典型的章草外,其餘四帖:《冠軍》、《終年》、《今欲歸》、《二月八日帖》均為今草,並且連綿較多。因此,張芝被尊為今草的開山祖。


東晉是今草興盛時期,以王羲之、王獻之為代表。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行、草書風格對後世影響很大,世稱“二王”。尤其是王羲之,顯赫著名。
唐代是狂草的繁榮時期。狂草發矇於張芝,但此後沒有人從意趣上大膽地發揮。至唐代張旭、懷素、高閒等人,才使草法強化到極端,完成了“天機暗轉鋒芒裡,,閃電光邊霹靂飛”的狂草。張旭、懷素都是極有悟性的書家,從“觀公孫大娘舞劍器”,“觀夏雲多奇峰”而草書大進,他們的顛狂與浪漫氣質給草書以無限生機,世稱“顛張醉素”,狂草二絕。
宋代善草書的大家,幾乎只有黃庭堅一人。元代是章草復興的時期,以趙孟頫、鄧文原、康裡巙巙及元末明初的宋克為代表。元代的章草並沒有太大的特色,元代書壇復興草書,其目的不過是為了挽回南宋書法的頹勢,保留傳統。
明代草書名家輩出,有祝允明、王寵、陳淳、徐渭、董其昌。狂草在晚唐風行,代表書家有張瑞圖、黃道周、倪元璐、王鐸、傅山、許友、歸莊、宋曹等。他們喜作巨幅屏條的連綿大草,雄暢奇絕,形成了典型的時代風貌。清代卻幾乎沒有產生出卓有成就的草書大家。
二,草書的種類
(一)章草

章草是隸書的草寫,其主要特點是字形扁方,取橫勢,結體簡約,雖有幸引勾連,但字字獨立,並且筆法上還保留較多的隸意。
(二)今草(小草)
今草是從章草衍進而成的,它與章草不同之處是,章草還保留著隸書的“尾巴”,而今草已完全去掉了隸書的“燕尾”筆法,結體也由扁方趨於長方,橫勢改為縱勢,字與字之間也偶相連續,打破了章草每個字不相連讀的規矩。漢張芝是最早的今草書家,他也是狂草的創始者,《淳化閣帖》中有張芝《冠軍帖》、《終年帖》、《今欲歸帖》、《二月八日帖》(前兩帖近大草,後近小草)。今草發展到王羲之、王獻之的時代趨於完全成熟的境地。《淳化閣帖》卷六、七、八為王羲之書,卷九、十為王獻之書。王羲之《十七帖》刻本為其小草典型,“簡而動”,“流而暢”,法度謹嚴,穠纖間出,風骨灑落,故《書法雅言》稱:“書不入晉,固非上流;法不宗王,詎稱逸品”。
(三)狂草(大草)
狂草亦稱大草,大草對小草來說,是一個極端,草勢狂放不羈。懷素寫的草書千字文中就有《小草千字文》、《大草千字文》。這裡的“大”和“小”不是字大小的區別。大草比小草更加“顛狂”,縱逸。大草用筆流暢跌宕,筆勢凌厲,字與字多連綿,其運動感與節奏感強烈,有震撼人們心靈的力量。

三種草書,從大的特徵區別,是章草和今草的區別,近人王世鏜《論草書-章今之故》說得最為清楚:
今喜牽連,章貴區別;今喜流暢,章貴頓挫;今喜放宕,章貴謹飭;今喜風標,章貴嚴重;今喜難作,章貴易識。今如風雷雨,變化無窮,章如日月江河,循環一致;今喜天然,天然必出於工夫,章貴工夫,工夫必不失天然。……今適於大,章適於小;今險而章逸,今奇而章偶。今欲速,速貴能留,留則罕失;章欲緩,緩貴能走,走則不滯。今收筆故抑,抑便就下;章收筆故揚,揚便載上;用意不同,取勢之異。
這段話不僅指出了今草、章草的特點,而且也精闢地概括了草書總的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