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月读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求索学问(能按照规律)时时反复习之,慢慢渐入佳境,我心中欣喜畅快。

《论语新解》里写,‘学’字作诵读练习。

有人可能疑惑,不擅长数学的人,高中每天做成堆的习题来学习,多数三年时间除了屡屡受挫成绩平平,哪有什么快乐呢?

《论语》·八月读书

读书就是做学问了么?

有人辩护说用力不够,该继续研究,几十年后,豁然开朗未必不可得。在《论语别裁》里有这样一问,学是学问,何为学问?

南怀瑾谈,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简单理解,学问不是文字,不是知识,自然也不是读书识字的人独享的好东西。

那学问到底是什么?处世智慧?圣人学说?生命哲理?天道规律?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老子说,至高的道不可说,但人却可以感知。

人多拘泥于文字、书籍,是,学问可以存放在这些器皿中,但正如碗就那么大,更多的学问在社会中、自然中、待人接物中……天地之间处处是学问。

《论语》·八月读书

小隐隐于山,社会里似乎写着更好的学问。

如果学问不是课本上的习题,不是从已知到已知的背诵,不是机械练习的技能,相对的,他可以是做人的理,是对至善之境的探索,是对内心纯乎天理的发现,是在心上通明无惑的努力,是对已知到未知的假设想象……


要我来想,这个学应当是人人可以去学习的,在各种领域里都可以体会到的学问。物理学家探索未知物理规律,厨师创造新的菜式,火车不断改进的行驶方案……共通的地方即学问所在的地方。

这样的学问需要在做人、做事上去实践探索——一切事情上的忧虑、喜怒、惊惧都是修行的考验;随时自我反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敢于大胆想象创新、不惧权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有所为有所不为,心里明朗了做人的道理。

随着人在思想境界上的提升,个人的天赋会得到更大的发挥,好钢用在了刀刃上,心自然畅快。

这时候人可能已经清楚意识到了如何更大的发挥个人价值,他就会自发要求自己去进步,那‘时习之’便是水到渠成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许多朋友从远方来,我心里不更感到快乐吗?别人不知道我,我心里也没有怨恨忧郁之意,不真是一位有德行的君子吗?


《论语》·八月读书

常常看山心似乎也会变化


如果没有切实的学习实践,是没有办法理解孔子学问的。

《论语新解》继续写道,这三句乃是三种境界,学而时习,坚持不懈方能有所得,此后将有远方朋来之乐。至于最后一境,学求过于深邃以至于常人不能知,应当心平气和接受这样的现实。

《论语别裁》里提出另一种想法,朋,不是酒肉朋友、生意伙伴这种,而是知己。一个能真正理解你的人,大老远跑来看你,才会情不自禁的快乐。

此外,南怀瑾又提了一个想法,远可能是时空上的距离,孔子的思想超越了时代,过去了两百多年,到汉朝的董仲舒恢复儒学,才算是在后世得到了知音。


《论语》·八月读书

谁是山中花的知音呢?


人们在饭桌上好说些场面话,有什么忙尽管来找我,可真当有人在公开场合用你那原话来求你,自己心里却犯了难,甚至有些怨恨之意,他怎么不明白那只是说场面话呢?让我这样下不来台!

且不提求人者是不是用心险恶,即使你心无怨气,却也不算‘人不知而不愠’。孔子讲的他人不知的,不是普通人心里的勾心斗角、固有观念、个人习惯,它是修心层面的境界、学问。

只有境界够高,才会有孔子那种感慨,知我者只有天罢了。

圣人为学问本身而学问,不断的反省内心,缺少知己而孤独是必然要承受的,这条路上有没有快乐,不去走走看,是不能知道的。

《论语》·八月读书

有时候的群峰落日是某个人的

自己而言,让我愿意‘学而时习’的仅有几篇古文,留在散步、等车、洗澡、愣神的时候加以背诵,其实我几乎不去主动思考有什么极其深刻的道理藏在里面,就只是感受文字脱口而出的韵味,享受当下的时光。

《归去来兮辞》里的一句,“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每次散步累了,身边刚好就有棵树,一个人站在粗大的梧桐树下面,休息片刻,顺便向远处的山、云、天看一会儿。

并没有在当下顿悟,也没有所谓深刻的人生洞见,就只是舒服。

《论语》·八月读书

那云飘到眼里,却好像早就在心里等着自己了,有时候过一会她就消散了,至于偏要等着这个缘分,可能她想把那缥缈的身姿留在世上,存在一个人的记忆里。


#经典##论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