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的武器:國產馬克沁、日本九二式,曾經是敵手,朝鮮共戰鬥

2020年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70週年紀念日。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在朝鮮戰場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進行了長達2年零9個月的艱苦戰鬥,付出了重大犧牲,最終贏來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為紀念偉大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抗美援朝戰爭,我們不定期推出系列文章,介紹有關於志願軍和抗美援朝的方方面面。

這一部分我們介紹志願軍裝備的各型重機槍。重機槍有著更遠的射程、兇猛的火力、更長的射擊時間,是步兵進攻或防禦時的火力中堅,但也有重量大、採用固定槍架而射擊位置固定等特點。本次我們介紹的兩種重機槍,是志願軍入朝早期攜帶的兩種較老的重機槍,它們曾在抗戰時期互為敵手,而在朝鮮戰場上則並肩作戰。

大家都熟悉馬克沁重機槍,這種水冷式重機槍曾在戰場上大殺四方達半個世紀的時間。英國、德國、沙俄都曾生產過馬克沁重機槍,中國也不例外。早在晚清時期,中國人就接觸過馬克沁重機槍,但正經引進生產這種武器是在民國期間。1935年(民國24年),金陵兵工廠成功仿造了德國MG08式馬克沁重機槍,並命名為二四式重機槍。


志願軍的武器:國產馬克沁、日本九二式,曾經是敵手,朝鮮共戰鬥

▲志願軍機槍手操作二四式馬克沁重機槍對敵射擊


二四式重機槍(也有叫民二四式的)口徑為7.92毫米,發射7.92毫米子彈,理論射速600發/分。該槍從右側接入帆布彈鏈,供彈方式100或250發彈帶供彈,有效射程1000米。全槍全重為49公斤。該槍使用一前兩後的腳架,可以調節腳架高度。射擊前需要打開表尺,射手需要雙手握持雙D型握把扣動扳機射擊。

志願軍的武器:國產馬克沁、日本九二式,曾經是敵手,朝鮮共戰鬥

▲這張圖片中,出現了二四式重機槍、布倫式輕機槍和蘇制RPG-43反坦克手榴彈


抗戰時期二四式是中國軍隊主力的重機槍,大量殺傷日軍的同時也因固定位置經常招致日軍炮火攻擊。解放戰爭期間,這種重機槍逐漸被解放軍繳獲,最後隨志願軍前往朝鮮戰場。在抗美援朝戰爭的前期,二四式馬克沁重機槍確實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重量太大不宜移動讓運動戰期間的志願軍機槍手們十分消耗體力。

志願軍的武器:國產馬克沁、日本九二式,曾經是敵手,朝鮮共戰鬥

▲志願軍某部馬克沁重機槍對敵射擊


志願軍一線部隊對於二四式馬克沁重機槍的意見是很大的,普遍認為馬克沁重機槍零件複雜,未構築工事則不能射擊;而且水冷重機槍必須用水,這在朝鮮的山地環境中,尤其是冬季極為不便。所以蘇制重機槍列裝一線部隊後,馬克沁重機槍被替換,退至二線部隊使用,朝鮮停戰後,二四式重機槍退出現役,改成7.62毫米口徑繼續在民兵部隊使用。

另一種重機槍曾是抗日戰爭時期日軍的主力重機槍,即九二式重機槍。1932年被研製出來,是一種氣冷式重機槍,槍管上設有散熱片。該槍口徑為7.7毫米,槍全重達55.3公斤(含三腳架),比中國軍隊的馬克沁水冷式重機槍還重。該槍發射7.7毫米子彈,使用30發保彈板供彈,理論射速450發/分、實際射速200 發/分鐘。,有效射程800米—1000米。

志願軍的武器:國產馬克沁、日本九二式,曾經是敵手,朝鮮共戰鬥

▲入朝前期的運動戰中,志願軍機槍手操作九二式重機槍


九二式的射擊精度是不錯的,甚至可以安裝光學瞄具進行遠距離射擊,但是因為精度提升而降低了射速。由於使用保彈板供彈,則要用潤滑油。抗戰時期,中國軍隊曾繳獲過這種重機槍。抗戰結束後,九二式重機槍又被國共雙方軍隊使用,經歷瞭解放戰爭。再之後又隨志願軍前往朝鮮。

志願軍的武器:國產馬克沁、日本九二式,曾經是敵手,朝鮮共戰鬥

▲志願軍機槍手操作九二式重機槍進行夜間射擊


志願軍的日械部隊使用過該型重機槍,數量很少,射擊精度很好,氣冷式的九二式在冬天也比馬克沁耐用。但是火力持續性不足,射速低,作為壓制武器而言不如其他重機槍,而且山地機動時這槍比水冷式馬克沁還重,子彈又不能和數量更多的馬克沁重機槍兼容。進入陣地戰後,蘇制重機槍進入一線部隊,九二式重機槍逐漸撤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