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天身价暴涨100亿,新三板“麻雀”变科创板“凤凰”?

作者 | 王玥

编辑 | 缪凌云

来源 | 首席科创官

科创板开市已经两周有余,随着半年报披露期的到来,已上市科创板公司也陆续交出答卷。

31天身价暴涨100亿,新三板“麻雀”变科创板“凤凰”?

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点击放大

东方财富choice显示,在已披露确切半年报数据的20家公司中,有两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三家公司扣非净利润同比减少,其余全部呈上涨态势。其中,广州梅州市首家科创企业嘉元科技(688388.SH)归母净利润涨幅最大,同比增长257.06%;扣非净利润涨幅亦高达277.86%,仅次于瀚川智能。

转板股“麻雀变凤凰”?研发水平仍然存疑

据嘉元科技在《上市公告书》中所披露的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嘉元科技实现营业收入7.61亿元,同比增长69.39%;实现归母净利润1.81亿元,排在20家公司第一位。

不仅如此,首席科创官注意到,截至2018年8月6日收盘,嘉元科技股价为69.55元/股,市值160.58亿元,相较于今年7月5日从新三板“转板”停牌前夕的26亿元暴涨逾6倍,且超过了诺德股份(600110.SH)以及超华科技(002288.SZ)两位行业老大哥的市值总和——截至8月6日收盘,诺德股份报收于4.54元/股,市值52.22亿元;超华科技报收于4.32元/股,市值40.25亿元。

有意思的是,营收、净利暴增的嘉元科技,却以3.32%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垫底首批25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31天身价暴涨100亿,新三板“麻雀”变科创板“凤凰”?

来源:嘉元科技招股书

在招股书的“核心技术人员”一列,嘉元科技所列出的“核心员工”仅为3名,分别是技术部部长刘少华,化验室主任王俊锋和生箔车间主任王崇华。这3人均是梅雁电解铜箔有限公司(嘉元科技前身)的老员工,其中刘少华还是退休返聘回来的。

从创始人的履历来看,嘉元科技的实控人兼董事长廖平元此前的“广东梅县建设局质监员、国沅建设董事长、总经理”等履历,与铜箔的关系也不大,都是园林、工程建设这类行业。

跟同行业对比,嘉元科技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三年累计营收比重虽然略高于超华科技及诺德股份,不过在绝对数字也要低上不少。

31天身价暴涨100亿,新三板“麻雀”变科创板“凤凰”?

来源:嘉元科技招股书

且在员工构成上,截至2018年底,嘉元科技776名员工中,技术人员66名,占比8.51%;诺德股份拥有员工1844名,技术人员305名,占比16.54%;超华科技拥有员工2068名,技术人员390名,占比18.85%。

更加重要的是,从具体产品来看,嘉元科技的研究速度也稍显落后。

行业技术不断升级迭代,“6μm锂电铜箔”能撑多久?

电解铜箔作为电子制造行业的功能性关键基础原材料,根据铜箔厚度不同,可以分为极薄铜箔(≤6μm)、超薄铜箔(6-12μm)、薄铜箔(12-18μm)、常规铜箔(18-90μm)和厚铜箔(>70μm)。

在市场占有率方面,诺德股份在国内动力锂电铜箔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连续七年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超30%,全球市场占有率超20%,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铜箔生产供应商。

过去三个财年,诺德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0.0亿元、25.4亿元、23.2亿元;数倍于嘉元科技的4.19亿元、5.66亿元、11.53亿元。

至于具体产品,目前,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是≤6μm极薄铜箔的研发生产。

例如从产能和产品先进性来看,目前诺德股份共有锂电铜箔产能4.3万吨,并且已经能批量生产5μm铜箔,4μm极薄锂电铜箔并实现了终端试用;相比之下,嘉元科技2018年的锂电铜箔产能仅为1.5万吨,而其对双光5μm极薄铜箔项目和双光4.5μm极薄铜箔项目的研究直到2019年1月份才被立项。

31天身价暴涨100亿,新三板“麻雀”变科创板“凤凰”?

来源:嘉元科技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作为铜箔生产企业,近几年为嘉元科技贡献营收的主要是双光7-8μm的锂电铜箔产品,2018年,双光6μm锂电铜箔产品收入占比19.64%,在此之前,该类产品销售收入几乎可以不计。

首席科创官同时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31天身价暴涨100亿,新三板“麻雀”变科创板“凤凰”?

来源:嘉元科技招股书


近年来,嘉元科技产品毛利率与诺德股份、超华科技相近,净利率却总能够高出约10个百分点。对此,公司的解释是公司“客户稳定”,因此“期间费用占比较低”。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嘉元科技存在一定的大客户依赖情况。

招股书显示,过去三个财年,嘉元科技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分别占同期营业收入的60.95%、62.77%及 77.17%,比例逐年增加,主要依赖宁德时代,宁德新能源、比亚迪等公司。

诺德股份近三年这一比例不到50%,超华科技不到35%,且这两家公司同样是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供应商。

正如前文所述,产品研发并未领先,甚至稍显落后的嘉元科技,能否一直保持利润的高速增长,又能否在行业竞争中顺利前行,还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多次定增缓解资金饥渴,发起人兼二股东抛售股权

嘉元科技似乎也感受到了时间的紧迫。


2016年至2018年,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合计高达4.8亿元,主要为购建固定资产及收购金象铜箔公司股权。

截至2018年末,嘉元科技拥有99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84项;而金象铜箔拥有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可以较好地补充嘉元科技实用新型专利。

为了支撑这些投资及其他相关用途,在挂牌新三板期间,嘉元科技曾在一年半之内连续开展过3次定增,分别于2016年3月、2016年11月、2017年9月募得资金4725万元、5850万元、1.18亿元。

此外,嘉元科技还曾于2014年、2019年进行过两次动产抵押。其中,2018年1月,公司还将价值2.1亿元的股权出质给了工商银行梅州分行。

首席科创官发现,嘉元科技不断通过股权、债权手段进行融资的时候,公司发起方之一及原第二大股东梅雁吉祥(600868.SH)却选择了出售手中股份。

2017年4月,梅雁吉祥发布公告称,拟将持有的嘉元科技3119万股,按每股5.15元的价格进行转让,合计获得股份转让收入约1.6亿元,预计投资收益约9800万元。

是自己缺钱还是另有他因?彼时梅雁吉祥为何清仓嘉元科技股份并不好说,但从目前来看,显然卖亏了。

你觉得嘉元科技撑得起现在的股价么?又是否会买这只股票呢?欢迎在文末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