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人生在世學會四不爭,才是真正的聰明人,知道哪四不爭嗎

中國能被稱為“聖人”的一共就兩個半,一個是萬世師表的孔子,另一個就是心學集大成者的王陽明。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兼軍事家、教育家。

明穆宗朱載評價他說:兩肩正氣,一代偉人,具撥亂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晚清中興4大名臣的曾國藩評價他說: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


王陽明:人生在世學會四不爭,才是真正的聰明人,知道哪四不爭嗎


孫中山為探索救國之路曾潛心研究王陽明的心學。還有人說王陽明是中國五百年來第一等人物,“儒道中最得力的,就是中國王陽明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哲學”。

可以說歷代名人偉人都非常認同王陽明的思想和功績。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王陽明所說的“4不爭”到底是哪4不爭。

1、不爭面子

王陽明:“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毀謗,不管人榮辱,一切外事亦自能不動,久久自然有得力處。”中國有句俗語叫“死要面子活受罪。”中國人最在乎的也就是面子。但是太多人為了面子讓自己活得很累,有些時候不必太好面子,自己心裡越是有底氣的人越不會在乎所謂的面子。


王陽明:人生在世學會四不爭,才是真正的聰明人,知道哪四不爭嗎

昨天看到一個王思聰在街頭炒飯的視頻,他是中國很有名的富二代了,但在街頭地攤炒飯也並沒有一絲扭捏。想一想自己生活中有沒有做過為了面子而讓自己難受的事,面子不是裝出來的,而是靠自己的能力掙來的。過好自己的生活,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眼光自己會輕鬆很多,人生也會更幸福。

2、不爭口舌

王陽明:“凡人言語正到快意時便截然能忍默得,意氣正到發揚時便翁然能收斂得,憤怒嗜慾正到勝沸時便廓然能消化得,此非天下之大勇者不能也。”口舌之爭是世界上最無聊最浪費時間和精力的事。


王陽明:人生在世學會四不爭,才是真正的聰明人,知道哪四不爭嗎

難聽的話不必在意,和別人爭執,無論輸贏對自己都沒有好處。富蘭克林曾說過:“如果你一味地去爭強,去爭辮,即使你佔了上風,這種勝利也是得不償失的,因為你永遠無法取得對方的認可。”

所以說要有一顆包容之心,不爭則天下莫能與之爭。

3、不爭眼前利

很多人目光短淺,只能看到眼前的小利,於是就一定要爭到手才算過去。可是往往越是明顯的利益,你能看到別人也能看得到,這時候眾人所爭之力就越是危險。把眼光放長遠,格局放大,不要只顧著眼前的利益,適當地舍才能有大的。用一顆利他之心處世,好處多想想他人,你的生活將越來越順。


王陽明:人生在世學會四不爭,才是真正的聰明人,知道哪四不爭嗎

4、不爭身後名

王陽明:“名與實相對。越是追名的人就越是做不到務實”。追逐虛名的人活得會很累,而且是在捨本逐末,當一個人將自己的精力都放在提升自我上面時,才能獲得別人真正的讚美和敬佩。懂得不爭名的人,才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

人生多放下枷鎖和執念才能看清什麼對自己最重要,最能更幸福。


王陽明:人生在世學會四不爭,才是真正的聰明人,知道哪四不爭嗎

這就是王陽明給我們的人生建議,王陽明說:百死千難,但為此心。一個人一生的修為其實修的就是自己的內心,一個人萬般的忙碌,最忙的也是自己的內心。

王陽明在《知行合一》中還分享了自己更多的智慧和感悟,他的思想在中國、日本以及東南亞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王陽明:人生在世學會四不爭,才是真正的聰明人,知道哪四不爭嗎


不同的年齡段讀這本書都會有新的認知,都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學習運用心學則是在利我們人生的器。

很多人說古人的文言文實在是晦澀難懂,看不明白,這本書含有註釋,淺白易懂,大人小孩都可以看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