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紮根和他的小親戚

“劉副隊長,你的小親戚跟公司有點小矛盾,請你到公司來一趟。”烏魯木齊市米東區工業園碼思科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打來電話說。

“好,我馬上就過去。”劉紮根接到電話,放下手中的工作,就連忙趕往轄區碼思科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劉紮根是工行烏魯木齊分行駐米東瑞泰社區“訪惠聚”工作的副隊長,今年55歲,這已是他參加“訪惠聚”工作隊第三個年頭。工作隊所轄區域有53家企業,近兩年有300多名來自喀什、和田的富餘勞動力轉移到轄區企業就業。為促使轄區南疆富餘勞動力既來之則安之,實現長期穩定就業,工作隊開展了與轉移就業人員結親戚活動。劉紮根與比他小29歲的碼思科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轉移就業人員阿布力孜.亞林結為親戚,看著跟自己小孩差不多大的阿布力孜.亞林,劉紮根親切地稱其為“小親戚”。

不一會,劉紮根就趕到了碼思科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原來,他的小親戚患有鼻炎,由於他只會講幾句簡單的國語,因表達不清楚要在上班期間外出買藥而與車間主管發生了矛盾。瞭解情況後,劉紮根協調雙方很快消除了誤解,併到藥店為阿布力孜.亞林購買了所需的藥物,給他詳細講解用藥注意事宜。

事情過後,劉紮根還專門以此事為例,與小親戚就學習國語進行了交流,指出由於他國語水平低,與師傅語言交流不暢,因而上崗進入角色慢,很多工作拿不下來,收入也難以提高,鼓勵他克服畏難情緒,積極參加國語培訓,同時兩人約定每週抽出半小時進行國語對話練習。經過半年努力,阿布力孜.亞林已能與師傅們順暢溝通交流。

劉紮根從小在陝北農村長大,60年代出生的他捱過餓、吃過苦、受過窮,後當兵又轉業到銀行工作,他深知扶貧先要扶志。無論是到宿舍看望他的小親戚,還是在打電話裡問候小親戚,劉紮根總不忘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激勵小親戚幸福生活是努力奮鬥出來的,只有辛勤的汗水才能澆灌出幸福的花朵。他還經常給小親戚講解儲蓄、理財知識,反覆叮囑他要學會節儉過日子,每月要給父母寄錢。

在劉紮根的影響和帶動下,阿布力孜.亞林刻苦學習勞動技能,在工作中成長,很快成為車間生產技術骨幹,每月收入近5000元。他每月除存銀行1000元,再留下幾百塊零用錢外,其餘都寄給了遠在和田的農村父母,贏得了左鄰右舍村民的一片稱讚聲。

2020年春節趁著工廠冬季不太忙,阿布力孜.亞林拎著大包小包回家探家,當村裡的年輕人聽他講起一年來轉移就業情況後,許多一直還在徘徊猶豫的年輕人打消了顧慮,紛紛向村委會申請參加南疆富餘勞動力轉移,也要像阿布力孜.亞林一樣過上幸福生活。

新一輪疫情解封上班後的一天,阿布力孜.亞林告訴劉紮根他想學駕照,準備多掌握一門技術。看到小親戚一天天的成長變化,劉紮根樂在心頭,馬上就與米東區駕校取得聯繫,過幾天阿布力孜.亞林就將開始利用業餘時間學習汽車駕駛技術了。(田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