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三臺八景”

在中國有很多稱為“三臺八景”的地方,今天我們來講講大冶的“三臺八景”!

大冶的三臺指的是:天台山、宮台山、雲臺山,八景指的是:虯涇鍾靈、沼山疊翠、雷嶺石林、太和雲霧、龍角朝暾、鹿頭夕照、銅海飛煙、金湖湛月。


大冶三臺

大冶市“三臺八景”

  天台山 地處陳貴鎮,東西長5.5公里,面積11平方公里,主峰蓮花峰海拔580米。宋高宗紹興年間,建天台寺,有“源公祖師”道場。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僧人置“八景詩刻”,今移嵌於鹿囿牆垣之上。天台山作為大冶“三臺”之首,是一個以復交文化為特色兼自然人文景觀為一體的綜合性景區。山中開發資源十分豐富,其中以響洞生雲、錫泉印月、經樓聽雨、石鏡照人、方朔書堂、源公古塔、蓮峰積翠、白水靈臺等八景最富盛名。大冶市天台山有著悠久的佛教文化淵源,歷史上位居大冶佛教四大名山(天台山、東方山、五卦山、白雉山)之首。清代中葉,天台山曾是統管三省十三縣佛教的大叢林,成為湘鄂贛著名佛教文化聖地。

大冶市“三臺八景”

宮台山 地處靈鄉鎮,面積0.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304.7米。山峰突起,望之如覆鍾。東北側地勢較緩,果樹成蔭:西南側地勢險峻,絕壁懸巖。清代文學家袁宏道詩云:“好在宮臺裡,兩巖陡絕起。”山間有南北兩窩,北窩深邃幽靜,南窩空曠狹長。巨石林立,滴水巖居高臨下。上有兩石夾道,長丈餘,可通行人,名曰:“天門關”;中橫一石,名曰:“天門限”。山顛有唐建古寺,世傳唐高祖御賜香爐供此。

大冶市“三臺八景”

雲臺山 地處劉仁八鎮,與天台山相對峙,東西場1.5公里,南北寬2.5公里,海拔337.7米。縣誌記載的“鳥鵲難飛”景觀,又稱掛板岩,位於雲臺山相鄰的南山中段。南山走向,從東往西:銅山口巖山廟--大王山--毛鋪的山脈,統稱南山。登臨高處,俯首良田萬頃,回頭峭壁千尋。竹林茂密,鬱鬱蔥蔥。層巒疊翠,朵朵青雲簇擁而上:幽山邃壑,淙淙泉水箭射而來。時或清風淡霧,時或霞蔚雲蒸,彷彿置身霄漢。山下有巖山廟、戲子洞、土主墳、大泉等古蹟。


大冶八景


大冶市“三臺八景”

 金湖湛月

雨添新水汛湖瀦,野渡舟橫露正初。

萬籟盡排青玉案,一川光映白蟾蜍。

明窗倒浸漣漪影,虛室遙分皎潔餘。

擬欲洗心清俗翳,靈臺侵曉意居諸。


金湖,亦稱大冶湖、由大冶市區西南一直向東延伸,浩淼數十里,直通長江。傳說古代湖中有淘金井,每年除夕,井底可見月影,景名由此而來。


大冶市“三臺八景”

鹿頭夕照

呦鹿春山何處尋,萋萋芳草襯疏林。

咸池返照浮光躍,昧谷橫霞暮影沉。

退舍揮戈誰壯志,分陰尺璧古人心。

未遑白髮催衙鼓,獨對遙岑憶好音。

鹿耳山,亦名鹿頭山。位於金湖街道辦事處與大箕鋪鎮交界處,主峰海拔六百七十米,山麓有蒺藜絲聚成形,四季青翠,遠望活像一頭梅花鹿,山以此得名。山上有植被繁茂,蒼翠連天。山下有大泉潭、小泉潭。每到夕陽西下時,晚霞返照山嶺,層林盡染,秀色迷人。


大冶市“三臺八景”

龍角朝暾

睜嶸不與眾山同,尺木亭亭矯碧空。

帶起曉煙連白水,迎來初旭抱珠紅。

雲從只合翔天表,松老何堪困壑中。

乘此清光鱗甲動,蒼生霖雨不言動。

龍角山在市區南面約十二公里處,位於金湖街道辦事處、大箕鋪鎮、殷祖鎮之間。原名龍耳山,傳說唐天寶四年,唐玄宗認為龍有角無耳,敕改龍角山,實為山頂有巨石斜出,遠望有如龍角,故名。自古以來,龍角山即為採銅、冶銅之所,相傳民族英雄岳飛曾在此鍊銅制兵器,山上有岳飛洞、下馬缺、仙人橋等勝蹟。


大冶市“三臺八景”

銅海飛煙

青銅文化起商周,銅海雲煙繞古丘。

採礦先行開拓法,冶金獨創鼓風爐。

煉渣雨洗精華在,井巷塵封歲月悠。

一部自然科學史,好憑遺址紀春秋。

銅綠山古銅礦遺址位於大冶市區西南三公里處的大冶湖畔,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二零零一年被評為“中國二十世紀一百項考古發現”之一。


大冶市“三臺八景”

太和雲霧

太和形勝四時妍,霞蔚迷濛景萬千。

氣合重巒雲似海,風回絕頂霧如煙。

疏林篩影日初照,遠岫斜陽靄復還。

山徑漸隨芳草沒,遊人方識露沾衫。


太和山位於大冶市區南面十五公里的殷祖鎮境內,主峰太和尖,亦稱太婆尖,海拔八百四十米,是大冶境內最高峰,山名的來由有兩個傳說:據說古代有位太和僧人在此結廬,後人稱此山為太和尖,亦名太和巔、太和殿;後來山旁的坳頭村有位德高望重的太婆死後安葬于山中,人們又稱此山為太婆尖。


大冶市“三臺八景”

雷嶺石林

雷山形勝賽東方,擂鼓仙人興致昂。

幽谷層巒藏錦繡,松濤石浪韻悠揚。

三臺相望誇陳貴,八景新裁綴礦鄉。

物寶天華金桔豔,滿園秋色盡文章。


雷山位於大冶市區之西十五公里的陳貴鎮附近,西起九眼橋水庫,與宮台山相望,東至華壠水庫,與天台山對峙,全長二點五公里。西稱大雷山,海拔二百零七米,東稱小雷山,海拔六十米。雷山以神奇的石景聞名遐邇,“雷嶺石林”由石城、石浪、石炮、石松、石屋、石床、石棺、石獅等六十四景組成,雷山石景美不勝收,文人墨客題詠不絕。


大冶市“三臺八景”

沼山疊翠

斷崖如隱蓮宮,樹杪樓臺積翠中

雨過瀑泉搖素練,山浮煙靄接蒼穹。

馬封已逐蓬科轉,雁塔都隨劫燼空。

徙倚夕陽凌絕頂,鄂城燈火半輪紅。

沼山於位大冶市區之西三十公里的保安鎮鏡內,是大冶市與鄂州市的界山。主峰海拔四百一十八點五米。絕頂有覆盆山、獅子石。現有方圓數十里的沼山森林公園風景區,群峰環繞,翠竹繁茂,“翠竹山莊”頗具規模,是理想的休閒、觀光勝地。

大冶市“三臺八景”

虯涇鍾靈

浩浩虯川繞九彎,金牛起步煥新顏。

一番伏汛迎潮漲,滿涇潛鱗拍浪翻。

對岸牧童橫短笛,隔河村叟系垂竿。

幾聲鮁鮁三篙水,逗得遊人去復還。

虯川河流於大冶市區之西三十五公里的金牛鎮境內,河道婉蜒曲折,河水奔騰,狀如虯龍,故有“虯川九曲”之說。如今虯川兩岸有香爐山新石器遺址及西山觀、靈溪觀、張王廟、金牛堆等名勝古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