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Hello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張辰!

預算30萬買一臺7座SUV,你首先會想到誰?很多小夥伴的答案一定是它:豐田漢蘭達還有它的老對手福特銳界不過最近有一個新的選手誕生了,它就是雪佛蘭開拓者今天我就把這三臺車聚到了一起,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來對比一下,看看究竟哪臺更適合你!

手握25萬媳婦非要買漢蘭達銳界,我偷偷選了它,開完媳婦樂開了花

設計篇

雪佛蘭 開拓者

指導價:25.99萬-32.99萬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開拓者是三臺車裡外觀最運動的一款,它共有三個版本可供選擇,分別為普通版、RedLine和RS版。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今天我們拿到的這臺為RS版本車型,它不僅整體的造型十分運動,細節處的氛圍營造也很到位,包括

黑色的中網、領結(車標)和RS標識等等。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值得注意的是,它分體式的頭燈很有特色,上面長條狀的為轉向燈和日間行車燈。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下方的是LED大燈。和其他採用分體式頭燈設計的車型相比,它給人的感覺還是很不錯的,看上去比較協調。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頂配車型配備了21英寸輪圈,具體參數:265/45 R21,

值得注意的是,官方選用了米其林LATITUDE Sport 3輪胎,這是米其林新出的主打高端運動性能的SUV輪胎,抓地力很不錯,但價格也不便宜,將近3000塊一條。

在這三臺車中,開拓者是最為年輕、激進的一款。

福特 銳界

指導價:22.98萬-38.98萬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我們今天拿到的是一臺銳界ST-Line車型,雖然外形上也很運動,但相比於開拓者則略顯沉穩。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整車配備了ST-Line套件,網狀的中網也十分符合年輕消費者的審美需求。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不過從車身的線條刻畫和整體造型來看,銳界並沒有過分的強調運動感,還是在一定程度上考慮了小夥們家用的需求。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這臺銳界配備了的是245/50 R20尺寸的輪圈,尺寸同樣不算小。

豐田 漢蘭達

指導價:23.98萬-32.58萬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漢蘭達完全是“居家好男人”的風格,外形設計非常溫馨、沉穩、實用,當然,看上去還挺大氣的,老少皆宜的一款車。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漢蘭達的中網採用了很多橫向的線條來打造穩重感,鍍鉻條的加入讓它變得更時尚,關於這臺車的設計就不說太多了,畢竟是咱們的“老朋友”。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輪胎的規格是245/55 R19,依舊是中規中矩的感覺。

最後看看三臺車的尺寸,開拓者畢竟定位中大型SUV,尺寸上是有一定優勢的。除了高度略微低於銳界以外,其與數據均處於領先的狀態。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談到尺寸,各位是不是對它們的空間表現很感興趣呢?彆著急,下面我們就聊空間。

誰的空間表現更出色?

後排乘坐空間對於7座SUV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部分,為了讓大家能更好、更輕鬆、更愉悅的瞭解,我特意請來了小卷同學。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小卷作為一個女孩子,身高174cm,今天穿了高跟鞋!我肯定是不會跟她同框的,雖然我有180cm,但為了避免“高跟版”小卷超過我,我暫時躲了起來!

雪佛蘭 開拓者

先來看看開拓者,小卷把前排座椅調節到一個相對舒適的位置後,腿部空間還有三拳左右,頭部為一拳。如果把第二排座椅調節到最靠前的位置,腿部還有一拳左右的的餘量。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開拓者的坐墊比較軟,而且相對厚實一些。坐墊的長度也完全可以拖住小卷的大長腿。但是有一個問題,

第二排座椅的角度調節需要手動操作,如果能夠配備自動調節,體驗就更好了!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此外,開拓者第二排中間的座椅並沒有配備頭枕,中間乘客的舒適性或許沒有那麼強。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作為頂配車型,配置表現還是很出色的,獨立空調、座椅加熱都有配備,下方還有一個230V的插頭,和一個USB、Type-c的充電接口。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開拓者的第二排地臺高基本是純平的狀態,搭配上全景天窗,可以舒舒服服的坐著看星星啦!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把第二排座椅調節至最靠前的位置,進入到第三排。這空間表現的確讓人驚喜,小卷腿部還有一拳兩指的餘量。頭部也有一拳的餘量。空間表現還是很不錯的,但SUV車型第三排的坐姿都相對“蜷縮”一些,舒適性就會打折。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另外,小卷表示,由於車型設計的原因,第三排的尾窗面積略小一些。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福特 銳界

把第二排座椅調節至最後的位置,小卷的腿部空間還有兩拳的餘量,比開拓者小了一拳。頭部空間則相對充裕,為一拳兩指。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銳界的座椅舒適度和開拓者差不多,整體較為柔軟、厚重。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第二排配置不如開拓者豐富,充電接口較少,且沒有配備座椅加熱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銳界的第三排座椅腿部空間表現不如開拓者,第二排座椅調節至最前方後,第三排腿部空間僅為兩指的餘量,頭部空間為一拳左右。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不過銳界的第三排座椅坐墊長度較大,乘坐的舒適性還不錯。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豐田 漢蘭達

同樣是把第二排座椅調節到最後,小卷腿部還有三拳多的餘量,頭部是一拳多的餘量。作為一臺中型SUV,它的表現實際上和開拓者差不多。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小卷覺得,雖然漢蘭達的坐墊的舒適程度不如開拓者和銳界,但第二排的座椅角度調節可以實現自動操作,這一點還是比較人性化的。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後排的配置和銳界差不多,配備了獨立空調和兩個USB的快充接口。

和開拓者相比,少了座椅加熱功能。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把第二排座椅調節至最前,小卷坐進第三排後,腿部空間為一拳左右的餘量,頭部空間大概為四指。值得表揚的是,漢蘭達後門下部設置了一個小臺階,進入第三排比較方便。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漢蘭達第三排坐墊和地臺之間的高度較低,乘坐時會有“蹲小板凳”的感覺。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總體來看,三臺車中,定位中大型SUV的開拓者,會有一定優勢。但漢蘭達的表現也十分亮眼。

後備廂空間表現

在後備廂儲物環節,我們準備了兩個21寸的登機箱和一個小的行李包。在第三排座椅都處於直立狀態的時候,均可容納這些物品。不過,漢蘭達的剩餘空間會更多一些。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當三臺車都將第二、三排座椅放倒,那儲物空間可以說是相當充裕了,放置一些大件物品壓力不大。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對於有購買意向的小夥伴們來說,後備廂的儲物能力,這三臺車都很好,完全沒有糾結的必要。

駕駛感受體驗

雪佛蘭 開拓者

到了試駕體驗環節,今天以“司機”身份亮相的我再次登場了!

開之前看看內飾,我個人對這臺車的內飾還是比較滿意的,尤其四幅的方向盤,很像我去美國旅遊時自駕的那臺Suburban沒錯,就是美國FBI們的專屬座駕。

不過要是方向盤能再粗壯一些,就更好了!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開拓者採用了通用家族近期很流行的2.0T+9AT的動力系統,開起來的感覺和同平臺的凱迪拉克XT6、別克昂科旗非常相似,甚至調校的更激進一些。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當調節到運動模式後,動力來的更及時,變速箱的響應相當積極。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速度起來之後,如果做一些緊急的變線(注意看小卷飛舞的長髮),給人感覺抓地力很好,265的輪胎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有點貴。

此外還有一個算是小小的黑科技吧。傳統的適時四驅都是前後軸分配動力,但開拓者的頂配車型上這套適時四驅系統,在後軸上,左右還能再分配動力。

過彎時可以給外側車輪再增加動力。在脫困時,如果有三個輪在打滑,剩餘的一個輪也可以有動力輸出幫助你脫困。

在開拓者身上,通用算是拿出了看家的本事。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一句話總結,開拓者就是一臺,總讓你有“開快一些”慾望的SUV!

福特 銳界

雖然外觀強調運動,但銳界的內飾設計更時尚一些,小卷表示,她並不喜歡這個超大的屏幕,原因是不方便駕駛員操作。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這臺車我開起來,同樣可以感受到運動的取向,轉向比開拓者更輕盈。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390牛·米的最大扭矩十分亮眼,其餘參數也是三臺車中最大的。起步時,扭矩爆發還是挺給力的,8AT的平順性不錯,並且降擋很積極,不過速度比開拓者上的9AT稍慢一些。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在試駕過程中,小卷說懸掛傳遞給駕駛員的路感很清晰,不由得讓我對她刮目相看。因為後懸掛用的是鋁合金材質,簧下質量很輕,反饋速度也更快。即便是我行駛過程中變線,車尾也不會拖沓。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其實福特是一個有運動基因的品牌,包括我之前開福克斯時,感觸很深。銳界作為一臺中型SUV,整體的表現是符合我心理預期的。

豐田 漢蘭達

進入內時候,我試探性的問了小卷一下,內飾給她什麼感覺?果不其然,小卷這個年輕的女子說道“也就讓我們的年紀感增加了5分吧!”(捂臉)!嚇得我趕緊補充了一句“它還是很實用的嘛!”(畢竟漢蘭達也是小夥伴們非常喜歡的一臺車!)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不過說實話,這內飾確實有點過於實用了!但當你看到中央扶手箱那巨大的儲物空間,也就沒啥可抱怨的了。如果是長途旅行,放進去的飲料足以支撐很長一段路程。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當小卷問我開著怎麼樣的時候,原諒我不厚道的笑了!突然感覺自己沉穩了很多,雖然我一直比較穩吧!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漢蘭達同樣採用的是2.0T的發動機,搭配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它的參數是三臺車裡最低的。這套動力總成開著並不差,

但絕對不會讓你有把它開快一些的感覺。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通常來說,適時四驅是自動切換兩驅和四驅的,但漢蘭達有一個像是鎖止的按鈕,不過它並沒有中差鎖。只是在低速時按下這個按鈕,可以通過手動保持四驅狀態。

今天的3臺車,都不應該過分的強調越野性,因為取向都是城市SUV,這一點小夥們要注意。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平心而論,我們現在拿漢蘭達和另外兩臺SUV對比,並不是非常公平,因為它在國外已經換代了,採用的是豐田最新的TNGA平臺,來國內的話,可能要明年了。

作為中型SUV的標杆車型,或許漢蘭達已經習慣了自己作為所有車型的對比對象。不吹不黑,現款漢蘭達目前優惠幅度仍然很小,絕對是一名實力選手。

說在最後

經過一番體驗之後,我覺得這3臺真的是取向完全不同的車型。

開拓者,年輕、激情、運動,同時也有相當實用的空間表現,我覺得性價比也還不錯,對於年輕家庭來說,絕對是個好選擇。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銳界和開拓者有同樣的屬性,但它更沉穩一些,空間的表現或許不如另外兩臺車型,但動力很不錯。如果喜歡銳界的話,個人更推薦5座版本。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漢蘭達不用多說了,雖然即將換代,但仍然是這個級別的標杆車型,除了沒有激情外,其它方面挑不出毛病。如果你真的喜歡漢蘭達,可以等一等換代車型,也很有料哦!

開完漢蘭達、銳界,再換到全新開拓者,老司機: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好了,關於這三臺SUV,今天就和大家聊這麼多,歡迎各位參與我們的投票,並在後臺留言,說說你會選擇誰作為自己的座駕!我們明天見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