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少數民族之哈薩克族

哈薩克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它是由古時候居住在中亞細亞操突厥語的許多民族、部落、部落聯盟(部族)而發.成為穩定、獨立的民族的。烏孫是哈薩克族的主體部落。哈薩克族中的民族部落組織,至今仍保留比較完整。同族人相見。多問及部落的祖源。尤其是遠道而來的同部落客人,要坐上席。

伊犁少數民族之哈薩克族

哈薩克氈房

對哈薩克族的起源,有多種美好的傳說。如說在遠古時代,有位英勇善戰的青年首領名叫科列察.暢哈德爾,他在次戰鬥中身負重傷,昏迷不醒。突然天空出現異彩,一隻白天鵝從天而降,匍匐在其身邊,用羽翼掩護著他,並在他口中滴一滴津涎,而後把他馱去泉眼邊喝了泉水,吃了飯。科列察.哈德爾頓覺精神好轉,體力漸漸地恢復,傷口也很快癒合了。這時,白天鵝變成了一個相貌俊秀的仙女,站在他的面前,與科列察.哈德爾形影不離。不久,他倆結了婚,婚後生下一個男孩,為了紀念他們的奇遇,就取名叫喀孜別克。在哈薩克語中,“喀孜別克"即為白天鵝,後代子孫為了紀念他們的祖先,也就把自己的民族取名叫“喀孜別克”,逐漸轉音為哈薩克。喀孜別克長大了,生了三個男孩,長子別克阿爾斯,次子阿克阿爾斯,幼子江阿爾斯。其後這三個阿爾斯就演變成了哈薩克族歷史上的大玉茲、中玉茲、小玉茲三大部落。

伊犁少數民族之哈薩克族

那麼,哈薩克- - 名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現在各書上說得最多的是認為哈薩克是“避難者”“脫離者”的意思;還說,哈薩克是“廣袤草原上自由遷徙的勇敢,自由的人們,這種解釋比較符合哈薩克族的歷史,因為哈薩克族歷代以來在和各種各樣的敵人鬥爭中從未屈服過。在觀苦卓絕的鬥爭中,他們一直屹立於哈哈薩克草原、不愧為人們事敬的勇敢的自由的英雄民族。

伊犁少數民族之哈薩克族

烏孫在公元前127年西遷伊犁河一帶, 遷到伊犁河流城後建立了一個舉足輕重的政權,自公元前119年,西漢張騫出使烏孫起,此後400多年內,烏孫與中原封建王朝友好往來,和睦相處, 為保衛東西方之間的交通要道“絲綢之路"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伊犁少數民族之哈薩克族

我國哈薩克族主要居住在新疆的伊犁、塔城、阿爾泰三個地區。這裡,天山、塔爾巴哈台山、阿爾泰山巍然聳立,山頂上終年白雪皚皚,雪線下覆蓋著茂密的原始森林,自然環境十分優美,那裡有綠草如茵的天然牧場,大小河流縱橫奔瀉,土壤肥沃,雨水充足。哈薩克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伊犁少數民族之哈薩克族

哈薩克族人擅長牧業生產,他們根據飼養的牛、馬、羊、駱駝四種牲畜的特性和當地的地理、氣候等特點,把草場分為春、夏、秋、冬四季草場,根據季節的不同,進行轉場。哈薩克男女老少都善乘騎,出行都以馬代步,把馬比作“人的翅膀和歌聲"。聞名中外的哈薩克馬,被漢武帝稱讚為“天馬”“西極馬”。哈薩克族人非常好客和尊敬老人。

伊犁少數民族之哈薩克族

伊犁少數民族之哈薩克族

哈薩克人有這麼一句話:“歌和馬是哈薩克人的翅膀,祖傳的財產,一半是留給客人的。” 他們的生活是以肉、乳、乳製品為主,輔以麵食。每年陰曆正月春分那一天 (陽曆3月21日前後)過“的香魯孜節”,這是哈薩克人民的春節(即新年之意)。在新年期間,家家都要熱鬧一番,而且還要相互拜年,唱“納吾魯孜歌”。吃“納吾魯孜飯”。

伊犁少數民族之哈薩克族

哈薩克糖

哈薩克族人燉羊肉只放鹽和皮牙子,煮出來的肉香飄幾里,吃起來沒有一點羶味。

伊犁少數民族之哈薩克族

哈薩克手抓羊肉

哈薩克住的氈房和蒙古族的蒙古包是有所不同的,哈薩克族有自己的圖案,服飾,生活用具,所以蒙古族人住的叫蒙古包,哈薩克人住的叫氈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