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區京唐智慧港建設忙不停

不是同城,勝似同城

——唐山高新區京唐智慧港建設進行時

高新區京唐智慧港建設忙不停

日前拍攝的京唐城際鐵路在京唐智慧港的施工現場。河北日報通訊員 郭寶強 攝

□河北日報記者 王育民

通訊員 張曉悅 韓偉

近日,唐山高新區京唐智慧港通州道和北京路交叉口附近,一個個項目正在加緊施工,挖掘機、推土機的轟鳴聲此起彼伏。

“北京路”和“通州道”的取名,彰顯著京唐智慧港作為京津唐城市群的重要一極,依託三女河機場、京唐城際鐵路唐山機場站,承接京津產業轉移平臺、吸引京津科技成果轉化的功能定位。

按照唐山市“一港雙城”戰略佈局,京唐智慧港正在崛起,將打造成為唐山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引擎。

基礎設施先行,安上“騰飛之翼”

“距離唐山三女河機場2公里、京唐城際鐵路唐山機場站1.4公里、長深高速唐山機場入口3.9公里……”日前,在通州道和北京路的交叉口路邊,唐山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龐秋原指著“京唐智慧港”展牌上的規劃圖,如數家珍般向客商列舉這裡位置的優越。

往南不遠處,高鐵站正在加緊建設。京唐城際鐵路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部長安彥鵬滿心期待:通車後,到達北京僅需29分鐘,“就像坐公交車一樣方便!”

據瞭解,京唐智慧港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區面積6.3平方公里,將依託三女河機場、京唐城際鐵路唐山機場站,建成以通用航空零部件加工、智慧應急裝備產業、現代服務業為支柱的城市門戶、創智高地、靚麗新區。

引進項目落地,市政建設要先行。在京唐智慧港,基礎配套設施日趨完善——

汙水處理廠一期建設已經完成,以半地下模式進行建設,可節約近一半的土地資源;

自來水廠建設工程(一期)正在安裝深井泵房,日供水能力1萬立方米,預計7月中旬可以達到供水條件;

總投資2.12億元的北京路、通州道、經十八路一期3條道路已建成通車,長5000多米,形成一個約1400畝的建設區域道路框架,其他道路正在加緊鋪設;

……

路網框架和市政配套服務體系建設正酣,為下一步大開發大建設創造了前期條件。

在此基礎上,還將調整優化城市佈局和空間結構,擴大環境容量生態空間,“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標同向、措施一體、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協同發展新格局。”龐秋原說。

引進智慧項目,融入時代潮流

日前,在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建智能化減震及隔震製品裝備製造基地,工人們正在忙碌地開挖基槽。“未來,我們有信心在這片深槽上,打造現代應急裝備產業發展的標杆示範項目。”該公司董事長李濤告訴筆者。

藉助唐山打造國家級現代應急裝備產業基地的機遇,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建設國際一流、國內第一的減隔震綜合研發中心、減隔震技術應用示範展示中心,從而實現減隔震產品智能工業化製造。

項目落戶京唐智慧港,“智慧”兩字被格外看重。

據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趙全成介紹,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減隔震技術的應用是以柔克剛,在保護建築物結構的同時更保護了建築的功能,形成城市的“安全島”,把硬抗震轉變為柔減震的減震控制體系,將推動唐山應急產業向特色園區聚集、向智能高端延伸、向全產業鏈邁進。

類似的“智慧”項目還在陸續引進。蘇寧冀東智慧電商產業園項目,總投資約7.8億元,依託便利的交通,建設區域智慧電子商務運營中心、跨境電商運行中心、結算中心、現代化智能倉儲中心、分揀中心、配送中心;唐山天佑安康國際頤養中心項目,總投資4億元,建成後可容納近1500位京唐等地老人居住,為他們提供對講系統、安防系統、網絡系統、消防系統等智能化生活……

一個個智慧化項目相繼開工,為區域發展注入著持續後勁。

承接京津產業,加快創新發展

“項目所在地附近的唐山機場高鐵站距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僅需29分鐘車程,打造的是(京津冀)高端產業價值新窪地。”日前,設在京唐智慧港通州產業園的河北和君信遠企業孵化加速器有限公司打出簡潔鮮明的廣告,宣傳正在開發建設的孵化器廠房。

該公司由北京市通州區一家企業投資成立。公司總經理餘立軍說,孵化器助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承接北京高端製造產業轉移和成果轉化項目。建成後,可容納中小型科技企業150至200家,目前正在面向北京等地招商。

“不是同城勝同城”,不僅是京唐智慧港打出的廣告詞,也是餘立軍的切身感受,因為便捷的交通為京唐兩地“雙城”工作提供了可能。

通州產業園結緣唐山高新區,還要追溯到2017年。

當年,唐山高新區管委會與北京市通州區投資促進局、中關村科技園區通州園管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決定在高新區京唐智慧港建設通州產業園。

據高新區商務局局長王亞偉介紹,根據協議,通州產業園將重點發展高端裝備製造、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產業。

通州區一位領導同志表示,通州產業園是唐山、通州兩地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下好“先手棋”的創新舉措,“要將園區打造成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試驗田和示範區”。

為了吸引京津產業轉移和成果轉化,高新區制定了一系列針對京津企業和京津人才落戶的獎勵辦法,並推出“一線工作”服務法。

在和君信遠科技—唐山(京津冀)高端製造產業e家項目門口,“京唐智慧港開發建設指揮部”的指示牌十分醒目。這個指揮部,就臨時設立在項目院內。

“要堅持項目在一線調度、問題在一線解決、工作在一線推動。”京唐智慧港開發建設指揮部負責人盧兵說,他們的工作就是為企業服務。

截至目前,在這片營商氛圍濃郁的熱土上,已簽約項目10個,正在洽談推進項目13個。“京唐新門戶、城市新中心、產業新高地”正在悄然崛起。

(來源:環渤海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