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喜歡吃的這種燒餅,究竟有何特別之處?

北京小吃數不清,而有一些是從宮廷中流傳出來的。其中,有一種名為“肉末燒餅”的小吃,餅皮酥脆,肉末香軟,一口咬下去,硬中帶軟,鮮香適口。

觀看一部老電視劇《那五》,其中有個鏡頭是:馮鞏扮演的“那五”一邊啃著饅頭,一邊向老僕人抱怨饅頭太乾不夠暄,沒咬頭,要是有個肉末燒餅嚐嚐就好了。一個小小的燒餅,能被一個對食物如此挑剔的角色所惦記,可見它的味道之鮮美。

老北京人喜歡吃的這種燒餅,究竟有何特別之處?

肉末燒餅

然而,“那五”惦記不稀奇,這道小吃可是被慈禧老佛爺曾經惦記過的。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據說,有一天晚上,慈禧老佛爺做了一個夢,夢到自己到了一個仙境,遇見一位老神仙,老神仙給她吃了一種外面有芝麻,裡邊夾著肉末的餅,這種餅外酥裡嫩,她從來沒有嘗過如此美味的餅。以至於在她醒來之後,還對夢中的餅念念不忘。

直到她起床梳洗後,太監端來了早餐,是一份八寶粥和兩個“肉末燒餅”。慈禧看到後心想,這不正是昨晚夢中所食的那種餅嗎?

老北京人喜歡吃的這種燒餅,究竟有何特別之處?

一份八寶粥和兩個“肉末燒餅”

由於古人認為,能得到夢中所得是一種吉兆,因此,慈禧太后滿心歡喜。不等身旁的太監介紹這碗八寶粥用料之精良,慈禧太后便命人把“肉末燒餅”遞給她,吃幾口後,她忽然問到這餅是誰做的。

太監一看,心想,莫非是老佛爺不喜歡這餅,要罰廚子。於是戰戰兢兢地答道:“趙永壽”。慈禧太后這一聽,滿臉笑意。她想著:夢裡的願望在現實中實現,這已經是吉兆了;做餅人又叫“永壽”,這更是大吉,彷彿是上天託夢給自己,預示著自己能萬壽無疆。於是慈禧太后召見了這位名叫趙永壽的師傅,還給他封了賞。

得到了賞賜的趙永壽也從一個普通的御膳房師傅搖身一變,成了“頂戴廚師”,有了品級。他做的“肉末燒餅”也成了宮廷名吃。後來,此餅傳到了民間,成為了老北京的特色小吃,直至今日,“肉末燒餅”仍是北京小吃中的精品。

不過,這“肉末燒餅”可同於一般的燒餅,它是在烤好的燒餅中間夾上肉末來吃的。當然,要吃到美味的“肉末燒餅”,也並非簡單的事。

一個色香味俱全的“肉末燒餅”由兩部分構成,一是燒餅,一是肉末。要製作燒餅,首先要用發麵。將發好的面就成小劑子,一半搓成小圓球,一半揉壓成圓餅坯。然後,在每一個圓餅坯上放上一個外面刷了油的面球,然後將其包起來收了口,最後按壓成圓餅。此時,在圓餅的一面刷點糖水,再撒上一層芝麻,便可將其放進烤爐中烘烤了。

老北京人喜歡吃的這種燒餅,究竟有何特別之處?

烤好的燒餅

這時,可以準備肉末了。將切好的豬肉末放在鍋中煸炒,然後放入適量料酒、糖、鹽、蔥薑末和少量香油,直到肉末炒熟後,就可以出鍋了。

此時,餅也烤得金黃酥脆,可以取出和肉末一起上桌了。

接下來,就是如何吃的問題了。“肉末燒餅”可不同於陝西肉夾饃,在饃上切個口子,將肉塞進去。“肉末燒餅”作為曾經的宮廷小吃,是頗具講究的。首先,要在燒餅的側邊劃一道小口,然後將燒餅中間包的麵糰取出來,然後將肉末塞進去,用手捏住上下皮,再食用。

這樣包好的“肉末燒餅”,外皮酥脆,有著烘烤的面香味,再加上中間肉末的鮮香,真是別有風味。

老北京人喜歡吃的這種燒餅,究竟有何特別之處?

肉末燒餅

怪不得,它可以與與豌豆黃、芸豆卷、小窩頭並稱為慈禧皇太后最得意的四道宮廷小吃。

如今,在一代代人們的傳承下,“肉末燒餅”早已成為了老北京人餐桌上的一種特色風味美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