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報道33 | 武陟:紅色文化託舉紅色產業

系列報道33 | 武陟:紅色文化託舉紅色產業


武陟紅色文化豐厚。假如你來黃河岸邊走一遭,你的思想便會在治黃典範工程——人民勝利渠渠首深思,在“中原第一村”、黃河明珠——西滑封村徘徊,在明代知名學者、教育家、文學家何瑭紀念館前回首歷史。


如今,武陟正在利用紅色文化打造紅色產業,在鄭焦黃河生態文化旅遊廊道建設中凸顯“武陟特色”。


系列報道33 | 武陟:紅色文化託舉紅色產業

人民勝利渠渠首


人民勝利渠渠首,位於武陟縣城東南18公里處,是新中國在黃河中下游興修的有史以來第一個大型水利灌溉工程,1952年4月建成投用。


系列報道33 | 武陟:紅色文化託舉紅色產業


人民勝利渠渠首建成投用後不久,毛澤東主席親臨人民勝利渠視察。1999年6月20日,江澤民總書記蒞臨人民勝利渠視察。


系列報道33 | 武陟:紅色文化託舉紅色產業


如今,人民勝利渠紀念館內陳列著毛澤東主席視察時用過的茶具、桌椅、棕床,以及江澤民總書記視察時給人民勝利渠的題字等文物。


系列報道33 | 武陟:紅色文化託舉紅色產業


人民勝利渠渠首,空氣清新,風景宜人,集引黃灌溉史、偉人足跡、自然風光於一體,令人流連忘返。

系列報道33 | 武陟:紅色文化託舉紅色產業

何瑭紀念館


何瑭紀念館,位於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詹店鎮何營西村,始建於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


系列報道33 | 武陟:紅色文化託舉紅色產業


1992年至1996年,何氏族人先後籌資400多萬元,整修紀念館正殿,擴大院落,重建舞樓、迎面牌坊和仿古街。仿古建築金碧輝煌,亭臺樓閣錯落幽深,何瑭公漢白玉雕像安詳正座,還有大明皇帝敕封何瑭的御碑、何氏碑林、“何瑭紀念館”牌坊、世界何氏宗親總會贈“中州聖儒”匾額、河南何氏宗親會贈“光宗耀祖”匾額等。


系列報道33 | 武陟:紅色文化託舉紅色產業


2008年10月29日,何瑭紀念館被定為“河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10月,其掛牌為“焦作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2018年3月份,其又掛牌為“何瑭家風家訓教育基地”。

系列報道33 | 武陟:紅色文化託舉紅色產業

西滑封精神展覽館


西滑封精神展覽館,是焦作市委組織部和武陟縣委精心打造的黨員幹部培訓教育基地,修建於2017年,總建築面積600平方米。


系列報道33 | 武陟:紅色文化託舉紅色產業

系列報道33 | 武陟:紅色文化託舉紅色產業


該展館分序廳、艱苦創業、實事求是、鑄就輝煌、時代先鋒、改革創新、魅力鄉村、特色小鎮、組織建設9個部分,全面展示了以“時代先鋒”“全國優秀共產黨員”、西滑封村原黨支部書記王在富團結班子帶領全村黨員群眾將西滑封從一個“糠包村”變成“全國文明村”的奮鬥歷程,詮釋了王在富精神的思想內涵和時代價值, 揭示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改革開發才能發展中國”等深刻道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黨性黨史、理想信念教育的活教材。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瑋萱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