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的调整过于频繁,很容易诱发夤缘奔竟、跑官卖官

基层干部的调整过于频繁,很容易诱发夤缘奔竟、跑官卖官

皇帝老人家真是英明伟大,在万里之外对基层情况竟也能了如指掌

西宁费用二千五百两,乐总督命崇保捐出来,条件是保举其子弟升职

作者:张集馨(清)

杜春和、张秀清 整理

中华书局出版

1981年11月第1版

1981年11月第1次印刷

定价:1.50元

【梅轩曰】这本《道咸宦海沉浮录》,得于《孔夫子旧书网》,原价一块五,现价十五,长了十倍。系作者自撰的一部年谱,详细记叙了其六十一年的官场见闻,名为年谱,实等于讽世小说,刻画官场鬼魅细致入微,不亚于清季之《官场现行记》。梅轩以《张集馨官场笔记》名之,逐日批读,有足令诸君拍案惊奇与扼腕疾首者。


州县干部的调整过于频繁,实不利于一个地方的发展稳定,也很容易诱发夤缘奔竟、跑官卖官。历来讲吏治的,没有不深明其中弊端的。

乐总督之所以亲自抓州县干部的调动,主要是可以用这个办法买卖人情,收受贿赂。臬司明绪也借此撞骗招摇,彭沛霖这些人又与其沆瀣一气、共同作弊。

我忝任藩司,辅助总督负责组织工作,不能匡正时弊,反而如粉墨登场的戏子傀儡一般,尸位素餐,真是令人惭愧。

即使是长祥这样一个总督府小小的笔帖式,在总督衙门与看门的陈二结拜为兄弟,与督署中军德祥终日在省府总值班室吸食洋烟,在外挟优宿娼,无恶不作。

陈二是乐总督的心腹,他说话乐总督无不言听计从。

陈二极力为长祥游说,帮他争取到一个知县职位。

向来总督衙门的笔帖式署理知县,都属于破格重点提拔,但必须是资格较深,并且业绩突出的才有可能被重用。

知县官缺一出来,明绪就对我说,乐总督有意让长祥署理补缺,但不好开口,委托我请你帮忙。

我在参加省府联席会时把这件事请示乐总督,他毫不迟疑,立刻就答应了。看来明绪说得没错,乐总督是一意要重用长祥了。

还有一件事。省府笔帖式多龄任职年限已满,以同知知县资格留甘肃补用,按规定补缺宁夏理事同知。藩司的干部任命书都下发了,多龄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到任,但多龄觉得这个官缺太清苦,没有多少油水可沾,就拖着不肯到任,想请藩司再给他调一个职位。

明绪替他向乐总督求情,改署为礼县知县,由藩司办理有关手续,但是多龄还是不肯去。因为他在任内因公因私亏空甚重,欠账太多,他盘算了一下,礼县每年所得好处只有千余两银子,根本不足以填补留下的窟窿。他于是想调任比较富庶的安定县,明绪又请我为他说话。

我说,要是这样讨价还价、换来换去,朝廷干部任用制度将成何体统呀?这不成了到市场上买大白菜了吗?

明绪说,乐总督着急想调剂安排好长祥,如果把礼县给长祥,把多龄安排到安定,不是两全其美吗?给人方便,便是与己方便,希望张大人帮忙通融。

我说,既然这样,不如请多龄自己任意选一个官缺,他亲自向乐总督说去,何必再让藩司衙门来回浪费公文笔墨呢?如果都像长龄这样,组织任命了都不肯去边远地区任职,以后藩司说话还有谁来听?组织还有什么权威和信用啊?如果乐总督一定要委派多龄任安定知县,明大人您还是亲自去回禀乐总督,让他给我明白指示,否则我实在难以从命。

明绪回去和乐总督汇报了,乐总督果然亲自又把我叫过去当面交代,我才没有话说,按照他的吩咐例行公事,安排藩司发文任命多龄去做了安定知县。

这样的恶例一开,其他如陶斯咏补任古浪县,罗星点任职永昌县,王汝铨调任张掖县,张清济署理靖远县后又调任宁远县,都遇到好多周折,给干部任用工作带来很大麻烦,也影响了干部工作声誉。

我经常对手下官员说,组织工作,最讲“廉”、“公”二字。现在遇到的这些用人不廉、不公的事,我们也很难改变,还希望诸公谅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