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大決戰·江城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是一場大考

也是一張必須完成的答卷

沒有任何折扣可打

沒有任何迴旋餘地

今日答題人:江城


數字作答

● 2019年前三季度,江城實現生產總值(GDP)21.1億元,同比增長 6.5%;

● 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8453元,同比增長10.6%;

● 3個貧困鄉(鎮)、42個貧困村退出,9700戶37876人脫貧;

● 貧困發生率從2013年的33.88%降至0.95%。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是雲南省唯一與兩個國家陸路接壤的縣,素有“一城連三國”的美稱。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江城縣委、縣政府緊盯“兩不愁三保障”,按照“六個精準”的工作要求和“五個一批”的脫貧路徑,圍繞“強化三個落實、創新工作舉措、破解制約瓶頸、鞏固脫貧成果”的工作總思路,聚合人力、財力、物力和智力,瞄準對象、精準施策,走出了一條科學治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符合江城實際、具有江城特色的脫貧致富路子。

強化責任落實

全面決戰脫貧攻堅

● 完善責任體系建設。抽調部門110名幹部組建17個工作組,分別由10名縣處級領導任組長,聯繫指導部門和鄉(鎮)脫貧攻堅工作;106家省、市、縣部門掛村包組,對全縣49個村(社區)558個村(居)民小組全覆蓋掛包;中央、省、市、縣、鄉(鎮)3116名領導幹部掛包所有建檔立卡戶;

● 健全責任落實機制。出臺《江城縣脫貧攻堅責任制實施細則》《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脫貧攻堅工作問責辦法(試行)》等,進一步完善全縣“掛包幫”單位責任落實制度;

● 健全合力攻堅責任體系。截至目前,上海市累計投入對口幫扶資金16233.55萬元,先後援助江城縣實施了溫飽試點村、整村推進、產業開發、教育、衛生、農業、畜牧、科技培訓等項目200多個;深化中央定點幫扶,中國寶武集團先後派出3名幹部到江城縣掛職加強扶貧對接,自2004年以來累計投入定點幫扶資金5441.5萬元;深化省市縣定點幫扶,投入幫扶資金(含物資折款)8457餘萬元,切實解決掛鉤村實際困難問題;

● 健全監督檢查制度。2014年以來,累計開展扶貧領域監督檢查146次,約談提醒483人次,問責41人/單位(其中科級28人),紀律處分64人(其中科級17人),通報曝光47期122件185人/單位;

● 健全輿論宣傳制度。創新宣傳方式,成立縣、鄉(鎮)兩級宣講團,以各包保單位和駐村工作隊員為主體,讓黨的脫貧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戶曉。

脫貧大決戰·江城

強化政策落實

多措並舉強攻堅

● 完善政策保障措施,打出政策“組合拳”,全縣各級各部門形成了圍繞脫貧攻堅,精準發力的工作局面;

● 落實精準識別精準脫貧,確保不落一個貧困群眾,為精準脫貧打下堅實基礎;

● 落實駐村工作隊機制,打通精準扶貧“最後一公里”;

● 落實社會攻堅合力,全面促使社會扶貧力量。2014 年以來,全縣開展“助力脫貧攻堅”主題募捐活動共募集資金587餘萬元;

● 落實扶貧扶志行動,全面激發群眾內生動力。2014年以來,開展引導性培訓、技能、創業培訓合計58825人次,評比出文明衛生家庭1763戶,文明衛生小組184個;

● 落實精準施策方略,貧困人口脫貧質量得以提高;

● 落實資金整合發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截至目前,全縣投入扶貧資金共23.8億元。


脫貧大決戰·江城

強化工作落實

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 著力實施住房保障工程。2016年以來,全縣共投入民房建設補助資金6.21億元,消除危房13148戶,全縣轄區內C、D級危房已實現“清零”;

● 著力實施產業扶貧工程。緊緊圍繞“縣有骨幹產業、鄉有主導產業、村有優勢產業、戶有增收產業”的目標,規劃整合產業發展資金3.33億元,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投入產業扶貧達到8563元。2016—2019年,全縣產業種植面積超過120餘萬畝,全縣共有29個農業企業、104個農民專業合作社、26個家庭農場;累計獲得“三品一標”認證且在有效期內的企業有11家,農產品19個,面積32312.5畝。建立了縣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7個鄉(鎮)電子商務服務站和33個村級服務點,實現電子商務銷售總金額3.397億元;

● 著力實施就業扶貧工程。2016年以來,共開展農業科技培訓505期,培訓貧困戶2.53萬人次,全縣組織貧困戶外出務工10603人,實現務工收入1.7億元;

● 著力實施教育扶貧工程。2016年以來,江城縣義務教育總投入8.49億元,下達實施“全面改薄”項目50個,全縣所有義務教育學校基本達到辦學條件20條底線要求。2014 年以來,完成學前教育資助13692人次114.63萬元;完成義務教育資助81444人次12968.97萬元;完成普通高中教育資助7582人次1742.34萬元;完成中等職業教育資助(不含獎學金)5300人次1432.07萬元;

● 著力實施健康扶貧工程。2016年以來累計投入達6000餘萬元,先後遷建了縣婦幼保健院、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建縣中醫醫院,修建、新建衛生室26個。全縣建檔立卡戶9990戶38698人已全部參加基本險和大病險,參保率達100%;

● 著力實施社會保障兜底脫貧工程。目前,全縣共有農村低保對象5108戶9461人,累計發放農村低保金2473.0817萬元;農村特困供養人員329戶357人,累計發放救助金246.99萬元;

● 著力實施生態扶貧工程。已落實支持耕地地力保護資金5398.6萬元、農機購機補貼265萬元、糧改飼項目580萬元。2014—2017年,實施退耕還林1.9萬畝,補助資金2350萬元;陡坡地生態治理項目、天然林停伐保護補助項目、生態公益林補償項目、清潔能源替代工程等有序推進;

● 著力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工程。2016年以來,投入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資金93665.68萬元,實現7個鄉(鎮)48個行政村100%通硬化路,全縣公路里程2564.3公里。2014年以來,總投資10134.79萬元,實施農村飲水工程698件,已全部解決農村貧困人口飲水困難問題;改造農村電網874.4公里,解決11319戶貧困人口用電問題;新建升級4G基站55個,廣播電視信號覆蓋率達100%;實施村組內道路硬化122611.58平方米,168個村民小組實現雨汙分流,163個村民小組開展汙水處理後固定排放;全縣衛生廁所達12572座;

● 著力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程。全縣217個黨員10人或人口200人以上的村民小組活動場所全覆蓋,並完成“八有”標準設施配備;全縣48個行政村集體經濟收益均達到2萬元以上。

脫貧大決戰·江城

創新工作舉措

破解制約瓶頸

● 分類管理精準鎖定幫扶對象;

● 多舉措構建貧困群眾穩定增收的長效保障機制;

● 建立返貧風險防控機制;

● 建立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機制;

● 建立健全扶貧資產後續管養長效機制;

● 星光幫扶行動助推脫貧攻堅。


脫貧大決戰·江城


來 源 | 普洱發佈

編 輯 | 馬潔 張宇鵬

監 審 | 陳景鋒 李振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