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衛工人打花是誰的錯?


環衛工人打花是誰的錯?

4月17日一則鄭州環衛工人用掃把拍打街邊薔薇花的視頻上了熱搜。據瞭解是因為城市執法局考核環衛工人是“以克論淨”。環衛工人為了不被罰款,就把樹上的花提前打下來,掃乾淨。以免被罰款。事後執法局的人出來解釋說是“以克論淨”不包括花瓣。

其實,和打花類似的現象還有秋冬季節拍打樹上的落葉。去年冬天在濟南的街道上我就親眼看到過。

那何為“以克論淨”呢。就是每個環衛工人負責的路段,每平米的灰塵重量不允許超過多少克。這是上級部門考核環衛工人的硬性指標。記者採訪環衛工人得知,沒超標一個位置罰款100元,而他們每天的工資只有70多元。

換句話說,環衛工人們也是為了生存才出此下策。城市執法局為了保證城市的環境衛生,制訂了嚴苛的標準,有錯麼?

出現這個不好的現象究竟是誰的錯呢?

我個人覺得,城市執法局制定的考核指標有問題,或者不夠細緻,或者沒有宣傳到位。

“你考核什麼,員工就幹什麼”。考核指標就是指揮棒,所以管理者制定指標時一定要慎重,要考慮的全面一些。除了要解決眼前的問題,還要考慮指標後續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打花,打落葉������就是“以克論淨”這個指標帶來的負面影響。

其實類似的現象在企業中很常見,例如生產型企業考核一線員工的常用方式就是計件工資,產生的負面影響就是倉庫裡堆滿了不著急發貨的積壓庫存。

所以,在制定政策時,一定要考慮負面影響,並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就像這個“以克論淨”,其實就像那個執法局的人員說的那樣,詳細的把不計入重量的垃圾列出明細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

還有另一個應該注意的問題就是,政策制定出來以後,要第一時間進行宣貫和培訓,直到每個員工都熟悉掌握。執法局的人員說花瓣不計入重量,如果不是為了應付記者臨時制定的政策,那就是政策沒有宣貫到位,導致很多環衛工人都不瞭解,造成這麼不好的影響。

政策的制定者一定要長點心,負責人點,任何政策的出臺都要充分考慮它的負面影響,並想辦法消除他。

環衛工人打花是誰的錯?


環衛工人打花是誰的錯?


環衛工人打花是誰的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