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發現11例出院後“復陽”!浙江正有序擴大核酸和抗體檢測規模

2020-04-27 17:32

浙江在線

今天(4月27日)下午3點,浙江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舉行第四十五場。發佈會主題是“浙江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浙江已發現11例出院後“復陽”病例

對出院患者加強精細化管理

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表示,浙江省對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一直加強精細化管理,均採取繼續居家隔離或集中隔離方式觀察14天,全面落實定點醫院開展跟蹤隨訪、定期複診複檢和健康指導工作。尤其對出院後複檢核酸呈陽性的人員,浙江將嚴格採取針對性措施。

陳廣勝介紹,浙江現有11例“復陽”者,其中痰液“復陽”9例、糞便“復陽”2例,平均年齡49.2歲,平均住院時間31.3天,目前均在指定地點隔離觀察,予以抗病毒、中藥等治療,並定期在定點醫院複診複檢。

浙江正有序擴大核酸和抗體檢測規模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浙江省正有序擴大核酸和抗體檢測規模。

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介紹,浙江省決定對各級疾控機構在流行病學調查中判定的密切接觸者,凡解除隔離醫學觀察前未進行相關檢測的,均進行免費核酸和抗體檢測。其中,學生和從事教育工作人員應在復學前完成檢測;從事公共場所服務、交通工具服務及養老機構、監獄、看守所等特殊場所服務的人員,相對密閉公共場所工作人員,既往確診病例及無症狀感染者的共同居住生活者,應在2周內完成檢測;其他人員應在1個月內完成檢測。

同時,浙江決定對各級醫療機構所有工作人員進行核酸和抗體檢測,對所有發熱門診患者和住院患者住院前進行核酸和抗體檢測。加快提高我省醫療機構檢測能力,要求今年4月底前每個縣(市、區)至少有1家醫療機構具備核酸和抗體檢測能力,5月底前各級疾控機構和三級醫院全部具備檢測能力,6月底前開設發熱門診的二級以上醫院全部具備檢測能力,對重點人群做到應檢盡檢,對復工復產復學人員聚集的單位、場所優先做到願檢盡檢。

嚴防院內新冠肺炎感染

浙江落實4個方面措施

最近,個別省份發生醫院內感染事件,嚴防院內感染成關注熱點。

在今天下午舉行的浙江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第四十五場)上,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孫黎明介紹,為嚴防院內感染,浙江進行了專題的研究部署,並且落實了4個方面措施,加以嚴格規範。

其中,加強就醫流程的管理和醫護人員防護管理。目前,全省各級醫療機構嚴格執行所有進入人員進入醫院測體溫、戴口罩的管理要求,加強了預警分診和門診的篩查。對於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症狀患者,進行綜合評估,並且要結合病毒、核酸、抗體檢測和肺部CT進行診斷。同時嚴格住院病房的管理,非必須不陪護,確需陪護的安排一名固定陪護人員,並加強陪護人員的健康監測和管理,減少醫院內人員的流動,加大院感培訓力度,實現院感培訓全覆蓋。同時,嚴格落實院感防護監督巡查制度,督促醫護人員按規範要做好個人的防護。 

同時,全省對醫療機構所有工作人員進行核酸和抗體檢測,包括臨床、行政、後勤、保潔、安保、實習、驗收人員等,全部要進行診療、核酸和抗體檢測。對於固定在醫院從事患者陪護工作的社會陪護人員,也將進行核酸以及抗體檢測,上述檢測工作原則上在4月底前完成。

在加強實驗室檢測能力建設方面,4月底前全省每個縣市區至少有一家醫療衛生機構具備核酸和抗體檢測能力。目前,浙江全省除個別區(縣、市)外,都已經至少有一家醫療衛生機構具備核酸和抗體檢測能力。5月底前,全省各級疾控機構和三級醫院全部具備檢測能力。6月底前,全省所有開設發熱門診的二級以上醫院全部具備檢測能力。同時我們也積極鼓勵第三方實驗室提升檢測能力,承擔重點人群檢測任務,面向社會提供預約檢測服務。 

在加強醫療衛生全行業管理督導方面,浙江將對全省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實現全覆蓋管理,特別是將民營醫療機構納入疫情防控整體工作。省衛健委也已組成多支檢查督導組,赴全省各地開展醫療機構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的督導檢查。

疫情後每天仍新增市場主體4600多個

浙江怎麼做到的?

自疫情發生以來至上週,全省共新增26萬個市場主體,平均每個工作日大約新增4600多個,從中折射出浙商的蓬勃生機。

在減負擔方面,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介紹,自疫情發生以來,浙江密集出臺了精準幫扶企業的“1+X”惠企政策,大力實施減稅減費減租減息減支“五減”行動,今年為企業降本減負確保新增1500億元。到3月底,全省已兌現“五減”資金591.4億元。

在優服務方面,浙江大力開展“三服務”活動,以政務流程創新穩企業、保就業、促發展。以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為例,在率先發布工商辦事“最多跑一次”清單、實現企業開辦“一日辦結”的基礎上,今年又著力打造企業開辦“一網通辦”3.0版,增設企業開辦“一站式”服務,開展企業遷移“零次跑”改革試點。

在增動力方面,浙江把要素配置市場化改革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切實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促進優質資源向優勢區域、優勢產業、優勢企業集中,打破罈罈罐罐。2019年全省單位建設用地GDP產出達每畝31萬元,“面對疫情衝擊,我們堅持改革方向不動搖,今年將繼續擴大評價範圍,對全省12萬家規上和用地3畝以上的規下工業企業應評盡評,對省級以上開發區、高新區、特色小鎮和小微企業園應評盡評,不斷強化產業‘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動力機制,化危為機提升浙江經濟的發展層次和整體素質。”陳廣勝說。

(記者 曾楊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