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晒第一季度經濟“成績單”:全區生產總值完成75.10億元

  22日,平潭召開第一季度經濟運行暨“八大工程”第二階段工作部署會議。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第一季度,平潭全區生產總值完成75.10億元、下降2.6%、全省排名第四,其中一、三產業增幅收窄、第二產業增加值下降22.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61億元、下降15.0%;全區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3.1%、上漲3.1%;全區完成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27.53億元、增長41.9%,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61億元、增長48.5%。

  當天, 黨工委相關負責人分析了實驗區第一季度總體經濟運行情況。他說,疫情給平潭經濟帶來影響、帶來挑戰,但也催生出許多新業態、新機遇。從實驗區第一季度情況看,經濟運行仍然有不少亮點——

  從經濟指標上看,實驗區GDP降幅明顯窄於全國、全省水平,排名居全省第四位,存貸款增速、漁業產值增速等多項指標趨向好轉,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工業投資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居全省首位,一些主要經濟指標回升態勢明顯。

  從主導產業上看,總部經濟、物流貿易產業體現了良好的抗壓性,第一階段(1-4月)總部經濟實現營收92億元、比增167%;跨境電商保稅備貨和直購出口貨值約5億元、比增138%;海運快件的通道優勢在這次疫情物資運輸中得到充分發揮,進出口貨值約4.5億元、比增67%。隨著“東方順”平潭至高雄航線的開通,兩岸農漁產品貿易快速增長,今年前兩個月就增長1.47倍、貨值近2億元。

  從經濟總量上看,實驗區經濟體量小、規模不大、加工貿易比重不高,具有“船小好調頭”的優勢,受疫情衝擊影響相對可控。特別是,春節以來,實驗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早謀劃、早部署,密集開展重大產業項目調度會商、招商“雲簽約”、促進企業復工復產“五項機制”、出臺一系列支持中小微企業優惠政策等,34個產業項目簽約、新引進投資額3000萬以上項目41個,總投資26.5億元的13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

  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平潭以更加務實的攻堅舉措闖關奪隘,推進“八大工程”第一階段建設。據統計,平潭“八大工程”第一階段任務按時完成或按序時推進242個,佔比84.6%。其中黨的建設主體責任、社會治理提升工程基本完成階段性目標。“我們將慎終如始築牢疫情防控防線,確保疫情防控始終‘零確診’,切實打通復工復產全鏈條,助推項目達產滿產,嚴守安全生產紅線底線,持續優化政治生態,抓好機構改革‘融合’、審批改革‘深化’、公共服務‘優化’,持續淨化社會生態,為實驗區各項事業發展提供堅實保障。”上述負責人說。(福建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