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三把"利劍"登上千億市值,華蘭生物的潛力究竟有多大?

手握三把

仁者醫心,藥者濟世。

看醫藥企業總有一種情懷,我相信懷著一顆救世之心的企業一定會有源源不斷的內驅力,推動著它成長。華蘭生物是這樣一家企業,1998年,它成為國內首家通過血液製品行業GMP認證的企業;2015年,它再次成為國內首家通過世界衛生組織預認證的流感疫苗生產企業;現如今,華蘭生物又涉及單克隆抗體藥物,意圖實現以血液製品、疫苗、重組蛋白創新藥和生物類似藥為核心的大生物產業格局,華蘭生物值得期待嗎?

近日,華蘭生物股票(002007)的股價在獲利盤衝擊下一路下跌,現如今又停留在1001億元市值,站在千億市值的分叉口,華蘭生物的經營戰略如何?

一、手握優質資源,華蘭生物業績增長有保障

從上文得知,華蘭生物是以生產血製品起家,是國內首家獲得GMP認證的企業,歷經二十餘年的發展,華蘭生物已成為我國血液製品行業中血漿綜合利用率較高、品種規格較多的企業之一。

據悉,2019年,我國總體採漿量為9100噸左右,而華蘭生物以11%的佔比位居行業前列。

由於血液製品行業較為特殊,具有較高的行業壁壘尤其是政策壁壘,到現在我國的血液製品企業也不過30多家,因此,未來行業集中度提升是大勢所趨。在貝殼投研(ID:Beiketouyan)看來華蘭生物憑藉已掌握的25家單採血漿站(年採漿量超過1000噸),在技術、品牌領先的優勢下,有望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

據悉,2018年,華蘭生物生產的人血白蛋白佔國產批簽發量的13.4%、靜注人免疫球蛋白佔10.5%,均居於行業前列,其中包括目前增長較快的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類多種產品的市佔率居於首位。

手握三把

不得不說,依據較為領先的行業地位,歷年來公司的營業收入增長均得到了充分保障。數據顯示,2015-2019年間,華蘭生物的營業收入、淨利潤雙雙獲得了翻倍增長。至2019年,企業共實現營業收入37億元、淨利潤13.79億元,其中血液製品業務實現營收26.44億元,佔比達到71.46%。

當然,華蘭生物另一項業務疫苗製品,其爆款產品四價流感疫苗在2018年上市(國內獨家),也為公司業績增長注入了新的增長動能。2019年度,公司的四價流感疫苗簽發量佔到國內總批發籤量的86.9%,合計流感疫苗共佔到全國總批簽發量的42%,為華蘭生物貢獻了超10億元的銷售收入。

在這裡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流感主要在秋冬季節爆發,因此上半年度公司的疫苗收入並沒有得到釋放,影響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是血液製品業務,而近年來,受採漿量限制,公司的血液製品業務有所放緩,因此,如果未來華蘭不能提高血漿量產能或進一步挖掘現有漿站的採漿潛力的話,在貝殼投研(ID:Beiketouyan)看來業績停滯將對公司產生不利影響。

手握三把

二、除此之外,華蘭生物還有什麼其他看點?

首先,是華蘭生物的聯營公司華蘭基因涉及到的單克隆抗體藥物。近年來,單克隆抗體以靶向性強、特異性高、副反應小等優勢在癌症治療、自身免疫疾病等疑難雜症的治療領域得到了快速發展,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中國的單克隆抗體市場規模為249億元,而未來幾年將迎來高速發展,至2023年有望超過1000億元的規模。

主要是在對標全球單克隆抗體市場佔生物藥市場份額43%的情況下,我國單克隆抗體市場佔生物藥市場的比例尚且不到10%,因此,據預測到2023年,我國單克隆抗體市場與生物藥市場佔比將達到17%。

手握三把

華蘭生物的參股公司基因公司(持股40%)目前共有7個單抗品種取得臨床試驗批件,涉及類風溼性關節炎、乳腺癌、淋巴癌、結直腸癌、非小細胞肺癌等眾多治療領域,無疑這些單抗類藥物將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手握三把

手握三把

不得不說,華蘭生物卓越的研發力離不開它不斷的研發投入。以近幾年表現來看,華蘭生物每年都投入超過1億元的研發投入,且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基本都維持在5%左右,為公司在血液製品和疫苗領域獲得更多的研發突破奠定基礎。因聯營公司基因公司不與華蘭生物合併報表,因此基因公司在單克隆抗體業務上的研發投入在這裡並沒有體現。

另外,目前華蘭生物股票(002007)尚未涉及到創新藥領域,據公司經營戰略,未來華生生物將尋找重組兼併機會,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手握三把

三、總結

現如今,同眾多血製品企業一樣,華蘭生物面臨的最大問題無非是採漿量的瓶頸,但在下游血製品需求旺盛的現狀下,作為血製品行業龍頭華蘭生物仍然有望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

華蘭生物經營戰略清晰,利劍出鞘,值得期待。(ty00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