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的這幾款醬料,食流傳數百年飽受人們喜愛,你食過沒?

"眾裡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美食卻掌握在自己手中。愛美食、愛探店、愛做早餐的二胎90後寶媽。大家好我是珠珠。"


每個中國人的心裡都藏著一份獨特的醬料吧。


"你吃飯了沒?"

相較於法國的貼面禮,日本的鞠躬,美國的握手禮,這樣一句簡簡單單吃飯的問候則是獨屬於我們中國的文化,帶著令人會心一笑的親切。

這樣的一句問候,也就只有在我們中國的日常中才會出現吧。

民以食為天,對於味道的追求,和對吃飯的執著,就這樣牢牢地刻印在我們中國人的身體內,亙古流傳。

而中國美食的道路上,關於醬料的文化則是纏綿悱惻,相依相伴。醬料,普遍的認知就是糊狀的調味料,諸如芝麻醬,番茄醬,果醬等等都是其中的一份子,而醬料的製作方式分別為發酵,烹製,研磨三大主流。


汕尾的這幾款醬料,食流傳數百年飽受人們喜愛,你食過沒?

在中國流傳最為廣泛,以及獨特的也就是發酵醬料的製作,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三千多年的商周,那個時候的人們就有了較為熟練的發酵技術,並在美食這塊結出了璀璨的文化。

而到了今天,醬料仍然在我們的身邊盤旋,它們讓我們的食物有了穩定而富有層次感的口味,也在烹飪的過程中,更孕育出了獨特的口感。可以說,醬料的出現是中國美食上一座里程碑的存在。

而在汕尾,自然也有著令人無比著迷的醬料,且聽我慢慢敘述。


汕尾的這幾款醬料,食流傳數百年飽受人們喜愛,你食過沒?


倘若,要談起汕尾這塊的醬料,首當其衝的便是沙茶醬,不為什麼,問就是太出名了。

沙茶醬並非是汕尾本地的醬料,最初是作為印度燒烤使用的伴醬,不過隨著中國的引入,潮汕人民歷代的改良,如今的沙茶醬早已無法令人聯想到曾經的樣子。

如今的沙茶醬,多是將油炸的花生磨成沫,並和著熟花生油,芝麻醬,蝦醬等多種材料混合熬製,炒透而形成的存在。


汕尾的這幾款醬料,食流傳數百年飽受人們喜愛,你食過沒?


口感香濃而並不嗆人,反而帶著海鮮和花生的濃郁氛圍,令人難以釋手。從腸粉醬汁,拌飯,粿肉的搭配,牛肉粿條的澆汁,甚至於牛肉火鍋必不可少的醬料都有它的身影存在。

沙茶醬,就以這樣毫不講道理的態勢,幾乎征服了所有人的味蕾。

不遜於老乾媽的王牌美味,吃飯不加這個,潮汕朋友掀了桌


汕尾的這幾款醬料,食流傳數百年飽受人們喜愛,你食過沒?


普寧豆醬,倘若,說沙茶醬是蠻不講道理的霸道,那麼普寧豆醬則是溫水煮青蛙般,將味道印入人們的心坎。

"普寧出名好豆醬,新享出名老菜脯"這樣的口碑仍然在人們的話語中流傳。

普寧豆醬,沒有沙茶醬那麼濃厚的味道,極鮮,又不奪食材口味,品鑑之後還有有少許甘甜。炒肉,炒素菜,炒飯都有不錯的口感,甚至於單純就白粥都有合適的口味。


汕尾的這幾款醬料,食流傳數百年飽受人們喜愛,你食過沒?


不過,倘若說起普寧豆醬的最好吃法,我想多數汕尾人都會認同是魚飯吧。

魚飯腥味略重且口感輕,此時,在碟子中加少許豆醬,生鮮的鮮味,混著普寧豆醬特有的醬香和甘美,真的會讓汕尾人口腔裡不由得分泌唾液。

很多人誤解的這道菜,是潮汕人無法拒絕的美味,鮮過方知味


汕尾的這幾款醬料,食流傳數百年飽受人們喜愛,你食過沒?


潮汕三寶,鹹菜,菜脯,魚露。

其中魚露是宋末年間的潮汕人在製作鹹魚的時候,特意將滲透出來的魚汁收集並精心熬製,最後才形成魚露這樣的獨有醬料。

而如今的魚露經過了數十年的沉澱,以及數代人的努力,雖然配方和原料早已變化,但傳承的文化卻更亙古不變。

那便是讓鮮味濃郁,讓美味延續。


汕尾的這幾款醬料,食流傳數百年飽受人們喜愛,你食過沒?


在潮汕和汕尾地帶,對於魚露的使用已經達到了令人敬佩的程度,一度取代了食鹽的作用。常人避之不及的魚腥,卻在這樣的歲月沉澱中積蓄力量,綻放出了無與倫比的美麗花朵。


汕尾的這幾款醬料,食流傳數百年飽受人們喜愛,你食過沒?


橄欖菜在汕尾的醬料中尤為出色,我父母更是在我出遠門的時候常常會給我寄一些自己處理的橄欖菜,帶著令人溫馨的記憶。

採用新鮮的橄欖,並經過特殊的水浸之法除去多餘的苦味,再逐一發煸炒,搭配花生油,食鹽,芥菜葉等諸多材料,諸般工藝,最後密封釀造,才能成型為一道簡簡單單的橄欖菜。

如今的橄欖菜,早已進入了工業化生產過程,不像以往手工的上海那般繁雜,並越來越為人們所接受。

但我還是覺得我們汕尾的橄欖菜更好吃一些,大抵是有什麼情懷加成吧。


汕尾的這幾款醬料,食流傳數百年飽受人們喜愛,你食過沒?


美味的食材,往往只需要簡單的評鑑方式。

而橄欖菜,正是如此,不起眼的黑色橄欖菜,卻在白粥,饅頭,麵條的主食搭配下更增添了幾分魅力,令人愈發習慣它的存在,難以割捨。


汕尾的這幾款醬料,食流傳數百年飽受人們喜愛,你食過沒?

金桔油,可是個好東西。

與植物油不同,金桔油並非是食用油,而是一種這裡獨有的醬料,應該說,更接近於果醬吧。

採用新鮮的桔汁,混著食鹽和白糖在鍋裡慢慢熬製,最後在溫度和食材的碰撞中形成的醬料。

其色金黃,黃而微紅,泛著夕陽般的光澤,其液宛如絲綢一般黏稠,伴著傾倒緩緩流出,甘甜而清爽,用以清蒸和白灼類的海鮮蘸料最為合適不過。


汕尾的這幾款醬料,食流傳數百年飽受人們喜愛,你食過沒?

受累於篇幅,只得介紹了這麼幾種醬料,以後再慢慢更新2.0版本分享我們這裡的更多醬料吧。

這些醬料,大家有嘗過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