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法則,每個人養成好習慣不再難


4個法則,每個人養成好習慣不再難

培根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習慣的力量是自發且強大的,它就像我們體內的基因,決定了我們的行為,從而塑造了我們。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是習慣的奴隸。好的習慣,是人快速成長的催化劑。今天就跟大家一起分析與分享如何通過4個法則,養成好習慣。

4個法則,每個人養成好習慣不再難

一. 習慣具有複利效應,影響巨大

假如有一張非常大的紙,可以無限次的對摺,它的標準厚度為0.0766毫米。

當這張紙對摺23次時,其厚度為642米,遠超過法國埃菲爾鐵塔的高度(324米)。

當這張紙對摺51次時,其厚度為1.72億公里,超過地球到太陽的距離(1.5億公里)。

當這張紙對摺100次時,其厚度為102.6億光年,現代科學家探測到的宇宙極限半徑約是150億光年。

為什麼會產生如此超乎想象的結果?因為這運用了複利的巨大力量。

複利公式:F=P(1+i)^n,F代表收益,P代表本金,i代表增長率,n代表時間/重複次數。

其中,增長率和持續時間/重複次數,是複利的2大利器。

一個好的習慣,它對人成長的作用是正向的,即i是大於0的;1.01^365=37.78,每天進步1%,1年以後,1增長為37.78。

一個壞的習慣,它對人成長的影響是負向的,即i是小於0的;0.99^365=0.025,每天退步1%,一年以後,1減少為0.025。

一年以後,2者的差別已經達到了1500倍了;而且隨著時間的持續,這個差距會越拉越大。我們經常見到的,同一批同學,畢業一兩年基本沒什麼差別,但是五六年以後,差別就很大了;這就是習慣的複利效應造成的。

4個法則,每個人養成好習慣不再難

二.4個法則幫你養成好習慣

為什麼很多人難以養成好習慣?借用一個通俗的詞來描述就是,假大空。假,是指你自己根本沒有想明白為什麼要去養成這個習慣,你的動機浮於表面,是假的,遇到困難挫折就要放棄;大,是說你的行為難度太大了,不容易開始也不容易堅持;空,是形容你的行為就像空中樓閣,沒有支撐點,既沒有前期的一些暗示,也沒有後期的一些獎勵,容易散架。下面4個法則,幫助你告別假大空,以堅持跑步為例:

1.暗示要明顯

把行為要用到的器具或者物資,放在你所處環境的最顯眼處,你的眼睛看到最多的地方,你活動最頻繁的路線上,你一看到這些東西,就接收到暗示,要去採取行動。你的跑鞋,你的運動服,你可以把它們放置在你每天下班後呆的最長時間的地方,比如客廳顯眼處。

2.動機要有吸引力

也許你採取某個行動,有好幾個動機,一定要找出那個對你最有吸引力的動機。你跑步,是為了身體健康?還是為了保持身材?還是為了挑戰自己跑出好成績?還是為了追求一個熱愛跑步的女孩子?這幾個理由,都可以支持你去跑步,但那個對你最有吸引力的動機,才能給你源源不斷的動力。

3.行動要簡單

目標難度大,往往讓人望而生畏,難以為繼。但是把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行動簡單化,就很容易達成。有一個標準可以運用,就是2分鐘法則,把你的行動限制在每次只需要2分鐘就可以完成。跑步,你就可以先從跑2分鐘開始,這對你毫無壓力,簡單易行。2分鐘法則,是個起步,等你對某個行動有了一定的習慣了,逐步增加難度。

4.要有獎賞

人的大腦,喜歡做那些可以立即得到獎賞或者很久才能得到懲罰的行為,不喜歡做那些會立即得到懲罰或者很久才能獎賞的行為。這是人的天性,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做大腦喜歡的立即可以得到獎賞的行為。這種獎賞既可以是精神心理上,比如親戚朋友的讚美表揚;也可以是物質上,比如給自己一個小禮物。跑步了,每天給自己一個心理肯定。

4個法則,每個人養成好習慣不再難

一個好的習慣,通過複利效應可以產生非常高額的收益。找到對自己最有吸引力的動機,通過明顯地暗示,提醒自己立即採取行動,2分鐘內就可以完成行動,並且馬上給自己獎勵,你的好習慣就不難養成。有什麼樣的習慣,就有什麼樣的性格;有什麼樣的性格,就有什麼樣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