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場賄賂“潛規則”:冰敬,炭敬這種僅僅屬於入門級的黑話

清朝嘉慶年間,坊間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叫“和珅倒,嘉慶飽”,和珅被抄家後,其忠僕劉全也被查抄出了20萬兩的白銀,其來歷大家也能猜個大概。所以你看,在古代,跟對了人,哪怕當個看門的,都能發財,只不過下場不太好。

古代官場賄賂“潛規則”:冰敬,炭敬這種僅僅屬於入門級的黑話

古代官場賄賂,通門子時遞的禮貼那都大有講究。你寫得太直白了人家不一定要,寫得太雲裡霧裡人家會錯了意也是不行。

古代官場賄賂“潛規則”:冰敬,炭敬這種僅僅屬於入門級的黑話

像我們通常都知道的冰敬,炭敬、節敬這種,僅僅屬於入門級的黑話,更何況這是經過皇帝認可的一種變相增加官員收入、防止官員大肆貪汙的恩惠,只不過被一些貪官汙吏加以利用,鑽了空子而已。

古代官場賄賂“潛規則”:冰敬,炭敬這種僅僅屬於入門級的黑話

古代的皇帝對於貪官汙吏甚至痛恨,但是一旦貪了,這個貪心可就收不住了,怎麼辦呢?又不好明著收,萬一被發現了,可就糟了,更何況一些貪官更是注重名聲,於是乎,一套關於賄賂的“黑話”就在官場中流傳開來,逐漸成為潛規則,仔細讀來,更是一種“風雅”。

古代官場賄賂“潛規則”:冰敬,炭敬這種僅僅屬於入門級的黑話

例如,五子登科=紋銀五兩;

強仕=四十兩(取《禮記》四十強而仕);

大衍=五十兩(取《周易》大衍之數五十);

耳順=六十兩(取《論語》六十而耳順);

古代官場賄賂“潛規則”:冰敬,炭敬這種僅僅屬於入門級的黑話

“梅花詩八韻”更是雅吧,其實呢?那是暗示信封內有八十兩銀票;

“四十賢人”當然也不是羅列了四十位賢人的名單,而是代指四十兩銀。

還有更高級的:

“百壽圖一軸、兩軸、三軸”,分別是指銀子一百兩、二百兩、三百兩;

古代官場賄賂“潛規則”:冰敬,炭敬這種僅僅屬於入門級的黑話

“雙柏圖一座”,即二百兩;

“秦關一座”,是一百二十兩,典故出自“函谷關高一百二十丈”;

“毛詩一部”,等同於三百兩,出自毛注《詩經》有三百零五首詩。

古代官場賄賂“潛規則”:冰敬,炭敬這種僅僅屬於入門級的黑話

“孟津一渡”,則是八百兩,指八百諸侯渡孟津伐紂。

至於“千佛名經”那更了不得了,更是一千兩的大手筆。

古代官場賄賂“潛規則”:冰敬,炭敬這種僅僅屬於入門級的黑話

古代的貪官汙吏,為了個“貪”字,可謂是用盡頭腦,不然也不會讓帝王們如此痛恨,明朝洪武年間,朱元璋更是規定貪汙六十兩以上銀子的人,立即處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