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強盛的大唐為何對外作戰勝率並不高?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王朝之一,號稱大唐盛世,百國朝拜,其政治經濟文化在當時絕對是NO1,那麼如此強大的大唐王朝對外作戰情況怎麼樣啦?

如此強盛的大唐為何對外作戰勝率並不高?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唐朝、宋朝因為時間上的接近等因素,經常被放在一起,比如唐宋、唐詩宋詞等。兩個朝代的對外戰爭勝率據統計唐朝對外戰爭的勝率不到50%,而宋朝的對外戰爭勝率則超過70%。換而言之,唐對外戰爭勝少於敗,宋對外戰爭勝多敗少,那麼如此強盛的大唐為何對外作戰勝率並不高?

我認為原因主要有幾點:

1.唐朝之所以強盛,不是 “盛”在軍事上,而是“盛”在經濟、文化和外交上。唐朝通過絲綢之路,將絲綢、瓷器等物資運送到海外進行交易,同時也將文明傳到海外,聲名遠播,成為與阿拉伯並肩的世界大國。

如此強盛的大唐為何對外作戰勝率並不高?

2.唐宋兩者的對外戰爭數相比,大大小小的戰役全部算在內的話,唐朝的勝率確實低於宋朝,但是如果只算一些大的戰役,比如唐滅突厥,徵吐谷渾等等,而不把一些小戰役就是無足輕重的算在內的話,唐朝的勝率是明顯要高於宋朝的。

3.唐朝基本上都是主動進攻,而宋朝都是打防禦戰,首先就戰爭的優劣上唐朝是處於劣勢的。唐朝都是發起戰爭的一方,開拓疆土,很多戰爭都是遠離本土作戰的,那麼這些戰爭畢竟不是打著正義之名去的,而且這些戰役對於唐王朝來說影響不是很大。可是宋朝呢,基本上都是防禦戰,基本上都是保家衛國的,一旦失敗就是亡國。所以從這方面來說勝率其實是沒有多大意義的。

4.唐朝在一些小的戰役上肯定是有過失敗的,但是在一些關鍵戰役和最後的結局都是以唐朝的勝利而結束的,比如陰山之戰。還有唐朝消滅了吐谷渾,高昌,百濟高句麗等勢力。在白江口之戰日本也是臣服於唐朝。再看看宋朝呢就說宋遼戰役,不管是勝的還是敗的基本上都是被打的一方。

如此強盛的大唐為何對外作戰勝率並不高?

5.進攻戰和防禦戰本來就不是一個級別的,而且對於中國的歷史發展貢獻來說唐朝是絕對要優於宋朝的,唐朝的進攻戰,都是為了開拓疆土,弘揚中華文化,進攻戰要考慮糧草,軍械,部隊駐紮,攻下來的城池防守等等問題。宋朝一直都是防禦戰,在自家門口打仗,有堅固的城池,還有充足的糧草,能夠取得勝利也不奇怪啊。

6.一場戰爭不是看局部的輸贏的,而是要看最後的結果。對於宋朝300餘年來說,勝率再高,也只是被打,被遼,西夏,金國,蒙古欺負,最終也沒有收復燕雲十六州。可是唐朝呢,初期徵高麗是失敗了兩次,可是最後還是被唐朝給滅了,這樣的勝利來一打也沒問題啊,這就是戰略和最終的勝利。

7.一個是打外國,屬於開疆拓土,一個是抵抗外敵,屬於保家衛國。前者可以失敗多次,畢竟在別國領土作戰,加上國力雄厚,輸得起戰爭(例如與高麗,突厥,吐蕃,怛羅斯的戰爭)。後者基本就是在本土作戰,輸一場就可能亡國滅種(比如澶淵,靖康,襄樊,崖山這些戰爭都是不能輸的),輸不起。

如此強盛的大唐為何對外作戰勝率並不高?

總之,儘管唐朝對外戰爭勝率不高,但輸的這些都不影響國運,但是一旦打贏必定是那種重大勝利,不僅可以解除外敵威脅,甚至可以進一步消滅他們,並佔領他們的領土財產。比如徵高麗,降服渤海等東北勢力,滅吐谷渾,滅高昌等,設置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這些功績大多都是靠軍事上的重大勝利為後盾的。

唐朝一直是主動出擊,唐朝對外戰爭最有名的一次敗仗是怛羅斯之戰,但阿拉伯帝國從此對唐軍恐怖的戰鬥力心有餘悸,再也沒有向東方擴張的念頭。

唐朝與敵軍開戰,在新疆以西,在河西走廊,在遼東雪原,在蒙古大漠,一路擴張最終打下了幾乎半個亞洲,確立了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唐朝。唐朝的皇帝,被周圍的少數民族稱為“天可汗”,聖旨一下四方的藩國紛紛出兵隨從征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