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人經濟全鏈模式驅動 天下秀超額完成業績承諾

作為一家起家於“網紅經濟”的公司,天下秀數字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下秀”)近期在資本市場上備受追捧。4月21日,公司證券簡稱正式從“ST慧球”變更為“天下秀”,並摘除“ST”標識復牌。截至4月23日收盤,天下秀市值已達328億元。

“公司的上市不僅充實了A股的新經濟板塊,也使‘紅人經濟’成為市場的一道風景線”,近日,天下秀創始人、董事長李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天下秀上市後,除了將更好地充當紅人經濟發展勢能的載體,我們也希望投資者可以分享公司的發展紅利”。

鏈模式賦能

在李檬看來,作為國內較早進入新媒體營銷行業的企業之一,天下秀的成長離不開近年因社交網絡發展而興起的“紅人經濟”。

2010年微博進入公眾視野,2013年公眾號勢頭強勁、直播與短視頻逐漸興起,互聯網迎來網絡紅人的“風口期”。而早在2009年,天下秀公司就已成立,隨後紮根“紅人經濟”領域,逐步發展為國內領先的紅人新經濟企業。

“從博客時代開始,我們就有一個基本的洞察——紅人IP和社交網絡將會成為一種特別優質的信息載體,各商業和社會服務機構,都能借助紅人IP和社交網絡創造價值”,李檬對記者表示,“國內互聯網的發展從門戶到電子商務,未來次世代一定是紅人新經濟的時代。”

艾媒網發佈的報告顯示,早在2018年,國內網紅粉絲總人數已增長25%至5.88億人,並助推了網紅數量增長幅度達51%。相關研究認為,在網紅人數與粉絲規模持續雙增長的加持下,網紅經濟市場規模及變現能力隨之增強,為其產業鏈發展和完善提供了強大動力。

在此背景下,天下秀構建了WEIQ、SMART、TOPKLOUT克勞銳和IMsocial紅人加速器四大平臺,覆蓋了為中小企業提供紅人營銷投放工具、為大型企業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為紅人搭建價值評估體系、為紅人成長孵化賦能的全產業鏈。去年,其WEIQ平臺上的註冊商家用戶數超過6萬戶,註冊紅人用戶數已超100萬戶。

“四大平臺的相互咬合和驅動,不是一兩年就能發揮作用的。天下秀積累了10年,才真正啟動了這個強勁的正向循環”,李檬表示,“例如公司自研的WEIQ新媒體大數據系統,在系統基礎上,公司不斷沉澱網絡紅人與自媒體的數據資源,建立了行業數據監測及價值評估體系,進而對廣告主及自媒體進行高效撮合,實現精準投放。”

這一基於紅人經濟的全鏈模式,是驅動公司業績增長的重要勢能。公司年報顯示,2019年天下秀實現營業收入19.77億元,同比增長63.7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59億元,同比增長63.79%;扣非後淨利潤為2.53億元,超額完成2019年業績承諾。

擬定增募資21.2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於常被詬病為“依賴單一網紅”的MCN企業,天下秀旗下WEIQ平臺被稱為網紅經濟界的“滴滴”。對於這一特性,公司曾將其描述為“去中心化”的新媒體營銷模式。

李檬對記者表示:“我們所說的‘去中心化’不是沒有中心,而是將天下秀作為一個新的紅人經濟生態中心。這個中心的主要功能就在於生態鏈上的各方合作伙伴——包括內容創作者、社交平臺、消費品牌、終端內容用戶都能在平臺上互相連接,可以公平、高效、低成本地實現對接合作。”

“我們將內容創作者的流量導向品牌,品牌也可以同時合作多個KOL,不用承受傳統平臺中心化的高成本。平臺自然就形成了紅人經濟的全鏈格局,類似馬路和管線等生活中的基礎設施。這其實更像是針對不同應用場景的一站式綜合服務。”李檬補充道。

這也回應了外界關於“公司是否實質上是家MCN機構”的猜想。李檬表示,天下秀更像是個賦能的角色,MCN機構同樣可以通過天下秀平臺獲得更好的商業變現渠道和發展空間。

事實上,天下秀的發展並未止步於成為紅人經濟生態中心。李檬認為,隨著5G和社交商業主導新經濟變局,預判粉絲經濟時代將加速成形,“萬物皆有粉絲,大部分商業形態最終將圍繞粉絲經濟、IP展開,在這一背景下,A股上市不過是公司的一個新起點”。

“未來一段時期,我們將進一步承接粉絲經濟的發展勢能和商業紅利,推動B2B2C業務。目前,我們正在推動西五街美妝測評社區、紅人電商數據賦能工具和新內容實驗室等創新項目,主要方向是依託5G技術研發新型的內容形式。並以持續開放的平臺,加大對紅人和商家的賦能力度。”李檬向記者說道。

今年3月份,天下秀啟動定增計劃,擬募資不超21.2億元用於投資新媒體商業大數據平臺建設項目、WEIQ新媒體營銷雲平臺升級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彼時的公告表示,項目建成有利於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並鞏固市場地位。

“對於民營企業來講,上市等於是賦予了這個企業極高的信用評價。”在訪談末尾,李檬再次表達了公司作為上市企業的責任所在,“我們將合理運用好上市帶來的真金白銀的信用溢價,擴大資源投入推動公司平臺的持續升級迭代,以更好地承接未來紅人經濟的發展勢能,並讓投資者們能共享公司的發展紅利”。

本文源自證券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