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百年古街白雀寺,古街道日漸衰落,即將消失

一個喜歡徒步、爬山、攝影、旅行愛好者。

秦嶺百年古街白雀寺,古街道日漸衰落,即將消失

略陽屬於秦嶺西段山區,地處於漢中地區的西緣,一條嘉陵江由北向南,穿過縣城縱貫縣城全境。略陽自古自然景觀眾多,在唐代時期,又是入蜀的必經之地,大唐皇帝唐玄宗、李白、杜甫,曾經借道略陽,留下了不少傳世佳作。

略陽多山,四周群山環抱,南山、雨山、象山、獅子山、鳳凰山、牡丹山,這幾座大山就像一座座守護神,守護著略陽人民的一朝安康。這幾座大山,還有這樣的說法,南山對雨山,獅子對象山,鳳凰戲牡丹。

秦嶺百年古街白雀寺,古街道日漸衰落,即將消失

從縣城沿著嘉陵江一路南下,嘉陵江兩岸景色宜人,在城南3.5公里處嘉陵江東岸的山崖上,就是略陽名勝古蹟靈巖寺。靈巖寺由兩個天然洞穴組成,大雄寶殿下端坐大佛像塑於明朝正德六年,在大殿前有三株高約20米的棕樹,人稱唐棕,像似佛前的三柱香。棕樹前有魚池,水自洞內引出,清澈見底。在靈巖寺內,藏有100多塊歷代摩崖石刻,已經成為略陽縣的一處遊覽勝地。

秦嶺百年古街白雀寺,古街道日漸衰落,即將消失

四月,正是山清水秀,春暖花開之時。行走在沿江路上,嘉陵江兩岸景色呈現出一派美不勝收的景象。瞧,鬱鬱蔥蔥的樹林,覆蓋著這一片大地,金黃的油菜花,正隨風搖擺。嘉陵江波光粼粼,象一明鏡,映出藍天白雲,映出兩岸美景。

秦嶺百年古街白雀寺,古街道日漸衰落,即將消失

略陽地處陝、甘、川交界處,山高壑深,道路艱險,沿著嘉陵江,留下了很多的古村、古鎮、古棧道。白雀寺鎮,位於略陽縣城南十七公里處,在鎮內很久以前原有一座寺廟,叫“白闕寺”,隨著時代的演變,闕字變為雀,成了“白雀寺”。還有個說法是傳說有上百隻白雀,經常棲息在寺內一棵古樹上,而得名。至於真假我們也不用細考究,也就是一個美麗的傳說。

秦嶺百年古街白雀寺,古街道日漸衰落,即將消失

在白雀寺鎮的入口處,是一處牌樓,上面寫著“白雀寺街”,離牌樓大約10多米有一棵參天古樹,名為“楓楊”,據說已經有著400多年的歷史了。古樹至今依然枝繁葉茂,昂首雲天,巍峨挺拔,給這個百年古鎮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面對這棵400年的古樹,我想古樹經歷了幾百年的滄桑,也經歷了小鎮從輝煌到沒落的整個過程,值得我們思考。

秦嶺百年古街白雀寺,古街道日漸衰落,即將消失

略陽白雀寺鎮曾經也是略陽地方重要集鎮,在明、清時期,白雀寺鎮也是嘉陵江航道的物資和農副產品的集散地。古街並不長,幾分鐘便可以走完這條街道,行走在白雀寺的古街道上,幾乎不見行人,街道兩側擺放了一些農用雜物,顯得有些凌亂。

在街道兩側,都是明、清時期的房屋,都是純純的木建築,房子格局也甚是精巧,也凝結了老一輩人的智慧和心血。

秦嶺百年古街白雀寺,古街道日漸衰落,即將消失

白雀寺古街道,大多都是危房,主要就是在80年代初,一場洪水把整條街道給淹沒,房屋就這樣泡在水裡,好好的房屋就這樣受損倒塌,大部分成為了危房,給白雀寺古街道,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

隨著時代的變遷,古街道日漸衰落,除了當地人再無遊人光顧。

秦嶺百年古街白雀寺,古街道日漸衰落,即將消失

如今,白雀寺古街現存不到三分之一,如果不維護,我相信這條古街也會慢慢的消失。其實略陽的古街道還是很稀少,白雀寺古街如今就是雞肋,拆了吧可惜,不拆吧就需要維護,那麼維護費就是一大筆費用,而且旅遊價值並不大,我覺得能夠一直留存至今,原因就在於此——雞肋。

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關注農村好哥,分享旅途中的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