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精讀07】會發怒的人不會真怒,只是為了所要實現的目的


【左傳精讀07】會發怒的人不會真怒,只是為了所要實現的目的


【材料】隱公五年 公元前718年

宋人取邾田。邾人告於鄭曰:「請君釋憾於宋,敝邑為道。」鄭人以王師會之。伐宋,入其郛,以報東門之役。宋人使來告命。公聞其入郛也,將救之,問於使者曰:「師何及?」對曰:「未及國。」公怒,乃止,辭使者曰:「君命寡人同恤社稷之難,今問諸使者,曰『師未及國』,非寡人之所敢知也。」

【譯文】

宋國搶了邾國的土地,邾國請鄭國幫忙揍它,鄭國正好想要報去年宋國入侵的仇,於是和邾國聯手伐宋,攻破了宋國都城的外城。宋國派使者向魯國求救,魯隱公聽說外城都被攻破了,打算救援,問使者說:“鄭邾兩國的軍隊打到哪裡了?”宋國使者說:“還沒到都城。”魯隱公大怒,於是說:“貴國君請我救援貴國,我問你敵軍到哪了,你說還沒到國都,你這麼說的原因我不敢知道。”就沒有救援。

【解析】

關於魯隱公拒絕救援宋國一事,有兩種說法:一是魯隱公本打算救援,但交談中宋國使者撒謊,魯隱公因此發怒放棄救援;二是魯隱公原本就不想救援宋國,所以明知故問,找了個藉口拒絕了宋國。

這兩種說法我比較偏向於後者。是否發動戰爭是關係兩國關係和本國命運的大事,怎麼可能輕易更改,定然是國君和其謀士深思熟慮才能定下決策。雖然這一時期確實有諸侯國君腦子一熱就幹仗的事情發生,但魯隱公不是這樣的國君,理由有三:第一,魯隱公沒有獨斷專行的權力,他要做什麼事受到大臣的牽制(具體原因參見【左傳精讀05】沒有野心而身居高位,就會漸漸失掉下屬的心);第二,魯隱公身邊有聰明能幹的忠臣輔佐,如眾仲、臧僖伯;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魯隱公在對外關係上有一以貫之的戰略。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把他在位十一年裡所有和外交有關的事件抽出來,連成一條線看,就會發現魯隱公或者說魯國是有外交戰略的。

隱公元年,和邾國結好,和宋國重歸於好,鄭國請兵伐衛,拒絕了。

隱公二年,和戎人結好,和紀國結親,並在紀國調和下緩和和莒國的關係。

隱公三年,無。

隱公四年,和宋國結好,宋國請兵伐鄭,拒絕了。

隱公五年,鄭國伐宋,宋國求援,拒絕了。

隱公六年,和鄭國結好,和齊國結好。

隱公七年,鞏固和齊國的關係。

隱公八年,和鄭國結好。

隱公九年,和宋國斷絕關係。和鄭國、齊國商談進攻宋國。

隱公十年,和鄭國、齊國結盟並進攻宋國,得到宋國的郜、防兩地。

隱公十一年,滕、薛兩國國君來朝拜,和鄭國、齊國一起進攻許國,許國作為戰利品被交給了鄭國。

從隱公在位這十一年裡的外交事件看,隱公即位初期(1-2年)就和周邊小國結好,和敵國握手言和,這是為了穩固政權。中期(3-7年)魯國堅持了多年的韜光養晦政策,一邊和他國儘量保持友好關係,不介入他國之間的戰爭,一邊觀察國際形勢,伺機而動。後期(8-11年),魯國最終選擇站隊鄭國和齊國,三大國聯手擊垮宋國,魯國的國家實力和國際地位大大提高,魯、鄭、齊三大國主導東部列國局勢的局面形成。

由此可見,魯隱公在位期間對外交行動有長期的戰略,他拒絕宋國的求援更可能早就打算好的,只是因為魯宋兩國之前有友好關係,魯隱公不好直接拒絕宋國,所以才找了個藉口發怒,把錯推在宋國使者身上。真正懂得發怒的人,不會被情緒所左右,發怒或者不發怒,都是為了實現他的目的。


欲讀更多文章,歡迎關注本人微信公眾號【溪流火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