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我們崇拜作家不崇拜明星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們有一個很好聽的稱呼,叫“文學青年”。現在這種稱呼沒有了,誰還這麼說,就老土了。那時的文學青年,都有一個願望,就是都想當作家。那年代,當作家容易也不容易。你如果有一篇短篇小說在全國獲獎,你就成了知名作家。但那時發一篇小說也不容易,要一審二審三審,三審都過了有時還會在編輯部壓半年。

八十年代,我們崇拜作家不崇拜明星

不過那時候當個作家很榮耀。那個榮耀程度不亞於今天的明星。請他們談創作體會,臺下聽眾黑壓壓一片,不斷有人遞紙條,會後圍著他們請簽名留念。我至今還珍藏著一本小說集《爬滿青藤的木屋》,那年作家古華來我們城市,我請他在他的書上籤了名。

那時我們想當作家,更崇拜作家。今天想想,那時我們為什麼要有那麼多精神崇拜呢?像今天的追星族?當時作家王蒙就曾給我們潑涼水“不要擁擠在這條崎嶇的小路上”。

當時天津有個作家來我們城市談創作體會,會後我們都圍著他走了很遠,一直走到街心公園,請他簽名,問他問題。他當時說的一句話我至今記憶猶新:“一篇小說如果值一元錢,結尾值六毛。”不過他當時還有一句話我至今還記得。公園執勤老大爺見我們圍了一圈席地而坐,就過來驅趕。那時候是不允許人群扎堆的。這位作家說這位老大爺是“小市民”。呵呵,現在想,我們何嘗不都是小市民?大作家說這樣的話,不也是小市民的表現嗎?

那時,我們市裡有一位作家剛走紅,參加全國優秀小說頒獎典禮回來,在市文聯會議室談創作體會。我作為業餘作者榮幸參加。那位作家很興奮,興致勃勃談了兩個多小時。

最後,大家提問題。或許我們還與他一樣也沉浸在他獲獎的喜悅裡,或許面對這麼個在全國獲獎的大作家有點唯唯諾諾,會場掌聲過後,沉默了許久。

那位作家有些尷尬,漲紅了臉,說:“怎麼了,是不服氣啊?”作家這句話,使大家交頭接耳了一陣子。

快四十年了,大作家當年都說了些什麼,我都忘記了,筆記本也在一次搬家中弄丟了,可他這句話我至今還記得。

不管多大人物,不管多麼有名,都有另一面。想想,其實淺薄的不是他們,是我們。我們一直把他們放在高山仰止的位置。一如今天的追星族,也是把明星當成了天上那顆最亮的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