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堡、子洲两县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日,记者了解到,吴堡县和子洲县今年林草工作紧紧围绕榆林建设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目标,立足林业工作高质量、生态空间高颜值的绿色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狠抓森林资源管理,着力解决封山禁牧、森林防火等林业突出问题,确保生态安全。

吴堡——多措并举确保造林质量

202年,吴堡县将新增营造林2万亩、人工种草0.1万亩;绿化村庄13个;全民义务植树28万株。

该县将重点生态绿化沿黄山体直观坡面1664亩,打造千年石城、横沟温泉、黄河二碛、川口东渡等旅游景点,建设特色景观;计划投资1067万元,打造黄河二碛景点鲜桃示范基地90亩,毛主席东渡景点元宝枫试验基地50亩;计划投资1213万元,实施沿黄公路第一分区工程;计划投资493万元,启动实施“百村万树”绿色示范工程。

该县全面推行承包造林,确保造林质量。认真编制项目规划设计,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和监理,严格检查验收,及时兑现资金。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国土绿化和产业振兴,优先扶持造林大户和企业,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政策保护,实现投资方式灵活化、投资渠道多元化、产业发展规模化和集约化。进一步完善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探索建立与市场和社会对接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按照产权淸晰、责权明确、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的原则,加快推进育苗造林一体化、育苗造景一体化、育林购绿一体化的“三育一体”造林机制改革试点,变“要我造”为“我要造”,变被动“造绿”为主动“购绿”,强化后期管护责任落实。

同时,该县紧密结合造林绿化过程中的技术难题,积极开展相关课题研究,统筹安排,将科研经费列入预算。积极引进培育常绿乔灌木树种,丰富绿化层次。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和本地技术人才培养,建立健全县镇两级科技服务体系。

子洲——巩固省级森林城市成果

作为“省级森林城市”,今年子州县全年计划完成营造林面积5.55万亩,占市上下达指标5万亩的111.08%。其中完成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森林抚育等中央投资建设项目3.8万亩;完成市级投资建设工程共10726.5亩;申报建设陕西省佛殿堂森林公园;完成义务植树75万株。

该县今年林业重点工作有两项:一是造林绿化工作。重点实施绥延高速公路、青银高速公路子洲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美丽乡村建设绿化工程,打造人居休闲的森林公园。二是生态脱贫及帮扶工作:对363名生态护林员进行严格化管理,应用封山禁牧管理信息系统云平台(林管通),提升管理水平;同时采取多措并举、长短产业结合的办法,巩固和提升贫困村、户退出、脱贫质量,实现持续增收。

据了解,春季造林工作开展以来,虽然受疫情影响,子洲县各项绿化工作较往年有些滞后,但该县为了抢抓春季造林时机,在确保高质量完成造林任务的前提下,及时规划造林地块、落实苗木供应,迅速掀起了植树造林的热潮。

在春季造林绿化工作中,该县林业局制定领导包抓制度和下属单位包抓标段责任制度,安排技术人员及种苗森防检疫人员负责全程指导造林工作。同时组成督导组,按照造林绿化工作的时间节点、栽植标准等,不间断、全方位督导造林进度;

该县结合脱贫攻坚,发动群众参与造林。结合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该县在各项绿化工作中,组织动员当地农民,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以及因疫情影响难以返城务工人员,优先就近组织植树造林,最大限度的增加贫困人口务工收入问题。

本报记者陈静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