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到底是什麼意思?

農村有很多的俗語,有些俗語是被簡化過的,比如這句,

全句應該是“魚不宜蒜,牛不與韭,肉不離姜”,少了幾個字,導致很多人的理解不一樣。不過怎麼理解都不重要,因很多俗語已經不具備太多的指導意義了,只是個傳統文化而已。


美食文化是與地域環境、氣候、人口流動有很大關係的,幾千年的文化衝擊與交融中,形成了各個地方獨具特色的美食文化。今天來專程及時一下什麼是"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我們逐個開始說。


魚不宜蒜

這些俗語深刻地反應了當時農村的生活習慣和做菜的生活經驗,但是,你忽略了一點,就是每個時期的烹飪手法不同。

像燉菜這種加水燉的方式,是到了清朝,滿族人發明的。此前人們主要怎麼吃魚呢?主要方式都是清蒸,不管是鯉魚、鯽魚、鱸魚還是帶魚,只要是魚,基本上是清蒸。


唐代就有關於蒸魚的詩句:

石亭梅花落如積,玉蘚斕班竹姑赤。祝陵有酒清若空,煮糯蒸魚作寒食。


農村俗語

大家都知道清蒸魚吃的是魚的鮮味、原味、嫩滑的口感,能蒸15分鐘絕不多蒸1分鐘。現在清蒸魚也只是放點蒸魚豉油、生抽、蔥絲、薑片就完了,不入味的地方蘸汁吃。在清蒸魚的時候,放一點蒜片進去,現在也有這麼做的,但在當時,沒有人會這麼幹。這種異味會沖淡所有的魚本身的味道。

農村俗語

當然,放到現在,做魚的方法是五花八門,還專門有蒜香烤魚,烤大蒜的味道配合烤魚的焦香,是異常的下飯。


牛不與韭是什麼意思?

有人說牛肉跟韭菜放一起會腹瀉,這個科學依據在哪裡呢?作為一個嚴謹的人,告訴你:

牛不韭也就是做牛肉的時候,不能放韭菜。究竟為什麼不放呢?一個是因為氣味非常強烈,你試試在過去沒有太多雞精、雞粉、調料、料酒等佐料的前提下,在一個關上門窗的房間裡放一塊生牛肉跟一把切碎的韭菜,聞聞會發生什麼味道?

並不是因為一個愛熟,一個不愛熟的原因,啥都知道的祖宗們,難道能不知道先放後放的道理?


農村俗語


黃牛肉炒韭菜,這道菜很多人都吃過啊。為什麼會自相矛盾呢?還是因為當時的烹飪技術,牛肉的選取和火候的掌握,都極大地考驗著當時廚師們的技術,是沒有人願意做這樣的創新菜的。

牛不與韭,並不是什麼相生相剋,也不是什麼一個軟一個硬,而是因為當時的烹飪技術達不到,做不好這兩者的兼容。


肉不離姜到底是不離姜還是不要姜?

豬肉本身擁有一種特殊的味道,這種味道區別於牛羊的羶味,又與驢肉的土腥味不一樣,就是老百姓講的那種豬大油味。越是散養土豬,這種味道就越強烈。

姜用來給動物肉去腥,已經有千年以上的歷史了。

宋朝的一首歇頌這樣寫道:

高價賣生薑,雪真珠滿床。清貧雖徹骨,富有敢鬥君王。灼然如是,膾身為食,漬血為漿,盡情供養,猶未相當。若也未是,和煙耕綠野,枯笛送斜陽。


所以,凡事要知道背後的原因與故事,不要道聽途說和搬運,多做考證才行。


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原有的這些俗語都已經漸漸地退出了歷史舞臺,也不再作為主要的烹飪參考了。這是隻是反應了當時那個時候社會認知和烹飪技術水平的經驗,放到現在,沒有做不到一起的菜。


我是@醉美平谷,用真才實學為您帶來更多全新視角的三農資訊與真實故事。歡迎關注、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