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灘村見證軍民魚水情 一斗種子救傷員

橫灘村見證軍民魚水情 一斗種子救傷員

蔡篤富。 海南日報記者 李磊 攝

“最後一碗米,送去做軍糧;最後一塊布,送去做軍裝……”這首在戰爭年代廣為傳唱的民謠,是軍民團結的生動體現。71年前的春夏之交,在革命老區村莊澄邁縣中興鎮橫灘村裡,老區人民用行動印證了這句民謠——為了救治12名瓊崖縱隊傷員,村民們傾其所有,甚至將晚造的稻種拿出,為養傷的子弟兵補充營養。

  長期以來,這段歷史鮮為人知,直到海南省老區建設促進會的工作人員在走訪革命老區村莊時,才漸漸發掘了這一老區人民當年的義舉。近日,海南日報記者找到了當年才15歲的親歷者蔡篤富,他向記者回憶講述了這段往事。

  照顧瓊縱傷員是家常便飯

  蔡篤富今年雖然已86歲,仍耳聰目明、聲音洪亮、思維敏捷,身體健壯硬朗,依舊能夠清晰地回憶起當年村民合力救治在村中養傷的瓊縱傷員的整個過程。他說,那是他一生難以忘懷的記憶。

  橫灘村地處澄邁縣六芹山革命根據地附近,海南解放前夕,瓊縱主力部隊撤出根據地外圍後,根據地只有小分隊、地方少數人員以及傷病員留守。為了開展游擊戰牽制敵人,小分隊將傷病員安置在根據地的各個村莊裡。

  在烽火連天的戰爭年代,根據地成千上萬的老百姓照顧瓊縱戰士傷員是家常便飯。在蔡篤富的記憶裡,1949年春季後,這一年安置到他們村的傷病員特別多,往往是送走了一批又來一批。最多的一次是三月初的一天,一下子送來了12位傷員。

  蔡篤富說,當時這批傷員被安排在村口一間破廟裡,整個房子都睡滿了。村民們和地方的幾位同志輪流照顧,他們給傷病員抓藥、熬藥、敷藥、喂藥,還要煮飯、餵飯。幾天後,村裡遇到了一個難題,為傷員準備的糧食全部吃完了。

  “負責照顧傷員的村民去找地下交通員蔡篤中商量,蔡篤中馬上召開全村骨幹群眾會議,發動群眾獻糧食。” 蔡篤富回憶,村民你一把我一口攢著,給傷病員送去了為數不多的糧食。當時正值初夏,離收穫季節還有一個多月,大家都很困難,決定各戶三、五日輪流照顧,直到吃完最後一粒米。

  獻完口糧獻晚造種子

  戰士們由於在戰場上失血過多,加上風餐露宿,個個面黃肌瘦,幾天後,營養不良的他們又都得了“水脹病”。

  蔡篤中經常走南闖北,見多識廣,又召集村民一起商量對策,他說,只要用米熬粥喝,或者多喝米湯,就能治好戰士們的“水脹病”。

  “可是那個時候,鄉親們已經在家裡吞野菜、吃番薯葉,該吃的都吃完了,怎麼辦?” 蔡篤富還記得,當時蔡篤中號召大家:家家戶戶不是還有晚造的種子嗎?鄉親們,到了晚造再想辦法,現在救命要緊,有一斗的借半鬥,有兩升的借一升。

  到了晚上,鄉親們紛紛拎來了不多的種子,有的3升,有的2升,大家將種子集中起來,舂米為戰士們做飯。有了大米吃的傷病員,第二天就開始消腫了。

  蔡篤富還記得,那時正在養傷的戰士們端起飯碗,看著碗中的米粥,都流下感動的淚水,“當時一個軍官模樣的傷員說,等到革命勝利,他們一定回來,報答父老鄉親們的救命之恩!”

  一個多月後,12名傷員中有8位戰士傷愈重返前線,但剩下的4位戰士傷勢越來越嚴重了。村民們用盡了所有的方法,也沒有治好他們的傷,最終四位傷員還是犧牲了。

  蔡篤富回憶,當時村民在破廟附近挖一個大坑,把四位烈士遺體一一清洗乾淨,還有村民把家裡僅有的兩張草蓆獻出,小心翼翼地裹著這四位烈士的遺體下葬。

  在蔡篤富和省老區建設促進會的工作人員帶領下,海南日報記者在村口一片茂密的橡膠林裡,找到當年埋葬四名戰士的地方,不遠處的密林裡,還殘留著一段段牆基。蔡篤富說,那些牆基便是當年傷員們養傷的破廟後來倒塌殘留下來的。70多年來,村民們知道這裡是英雄埋骨處,一直沒有人在這裡開墾,每年定期清理雜草,用自己的方式紀念著那些71年前為海南解放事業而獻出生命的英雄們。(海南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