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帶著村民在山溝裡建起了綠果園

山溝裡建起了綠果園

——記射洪市玉太鄉飛石溝村第一書記廖成明

榮譽稱號:全省脫貧攻堅“五個一”幫扶先進個人、優秀第一書記

獲獎時職務:射洪市委辦公室副主任、射洪市玉太鄉飛石溝村第一書記

因為山高溝深、土地不成片、出行道路受限、生產生活用水困難等原因,射洪市玉太鄉飛石溝村成了當地遠近聞名的貧困村。2014年10月,射洪市委辦公室副主任廖成明被下派到射洪市玉太鄉飛石溝村擔任第一書記。

到達飛石溝村的第一天,廖成明就開始對整個村的情況進行走訪調查。讓廖成明沒有想到的是,飛石溝村不僅地勢偏遠,而且土地奇缺,全村僅有耕地827畝,人均不足1畝。“我們家中有10餘塊田,但都不成片,這裡一塊那裡一塊,每塊僅有兩三分。”據村文書介紹,因為飛石溝村處在半山腰,水資源也十分匱乏,而村裡主要的龍門水庫因年久失修,只能蓄水五分之一。

瞭解到這些情況後,廖成明認為當務之急是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修建村道、整治渠蓄……廖成明帶著村民風風火火地幹了起來,逐漸解決了村民的生活和灌溉用水難題。

完善了基礎設施,第二步就該考慮發展什麼產業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為引進好的產業,廖成明不辭勞苦,先後到成都、綿陽等地,考察了18項脫貧產業。然而,這些產業要麼不適合當地土壤環境,要麼是企業看不上飛石溝村貧瘠的土地。最終,經過多方努力,飛石溝村成功引進適合該村土壤和地理條件的果桑產業。

在廖成明的帶領下,飛石溝村不少貧困戶將土地流轉出去,既拿上租金,又當起產業工人,通過發展產業帶動貧困戶收入不斷增長。同時,廖成明還組織村民把剩餘的閒置土地利用起來,種上其他作物,作為集體經濟收入。此外,他還積極鼓勵群眾發展特色養殖。完善基礎設施、引進扶貧產業、發展特色養殖……隨著一系列幫扶措施的落地實施,飛石溝村舊貌換新顏,並於2018年實現整村脫貧。(全媒體記者 範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